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錦州:“晚上在群藝館收獲滿滿”
來源:中國文化報
編輯:
發布時間:2025.08.07 11:00
  夏夜,遼寧省錦州市群眾藝術館的燈光仍亮著,鋼琴練習室傳來悠揚的琴音,剪紙工作坊裡剪刀輕舞、紙屑紛飛,該館的公益培訓課程正在開展。“白天格子間,晚上群藝館,收獲滿滿。”參加公益培訓的夏女士表示。
  “優質藝術教育應是城市給予每個市民的生命滋養。”錦州市群眾藝術館館長敬彪介紹,藝術館以“群星大課堂”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項目為抓手,深耕全民藝術普及沃土已十六載。
  今年暑期,該館精心布局了立體培訓網絡:少兒特色培訓惠及4200余人次,在硬筆書法與創意繪畫中啟迪童蒙﹔常態培訓惠及2300余人次,為市民提供持續的藝術滋養﹔延時晚班則服務惠及上班族5800余人次,點亮了都市夜間的文化燈火。醫巫閭山滿族剪紙沙龍由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趙志國每周日授課,更讓千年文脈在指尖流轉中傳承。此外,錦州市群眾藝術館美術展廳、非遺傳承基地常年開放,為民間團隊免費提供場地,織就了一張覆蓋城鄉的文化服務網絡。
  從6歲孩童到銀發長者,從大眾普及到非遺研學,錦州市群眾藝術館分層分類的課程體系覆蓋了不同年齡段、不同職業。一次次培訓後的問卷調查,一次次課程內容的動態調整,隻為讓藝術滋養市民,讓“人民終身的美育學校”從理念落地成為觸手可及的現實。
  錦州市群眾藝術館還將服務延伸到館外。該館與義縣職業技術學校聯合創排了舞蹈《鼓韻聲聲》。舞蹈融合了遼西太平鼓的傳統技藝與現代編舞的先鋒語匯,入選全國青少年美育示范展演,更在創排中點燃了青少年的文化熱情——青少年演員擔綱主演,非遺在青春律動中煥發新生。據悉,該舞蹈還在陝西西安、天津等地的賽事中多次亮相。
  為讓公共文化服務“精准滴灌”,錦州提供“點單式”服務。錦州市殘疾人聯合會的一次“點單”,催生了戲曲《丹心曲﹒風華頌》。這部凝聚心血的創作,經遼寧省殘聯推薦,將綻放於第十一屆全國殘疾人藝術匯演的舞台。
  此外,“群文精品走基層 非遺項目展風採”作為遼寧省優秀志願服務品牌,今年上半年已開展了4場。與此同時,在“魅力錦州 相約七月”文旅促消費活動中,20個非遺項目集中亮相,讓非遺成為拉動消費、賦能文旅的重要力量。錦州非遺傳承基地接待13個社會團體逾千人,讓更多人了解錦州傳統技藝的魅力。(葛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