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當前位置: 首頁 > 信息發布 > 專項工作 > 群星獎
群星獎
【媒體報道】場內比賽 場外巡演 百姓暢享文化大餐
發布時間:2017-04-28 14:18 來源: 編輯:公共服務司
信息來源: 2017-04-28

    中國文化報2016年10月19日訊  (記者張妮 駐陝西記者任學武)  10月18日,陝西西安百姓在家門口享受到一道道文化大餐。在西安曲江大禮堂,第十一屆中國藝術節群星獎戲劇門類作品決賽分兩場進行。與此同時,已經結束的舞蹈、音樂門類決賽參賽作品分4組分別深入西安城鄉,在西安東等幸福新城項目部、戶縣劇院、曲江大明宮遺址公園群眾大舞台、西安秦漢唐天幕劇場開展4場惠民演出。

    “決賽非常精彩,許多作品有廣度、有深度,幽默詼諧、發人深省。希望這樣的節目多多來西安。”75歲的觀眾張慧芳感慨。參加戲劇門類決賽的21個作品來自19個地區、單位,匯集全國各地優秀的小戲、小品,在傳承優秀傳統文化基礎上進行創新,具有濃郁生活氣息並緊密結合時代,在展現戲劇藝術魅力的同時,傳遞了人間真情和正能量。例如,《家有賢媳》《親,還在嗎》以某種誤解和誤會為切入點,通過婆媳關系、贍養老人等家庭生活細節,以親情打動人並引起觀眾深思﹔以生態環境保護和農村環境治理為主題的《好山好水》《村長家的尿不濕》,提倡講誠信的河北梆子小戲《良心果》,以及以精准扶貧等為背景謳歌基層干部一心為民、心系百姓的《生日》《哎呀呀》等給觀眾留下深刻印象。

    “群眾演、演群眾、群眾看”這一群文創作特質,在本屆群星獎決賽期間得到充分體現。本屆群星獎參賽作品積極深入基層演出,初選中,各地共舉辦展演選拔近1.5萬場。西安戶縣劇院惠民展演現場座無虛席,76歲的戶縣人民劇院退休老干部王中育高興地說:“這次是惠民演出,雖說不是專業院團的演員,但是演出水平一點也不差。作為一名文化工作者,我感到咱們的文藝作品越來越親民,政府的文化惠民活動開展得越來越廣泛,群眾近距離接觸各地優秀文藝節目的機會越來越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