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綠成金的“發展密碼”——賀州姑婆山旅游度假區發展紀實
來源:廣西日報
編輯:
發布時間:2025.09.22 16:04
  地處湘、桂、粵三省區交界的姑婆山旅游度假區(下稱“度假區”),集“雄、奇、秀、幽”於一體,總面積33.86平方公裡,森林覆蓋率高達83%,空氣負氧離子含量最高達每立方厘米15.6萬個,被譽為“華南地區最大的天然森林氧吧”。

  近年來,度假區深入踐行新發展理念,依托生態資源稟賦,打造特色景觀,豐富旅游業態,實現從林場到景區、從單一觀光旅游到復合型休閑度假的跨越式發展。今年1—7月,度假區累計接待游客93.13萬人次,同比增長71.16%。
  當前,姑婆山創建國家級旅游度假區的工作正在如火如荼推進。記者深入實地走訪調研,探尋度假區將綠水青山變金山銀山的“發展密碼”。
  1.以綠色謀轉型
  初秋時節,漫步在馬尾河濱水公園,水清岸綠,景美如畫,歡聲笑語,游人如織。
  當地村民羅發新坐在長椅上,與前來的游客閑談正歡。不遠處,他的小孩正在草坪上玩耍。
  “這裡以前是被污染的‘牛奶河’,現在公園建得像仙境,我們每天帶娃來散步!”話語間,羅發新感慨萬分。
  變化的背後,是賀州市積極貫徹綠色發展理念,對馬尾河的非法採、選礦等進行綜合整治,使其重新煥發生機。
  “我們沿河岸建起濱水棧道、親水平台和騎行綠道,打造大草坪等特色景觀,舉行露營節、音樂會等活動,讓這裡成了熱門的打卡地。”廣西姑婆山產業區建設投資有限公司(下稱“姑投公司”)董事長蔣遠游說。
  從“工業傷疤”到“生態畫卷”,這樣的華麗蝶變在度假區並非孤例。
  走進玉石林景區,但見奇峰突兀、石筍林立,鬼斧神工令人嘆為觀止。“這裡彷佛一個天然的石雕藝術殿堂,讓人流連忘返。”游客譚文清在朋友圈點贊道。
  讓很多游客意想不到的是,玉石林區域曾長期是露天採礦區,後因資源枯竭廢棄。近年來,當地大力推動環境保護與生態修復,將廢棄礦區打造成了國家4A級旅游景區。
  “在創建國家級旅游度假區過程中,賀州深入貫徹‘兩山’理念,塑造特色景觀景點,目前度假區已擁有姑婆山景區、十八水景區、玉石林景區等一批深受游客青睞的優質游覽區,真正將生態優勢轉化成了發展優勢。”賀州市文化廣電和旅游局局長孔令芬說。
  2.以創新活資源
  在天沐﹒姑婆山伴山溫泉度假村,天然溫泉水經過地下管網,源源不斷地涌出,游客們泡在其中,樂在其中。
  “水龍頭一開,溫泉水就來。在這裡,可以實現溫泉自由。”湖南游客李先生說。
  度假區內地熱儲量豐富,是廣西地熱資源最豐富的地區之一。近年來,度假區堅持創新發展,探索地熱資源的集中開發模式,在廣西率先實行溫泉水“統一供應”,實現地熱資源的可持續利用。
  “目前,度假區已完成7口地熱井的成井施工,整體地熱流體可開採量約7000立方米/日。”姑投公司總經理楊其巧介紹。
  “得益於這種供應模式,度假村內的溫泉業態變得更為多元,游客也更多了。”天沐﹒姑婆山伴山溫泉度假村總經理劉洪飛說。
  目前,姑投公司已與天沐﹒姑婆山伴山溫泉度假村、山嶼泉民宿等270戶業主簽訂了集中供水協議,每年供水約20萬立方米,溫泉資源已廣泛應用於理療、洗浴、康養等多個領域,逐漸實現由“賣資源”向“賣產品”轉變。
  創新發展,貫穿了姑婆山國家級旅游度假區創建過程。
  走進憩心雲舍森林溫泉美墅,星羅棋布的太空艙小別墅格外引人注目。讓人驚訝的是,這片區域原本是一處汽車營地,因利用率不高而雜草叢生、幾近荒廢,如今在創新中發生華麗蛻變。
  “我們進駐以後,對原有設施進行升級改造,配套私湯庭院、音樂酒廊和星空影院,將汽車營地打造成高端民宿。”憩心雲舍森林溫泉美墅總經理張興富說,自今年1月營業以來,美墅平均入住率達76%,收入近百萬元。
  3.以協調育業態
  沿著山谷走去,藏在群山之間的姑婆山體育基地映入眼帘,38個標准足球場在艷陽下蔚為壯觀。
  不久前,2025第十四屆華千谷﹒高原杯全國青少年足球邀請賽(賀州賽區)在此上演,現場人潮涌動,吶喊聲響徹山谷。
  “今年暑期,基地夏訓項目為度假區帶來了每日約500人次的客流量。”基地運營負責人謝祖吉介紹,基地以“體育+旅游”模式,配套了足球主題酒店、潮玩營地等潮流業態,吸引著全國各地的職業運動員、體校學生等來此訓練、游玩。
  目前,基地每年承接全國各地足球賽事2—3期,承接各地足球集訓、夏訓、冬訓活動3—5個月,可接待運動員5萬人次、游客10萬人次。
