2019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當前位置: 首頁 > 信息發布 > 直屬單位 > 中國國家話劇院
中國國家話劇院
國家話劇院原創話劇《三灣,那一夜》正式公演
用心做年輕人喜歡的革命歷史劇
發布時間:2019-05-31 10:43 來源:文化和旅游部政府門戶網站 編輯:馬思偉
信息來源:文化和旅游部政府門戶網站 2019-05-31

  中國國家話劇院出品、演出的原創話劇《三灣,那一夜》於529日—62日在國家話劇院劇場正式公演。該劇此前經過兩輪試演,受到眾多領導、專家和觀眾的一致好評,此次經過修改提高後正式亮相國家話劇院,並參加第五屆中國原創話劇邀請展。 

  話劇《三灣,那一夜》編劇王寶社,導演殷弘毅,舞美設計史軍亮,燈光設計王瑞國,主演王暉、王力夫、王勇、買龍、劉長春、王廣濱等。該劇藝術化表現了“三灣改編”這一建黨建軍史上的裡程碑事件,生動展現了毛澤東同志在風雲激蕩中熔鑄人民軍隊之魂的政治遠見和艱難歷程。劇中重點闡釋的“黨指揮槍”“支部建在連上”“官兵平等”等思想精髓,是我們黨和人民軍隊走向勝利的思想法寶。 

  講好革命故事 追尋赤誠初心 

  該劇取材於1927929日晚至30日凌晨,以毛澤東同志在江西永新縣三灣村領導“三灣改編”這一歷史事件為背景,聚焦於三灣那一夜決定中國革命前途命運的會議。“那一夜”在著名編劇王寶社看來是驚險卻又偉大的一夜。十年前王寶社跟隨八路軍出身的父親第一次去三灣參觀時,被三灣改編的艱難歷程所震撼,那時這個故事就種在了他心中。這十年間王寶社到各地採訪積累素材,三次赴三灣採風,最長一次在三灣住了一個多月,扎根當地體驗生活,七易其稿,力爭把三灣的故事講給更多的人聽。“我是真的懷著感情,想要觸摸先輩們的想法,想要弄明白,當年他們是怎樣打造出了這支上下五千年從未有過的軍隊。我寫這個戲也是帶著對前輩的敬仰,對現今的思考。三灣,那一夜,對於歷史、現在與未來,都是一個說不盡的偉大夜晚。” 

圖為劇照。 王昊宸 攝

  優秀軍旅導演殷弘毅表示,一提到主旋律,人們可能會有比較強烈的刻板印象,如何將歷史正劇打造的更具藝術感,做出一部思想性、藝術性、觀賞性並存的話劇難度不小。在如今大多數話劇依靠炫目的多媒體手段情況下,此次導演希望回歸戲劇本體,展現戲劇本身的獨特魅力。劇中大量對白和辯論情節,藝術化地展現出毛澤東治軍思想形成的過程。《三灣,那一夜》在追求舞台藝術的同時,也完美地突出了現實意義。該劇在慶祝建國七十周年時演出,在導演殷弘毅看來,意義非凡,“在革命的關鍵轉折點上發生過的故事,會提醒我們:勝利是怎麼來的?我們今天要做什麼樣的人?我們的初心是什麼?相信觀眾會聯系現實,得出自己的答案。” 

  該劇的最後,導演設計了一個多義性的結尾——在槍炮聲中,白色的黎明晨光,變成了血染似的紅色,籠罩著舞台上的人們,暗示著前路將要面臨的艱難與犧牲,毛澤東立在一片血光中,面色沉凝,若有所思。這個毛澤東,令人感到內心更“柔軟”,富有思想家氣質。 

圖為劇照。 王昊宸 攝

  尋求年代質感 真實打動人心 

  舞美設計史軍亮打造出了一個接近泥土質感、質朴的三灣村落舞台空間。從上世紀二十年代的生活狀態中提煉出柴堆、農具、門樓等要素,構成舞美視覺空間關系。舞台上的道具利用木刻版畫質感的工藝美術手法,以突顯年代感和時代特征。其中土坯房、雜貨鋪這些與表演相結合的舞美設置,把觀眾真實地帶回到三灣那一夜。 

  整個劇組在服化道各個方面苦下功夫,從細節入手,力求還原真實。軍旗上的彈孔、衣服上的補丁、纏著繃帶的拐杖……在這些看得見的元素之外,還有許多看不見的元素也真實取材於三灣,劇中聽到的流水聲,結尾的牛角號聲,都是該劇音響設計周濤親自從三灣帶回來的。 

  《三灣,那一夜》中幾處獨白時感人的配樂,出自作曲張筱真之手,以《國際歌》的旋律為基礎創作,小號和弦樂聲為主,配以男低音的哼鳴,催人淚下。整體劇情依靠打擊樂來推動,用打擊樂來承擔往常樂音的部分,爭吵時的背景聲、擬雷聲等等,使用打擊樂呈現出空間感。 

  不少觀眾看完表示,“這是一台與眾不同的優秀紅色題材作品,三灣那一晚真的是驚心動魄,絕境重生,淋漓揮洒著老一輩革命家無私無畏的膽識氣魄,點燃了黨和人民軍隊的理想信念之火。這部戲史料豐富,劇情環環相扣,人物生動傳神,幾場會議論辯台詞表演蕩氣回腸、發人深省,打破人們對主旋律的刻板印象,相信會有更多的年輕人為這段歷史喝彩、為這部劇叫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