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25年“春雨工程”——粵遼文化交流活動在遼寧省沈陽、錦州、丹東三地舉辦,60位來自廣東的文化志願者與遼寧人民共同譜寫了一曲粵遼情深、山海和鳴的動人樂章。
活動由廣東、遼寧兩省文化和旅游廳共同主辦,以“粵風遼韻 海絲花開”為主題,通過文藝演出、旅游推介展覽、攝影採風等形式搭建文旅交流互動平台,促進合作與發展。廣東省文化和旅游廳黨組成員、副廳長趙紅表示,此次活動是粵遼兩省共同貫徹落實文化強國戰略的具體舉措,將進一步推動粵遼文化交流與合作向更深層次、更寬領域發展。
廣東省文化館事業發展部副主任鄧芸芸說,“春雨工程”自2011年實施以來,廣東充分發揮嶺南文化的資源優勢,組織文化和旅游志願者團隊赴西藏、新疆等邊疆民族地區開展系列活動,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推動優秀文化資源跨地區流動,促進廣東和其他地區的文旅交流走深走實。
本次交流活動的演出領隊、廣東歌舞劇院創作演出部主任趙旭培介紹,廣東文化志願者為遼寧人民帶去了包括原創舞蹈《東方之韻》《賽龍奪錦》、創意融合音樂《山海行》、雜技滾環《酒是故鄉醇》、經典粵語歌曲《喜歡你》《海闊天空》等具有嶺南文化特色的精彩節目。遼寧當地文藝團體則獻上京劇節目《中華》、舞蹈《小鼓舞》《大東北我的家鄉》等具有濃郁北國風情的節目。眾多遼寧觀眾表示,從多個精彩節目中感受到了廣府文化、潮汕文化的魅力。
演出之外,欖雕、獅頭扎作、廣東剪紙等嶺南非遺技藝走進錦州市多所小學及鴨綠江斷橋景區1號碼頭等景區,進行現場交流。教室裡,小小雕刻師們體驗了欖雕在方寸之間的東方雅韻,少年扎作匠們扎出的獅頭既威武又風趣,廣東剪紙教學則讓孩子們在紙花翻飛間感受嶺南民俗的魅力﹔在景區,場景式演出借助獨特景致傳遞出不同的歷史底蘊和文化韻味。文化志願者們表示,在基層開展活動很有意義,把展台、舞台設在離群眾最近的地方,讓他們共享文化發展成果。
在沈陽故宮、義縣奉國寺、鴨綠江斷橋等地標建筑物前,攝影創作者用鏡頭記錄遼沈歷史風華﹔“活力廣東 時尚灣區”文旅推介展同步在三地展出,涵蓋世界遺產、海絲探秘、鄉村振興、美食養生等主題的10條粵港澳精品旅游線路,充分展現了廣東文化和旅游新形象、新業態和新場景,推動“文化種草”向“旅游消費”轉化,為兩省文旅市場注入新活力。
趙紅表示,接下來,粵遼兩地將持續深化在公共文化、非遺保護、文旅產業等領域的合作,共同培育彰顯地域特色、承載時代精神的文化旅游標杆品牌,讓“春雨工程”成為貫通南北、促進交流、共謀發展的文化橋梁。(譚志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