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通遼市圖書館:建一座青少年讀書樂園
來源:中國文化報
編輯:
發布時間:2025.09.19 10:35
  讀書在於興趣,如何培養青少年的閱讀興趣,是內蒙古自治區通遼市圖書館多年來探索的命題。
  為此,通遼市圖書館打造了星階閱讀計劃、少年館員成長營、古風奇遇記等特色品牌,營造出愛讀書、讀好書、善讀書的濃厚氛圍。
  科爾沁書盟是通遼市知名的閱讀群體,通遼市圖書館深入推進與該書盟成員單位以及本地學校的共建協作,創新構建“館校書盟”合作機制,聯合市區內多所小學、社會機構,依據青少年的認知發展規律,實施分級閱讀推廣項目,使閱讀服務更精准、更系統。
  圖書館針對不同年齡段青少年的認知水平定制的“星階主題書單”涵蓋文學經典、科學探秘、成長勵志等門類,使閱讀內容與成長階段精准匹配。
  書單有了,如何讓青少年願意拿起書呢?圖書館創新設計“星階”榮譽體系,通過線上累計閱讀時長、記錄閱讀書目、閱讀頻率等數據,以階段升級為路徑,激發小讀者的閱讀動力,使青少年的閱讀觀念從任務完成型向興趣導向型轉變。
  培育“科爾沁書童”是通遼市圖書館營造青少年閱讀氛圍的另一項重要舉措。圖書館組織策劃了“青禾計劃”少年館員成長營、“我們的節日系列古風奇遇記”傳統文化沉浸式體驗、“書海悟紅史﹒長河逐曙光”三大特色活動,讓青少年在書香滋養中筑牢文化根基、在家國情懷中厚植傳承根脈。
  “青禾計劃”少年館員成長營聚焦對10歲至15歲青少年關鍵能力的培養,採取理論學習與崗位實踐雙軌並行的培育模式。前期通過圖書分類、借閱流程、讀者溝通等系統課程,使青少年了解圖書館的具體工作內容,後期再安排他們深入青少年讀者服務中心輪崗實踐,負責圖書整理、閱讀引導、活動協助等服務工作。
  這種在服務中學習、實踐中成長的模式突破傳統課堂的局限,累計培育了100余名少年館員。他們不僅了解圖書業務,成為圖書館日常服務中的得力助手,溝通表達技巧和社會責任感也顯著增強,蛻變為兼具專業素養與擔當精神的閱讀推廣力量。
  “我們的節日系列古風奇遇記”傳統文化沉浸式體驗活動則打破傳統單向講解文化知識的局限,通過角色互動與趣味手作激發青少年對文化的興趣。在春節時,圖書館會邀請青少年與“詩仙李白”共探詩中干坤﹔在端午的艾草香裡,同“愛國詩人屈原”感悟家國風骨﹔在中秋的桂影清輝下,和“月中嫦娥”暢敘千年文化……從筆墨飛揚的春聯書寫、藥香裊裊的香囊配制,到活字印刷體驗、光影流轉燈的制作,使青少年在實踐中觸摸民俗技藝的溫度、厚植文化自信。
  在紅色文化的傳播上,通遼市圖書館深度挖掘本地紅色文化資源,將波瀾壯闊的通遼抗日戰爭史等凝練為可生動講解、廣泛傳播的教育素材,通過“書海悟紅史﹒長河逐曙光”紅色讀書月主題活動,讓青少年在身邊的紅色故事中觸摸歷史溫度。同步啟動的紅色宣講員培育計劃,通過專業導師一對一傳授宣講技巧、多輪模擬實戰演練,助力青少年完成從歷史學習者到紅色文化傳播者的蛻變。活動開展以來,累計吸引全市兩萬多名青少年踴躍參與,完成紅色歷史故事宣講200多場次。(阿勒得爾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