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八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簡稱“進博會”)在上海舉辦。各地積極利用平台開展推介:上海交易團實現“首單”簽約﹔廣東發布老字號品牌白皮書﹔湖北、貴州推介優質產品﹔山東、雲南、江西則重點進行文旅推廣。10余場活動接連登場,生動展現了文旅商融合帶來的聯動與溢出效應。
來自全世界的琳琅滿目的特色商品匯聚在這裡,讓進博會這個全球商品和服務的交易平台成為中外文化和理念交流的盛會。人文交流展區內,福建德化白瓷、川劇、新疆烤馕文創、廣西壯錦等特色展品次第亮相,精妙絕倫的民間技藝和融入現代設計的文創產品承載著歷史與記憶,向世界講述著創新發展的中國故事。
匠心守藝,老手藝的現代新生
精雕細琢的泰山桃木王、流光溢彩的吉紋齋銀壺、清雅芬芳的慈泉齋手工香……在山東老字號暨非遺文化體驗館內,眾多匠心之作匯聚一堂,生動演繹齊魯大地上傳統手工藝的非凡魅力與現代活力。
山東省級非遺代表性項目“桃木雕刻民俗”代表性傳承人王來新手中的桃木如意頭部,運用了鏤空、懸雕、浮雕等工藝,高超的工藝水平吸引了記者的注意。從事桃木雕刻數十年的王來新是進博會上的老面孔,今年是他第七次參會,通過進博會讓泰山桃木王的品牌走向世界是他一直以來的心願。
桃木雕刻在泰安肥城歷經千年傳承,被賦予平安長壽、吉祥如意等美好內涵。過去桃木作品多單一無彩,泰山桃木王在傳承肥城桃木雕刻的基礎上,創新掐絲琺琅桃木工藝,使單色調的桃木煥發出絢麗光彩。現場,一把寫著“貓貓嘲笑哈哈哈哈”字樣的桃木元素紙扇頗有網感。“桃木王結合國潮國貨趨勢,推出桃木梳、簪子、小扇子、小如意、冰箱貼等年輕化產品,契合當代審美與使用場景。”王來新說,近年來,桃木王已出口至東南亞多國,並通過電商平台拓展海外市場。
來自江蘇蘇州的蘇作館集中展示蘇繡、緙絲、桃花塢木版年畫等20多個門類的蘇工蘇作藝術精品。其中,桃花塢木版年畫至今已有400多年歷史,早期多由蘇州文人參與創作,風格雅致,題材廣泛,涵蓋花卉、戲曲等元素,並曾大量出口海外,清代後期轉向通俗艷麗風格,精細的“姑蘇版”逐漸失傳。桃花塢木刻年畫社副社長孫一波復刻出已失傳的干隆時期《一團和氣》等“姑蘇版”代表作品,他說:“桃花塢採用‘一版一色’的套色印刷技法,制作分為畫、刻、印三大環節,形成獨特的藝術風格。”
在保留傳統技法基礎上,桃花塢木版年畫也實現了內容的創新。現場展示的一幅與蘇州大學合作定制的校慶年畫,融入校訓、標志性建筑等現代符號。孫一波透露,桃花塢還與手游《閃耀暖暖》合作開發了一款作品,再現游戲中的場景,受到年輕玩家的喜愛。
地域煥彩,文化IP的全球綻放
“這塊玉多少錢?”“那個手把件給我看下。”……新疆展廳的塔玉展台前擠滿了人。工作人員介紹,這些玉石均產自新疆喀什地區的塔縣。
新疆馕來了文化創意有限責任公司以“馕”為核心IP的創意設計,不僅收獲國內游客的喜愛,更吸引了巴基斯坦、土耳其、美國等國家和地區的海外客商拋出合作橄欖枝。經典款“馕小寶”冰箱貼挂件搭配可拆分肉串的冰箱貼,還原了“馕包肉”的新疆傳統吃法。“曠野馕生”系列盲盒則以馕的制作過程為靈感,設計出生馕、熟馕、烤焦的“小黑馕”等款式,趣味十足。“從新疆走向全國,再到如今邁向世界,進博會給了我們展示文化的絕佳平台,更搭建起對接國際市場的橋梁,為新疆文創產業走向世界奠定了良好基礎。”該公司聯合創始人溫娜娜說。
展區內,地域特色濃郁的艾德萊斯服飾在款式上突破傳統局限,推出連衣裙、旗袍、外套、圍巾等多樣化產品,讓非遺服飾更貼近當代消費者的審美與生活。據介紹,艾德萊斯綢的制作工藝已傳承千年,如今通過年輕設計師的創新轉化讓古老非遺煥發新生。這既展現了新疆各民族的文化自信,也為傳統手工藝的市場化、國際化探索了新路徑。
在吉林展廳,吉林省長春華裕康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攜人參產品亮相吉林館,以“科技賦能傳統特產”為亮點,展現吉林人參的高質量發展新路徑。公司上海分部總經理李果表示,進博會不僅是品牌展示的窗口,更為他們提供了學習交流的契機。現場多元的新產品、新理念為公司後續發展帶來新啟發,也助力吉林人參產業探索更高質量的發展方向。
文明相擁,跨文化的雙向奔赴
在湖北展廳,古琴聲聲入耳,湖北鄂州本土品牌梵舟琴坊攜多款收藏級古琴亮相,以純手工制作的精湛工藝與深厚的文化內涵,讓中外觀眾感受中國古琴藝術的獨特魅力。
不少國內外音樂愛好者駐足了解、體驗,在現場教學中嘗試彈奏簡單的音節,並主動添加微信,咨詢入門學習與購買事宜。梵舟琴坊創始人陳俊希望通過進博會讓更多人了解古琴價值的評判標准,推動制琴技藝的交流與提升,讓中國古琴的制琴匠心與獨特魅力被全球更多人知曉。
展廳的另一側,雲夢皮影戲《孫悟空》正在上演。外國觀眾親眼看到真人真演真唱的精湛技藝後,贊嘆不已,對皮影戲中一手操控4隻影人、同時演繹8個影人打斗卻雜而不亂的技巧充滿好奇。
雲夢皮影戲劇團負責人張文華表示,演出效果遠超預期,藝術團以短時間、高密度、近距離的呈現方式,讓觀眾深度感受皮影戲的樂趣。他說:“一些外國演藝機構發出演出邀請,希望推動雲夢皮影戲走向國際舞台。”展會期間,他們還受邀到國家館的多國場館進行互動表演,將皮影戲與當地音樂元素相互融合,碰撞出跨文化的藝術火花。
“看到外國朋友專注的神情,我演起來就更有精神了。”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雲夢皮影戲”傳承人陳紅軍認為,進博會既利於國外優秀文化走進來,也助力中國非遺走出去,為文化交流搭建了直接溝通的橋梁。(張影 李榮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