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廳統籌做好
公共服務場館開放和省藝校開學准備工作
來源: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廳
編輯:
發布時間:2020.03.17 09:52

  為落實中央關於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的有關精神,根據文化和旅游部公共服務司公共圖書館、文化館(站)恢復開放指南,青海省人民政府第15號通告等有關要求,逐步推動文旅系統復工復館復學,助力全省快速恢復生產生活秩序,省文化和旅游廳結合實際,統籌做好廳屬公共服務場館和省藝校的恢復開放、疫情防控和開學准備工作。確保場館和學校有序、平安、順利開館開學。

  控制到館人數,線上線下兩手抓
  2月28至29日,青海省文化館和省圖書館積極響應省委省政府關於企事業單位有序復工復產的部署要求,按照文化和旅游部公共服務司印發的《公共圖書館、文化館(站)恢復開放工作指南》精神,分區域、分項目恢復開放﹔3月5日,青海省博物館安全消防及基礎設施升級改造項目正式復工。省文化館恢復開館至今,共接待參觀來訪群眾共計76人﹔省圖書館恢復開放後首周入館人數共計1403人。為做好恢復開放相關工作,“三館”疫情防控處置工作領導小組在場館內配備口罩、手套、消毒液、洗手液等防護物資,為職工和到館群眾提供必要防護保障,為避免人群聚集引發的交叉感染,省文化館規定同時段30分鐘內限制進館10人,每天限制進館人數不超過100人,省圖書館疫情防控期間每天接待讀者數量限制在180名以內。
  在逐步恢復場館服務的同時,“三館”繼續通過公共數字平台,加強內容更新,為群眾提供優質公共數字文化服務。省文化館及時在線上推出抗擊疫情主題的優秀作品,積極籌備“眾志成城 同心抗疫”現代民間繪畫展網上征稿、評選、在線微展工作,並面向全省征集“文化青海”微視頻﹔省圖書館推出線上閱讀利器——“讀聯體﹒數字共享閱讀服務平台”,開展線上推送疫情防控工作情況、閱讀推廣、展覽等活動,內容結合文字、圖片、音頻等多種手段進行全方位、立體式傳播,形式多樣有趣,受到廣大讀者喜愛﹔省博物館利用已有的數字資源推出《山宗﹒水源﹒路之沖——一帶一路中的青海》等三個虛擬展覽,並借助國家文物局、青海文化旅游等公眾號及青海省博物館的官方微信、微博、官網等平台積極推廣館藏文物網上展覽展示,實現足不出戶看展覽,截至3月初,共有210余萬次觀眾參觀瀏覽網上展覽與館藏精品。
  五項措施保障開學
  3月10日,經西寧市城中區教育局、區疾控中心等相關單位檢查、評估後確定省藝校符合開學條件,於3月13日開學。學校根據實際情況從3月14日起,安排錯峰報到,引導學生依次返校。省藝校按照省委省政府、省教育廳的要求,積極響應,迅速行動,積極推進開學前准備工作。一是做好校園環境整治,開展校園環境衛生整治和消毒工作,特別是對教室、宿舍、食堂等關鍵部位進行消毒消殺。二是做好師生摸排防控。組織以部室和班級為單位進行摸排,准確掌握師生假期動向和身體健康狀況。同時,建立出省師生健康檔案,做好詳細的信息統計,每天跟蹤詢問核查身體心理及情緒狀況。落實人員健康日報告、零報告制度,嚴格每日報送相關情況匯總表。三是做好防疫物資保障。在各類防控物資緊缺的情況下,多方尋找貨源,採購醫用口罩5000個、84消毒液20桶(400斤)、手持測溫儀10台、洗手消毒液100瓶、消毒酒精200瓶等。四是做好輿情管理工作。引導師生科學認識疫情防控工作,密切關注各級政府和衛生健康部門有關疫情通報,不信謠、不傳謠,不在微信群、朋友圈、QQ、抖音等媒介上發布傳播不可靠信息,共同維護社會公共秩序。五是配合屬地政府工作。積極主動配合好屬地政府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教育引導師生盡量避免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場所。嚴格落實教育部“停課不停教、停課不停學”的要求,開展線上授課和線上學習等在線教學活動,確保延期開學期間教學工作有序開展,開學後有序銜接。
  明察暗訪相結合,護航復工復館復學
  連日來,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廳主動適應疫情防控新形勢、新任務,立足職責定位,進一步壓實文旅行業疫情防控和安全生產“兩個責任”,逐步推動文旅系統復工復館復學,助力全省快速恢復生產生活秩序。3月12日,省文化和旅游廳黨組書記、廳長張寧率隊赴省文化藝術職業學校、省圖書館、省文化館、省博物館開展明察暗訪。從重點項目開工、防疫物資儲備、學生宿舍管理、體溫監測登記、返校人員排查隔離、公共區域定時消殺、值班值守、安全生產和應急工作責任制落實。每到一處,督導人員都對疫情管控措施落實情況進行全面檢查,針對發現的問題,能現場糾正的,督導人員都現場給予意見建議並指導糾正,指明整改方向,確保疫情防控和復工復館復學工作兩手抓、兩不誤、兩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