  近年來,度假區堅持協調發展理念,推動森林、體育、文化等行業有機融合,打造新場景、新業態,促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
  在度假區的茶園、酒坊和仙姑寨裡,游客們紛至沓來,打卡留念。“來到這裡,感覺像是回到了‘故鄉’,十分親切!”香港游客謝先生說。
  這裡曾是香港著名電視劇《茶是故鄉濃》《酒是故鄉醇》的外景拍攝地。度假區因地制宜,開發採茶、品茶、釀酒等體驗項目,廣受歡迎,已成為“跟著影視游廣西”的經典產品。
  近年來,度假區還積極探索“節慶+旅游”“演出+旅游”等融合發展路徑,每月推出特色主題玩法,持續提升游玩體驗。
  “過去,游客來這裡隻是單純觀光,現在他們更願意住下來,泡溫泉,體驗各類文旅活動。”賀州文旅集團總經理何濤表示,游客平均停留時間從“半日游”延長至1.5天,部分康養游客甚至停留3天以上。
  4.以開放增活力
  “這裡太舒服了,感覺整個人都‘活’過來了!”近日,廣東游客何女士在仙姑瀑布前來了個“森呼吸”,頓感神清氣爽。
  度假區裡,像何女士這樣來自大灣區的游客已成為“主力軍”——廣州、深圳、珠海等地的旅行團絡繹不絕,粵語交談聲不絕於耳。
  近年來,賀州文旅堅持開放發展,持續出台系列政策、優惠活動,與粵港澳大灣區的合作不斷深化。
  5月9日起,對外省籍小客車周末跨省進入廣西實行高速通行費優惠﹔5月20日起,賀州實施“兩廣一家親”門票優惠政策﹔6月1日起,賀州與廣東肇慶聯動推出雙城游互惠活動……
  與此同時,度假區圍繞“廣西旅游年”,推出“一票三日用”聯票和7大主題度假產品,設計“門票+交通+住宿”組合套餐,全力引客入桂。
  “活動推出的首月,度假區已經成為粵港澳大灣區游客自駕游、報團游、康養旅居的熱門選擇。”何濤介紹,很多游客對度假區的門票政策和服務印象深刻,表示下次還會再來。
  在“引進來”的同時,賀州也主動“走出去”,積極實施入境旅游促進計劃,開拓國際旅游市場。
  2025年6月12日,第39屆香港國際旅游展舉行,共有來自60個國家及地區約500家參展商與會。在展會主舞台舉辦的“生態賀州 康養勝地”2025廣西賀州農文旅(香港)宣傳推廣暨產業招商會上,姑婆山旅游度假區的優質旅游資源精彩亮相,成為熱點,吸引了廣泛關注。
  多管齊下結碩果。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賀州接待香港入境過夜游客同比增長212.17%﹔自5月以來,度假區接待粵港澳大灣區游客8萬多人次,同比增長103%。
  5.以共享促共富
  露天泡池,氳氳氤氤,百姓往來,其樂融融。位於度假區集散中心的公交車站旁,8個免費開放的溫泉池,成為一處亮麗的風景。
  “泡著溫泉等公交,十分暖心。”市民全福妹每周會來溫泉池三四次,有時一待就是一上午。
  “溫泉池自推出以來,日均體驗人數在300人左右。它不僅是游客的休憩地,更成為了市民的‘養生角’。”蔣遠游告訴記者。
  這是度假區踐行共享發展理念的生動體現。不僅如此,度假區還帶動周邊鎮村住宿、交通、餐飲、農家樂等產業一齊發展,給鄉村振興注入強大的新動能。
  毗鄰度假區的路花村,村裡的民宿產業從無到有,如今已發展到60多家。“馬尾河濱水公園一建好,游客量噌噌往上漲。村民們紛紛開民宿、賣特產,日子越過越紅火。”路花村黨總支書記廖學聰感慨道。
  村民溫榮嬌的民宿就在馬尾河對岸,她笑著說:“旺季的時候,天天都滿房!”
  餐飲行業同樣受益。以經營原生態客家菜出名的富華客家農庄,通過與旅行社合作,年接待游客超5萬人次。農庄還流轉周邊土地種植有機蔬菜,帶動10余戶村民就業增收,戶均年收入增加約2萬元。
  經過努力,度假區所在區域已形成了“森林旅游+溫泉康養+民宿度假+鄉村休閑”的發展模式,幫助村民實現了“在家門口就業,於山水間致富”。數據顯示,2024年,度假區實現旅游總收入2.6億元,新增群眾就業6500余人。

  自治區文化和旅游廳有關負責人表示,將全力以赴支持姑婆山創建國家級旅游度假區工作,通過政策引導、資金支持和資源統籌,切實把姑婆山的“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為全區文旅高質量發展提供可復制、可推廣的“兩山”實踐樣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