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場舞、民樂表演、歌唱比賽、相聲大會、朗誦大賽……長假期間,天津市各區縣相關部門組織了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利用各級公共文化服務設施, 為市民營造了歡樂祥和的節日氛圍。 公共場館全面對公眾免費開放,天博人頭攢動,觀眾流連忘返。
十一期間,由市優秀文藝社團、 和平文化宮、 街道藝術團組成的文藝小分隊, 為市民准備了7場不同主題、精彩紛呈的文藝演出,受到了本市市民的熱烈歡迎。
據了解, 這7場演出主題分別為“ 今天是你的生日—中國 ”愛國歌曲大家唱展演、“舞動和平﹒展我風採”天津市廣場舞表演、 “ 國樂飄香 ”南市藝術團民樂演奏會、 “ 鮮花的祝福 ”南市藝術團綜合文藝演出、“喜迎十八大﹒笑聲伴你行”相聲曲藝專場演出、“抒愛國情懷﹒展和平風採”經典詩文朗誦音樂會、南營門藝術團匯報演出,面向市民免費開放,極大地豐富了市民節日期間的文化生活。
7天的演出中,演員們為觀眾帶來了歌曲《我為祖國獻石油》、印度舞蹈《麗拉情深》、 京劇《智取威虎山》選段、相聲《學評書》、大合唱《歌唱祖國》等豐富多彩、風格各異的精彩節目,滿足了不同口味觀眾的文化需求。觀眾趙女士說:“以前假期我們一家人都習慣在家休息,到了晚上就是看看電視上上網,這次有這麼多好看的文藝演出,而且每天主題都不一樣,假期生活一下子豐富多了。”記者在現場還看到了許多農民工觀眾,他們紛紛向記者表示,自己是從外地來津的打工者,在中秋、國慶之際雖然不能回家陪伴家人,但每天都能來廣場看文藝演出,感到既欣慰又充實。
近日,“祝福祖國”寶坻區慶祝新中國成立63周年文藝演出在寶坻區影劇院舉辦,由此拉開了該區歡慶中秋國慶兩節文化活動的序幕。此外,該區在國慶長假期間還推出了“迎國慶”紅色經典影片放映周,在寶坻劇院和24個鎮街開展為期一周的紅色經典影片展映活動, 計劃為群眾放映170場紅色電影﹔組織“歌唱祖國”社區廣場文藝演出,依托文藝團隊和文藝骨干,在全區10個社區廣場組織中小型歌舞演出。發起了“手牽手,迎雙節”外來務工人員親情互動活動,成功舉辦了中秋詩會及外來務工人員與親人視頻見面活動。
隨著文化中心圖書館的開放以及各區縣圖書館工作的加強,節日期間到圖書館過一個文化節日,已成為許多天津市民的選擇。
長假期間,記者來到了和平區圖書館,這裡正在舉辦全國“讀書”漫畫大賽和全國“讀書”硬筆書法大賽的獲獎作品展。記者在現場看到,漫畫大賽集中了許多與書籍、讀書生活相關的漫畫作品,或雅趣盎然,或寓意深刻,豐富地展示了全國讀者讀書生活的方方面面。硬筆書法大賽則展示了多幅以書籍名言、讀書心得為主題的硬筆書法作品,不但展示了書籍的主題、思想,而且達到了參觀者與作者交流心得的目的。還有一部分作品由主辦方邀請創作,其中不乏左川這樣的漫畫、書法名家。在愛心閱覽室,記者還見到了一些盲人、弱視讀者來此讀書。據和平區圖書館館長李金玲介紹,愛心閱覽室為讀者准備了不少有聲讀物和盲文讀物,讀者感興趣的普通書籍,閱覽室內還可以用機器打印出盲文版方便閱讀。節日期間,西青區圖書館也准備了活動,深入到部分村、社區、學校,開展流動圖書車送圖書活動,滿足了基層讀者的讀書需求。
此外,“‘鴻德杯’喜迎十八大﹒金秋頌河北”攝影作品展於國慶期間在天津市鴻德書畫藝術發展有限公司展廳舉辦﹔天津市民主黨派喜慶黨的十八大書畫展在榮寶齋(天津)有限公司分店舉行,由我市各民主黨派藝術家專題創作的精品力作參與展出﹔西沽聖和軒書畫院舉辦了紅橋區“翰墨書盛世﹒丹青繪宏圖”書畫作品展。書畫作品展圍繞反映本區新面貌、新成果、新變化,充分體現愛黨、愛祖國、愛家鄉的深厚情懷﹔“喜迎十八大﹒魅力津南” 攝影展在津南文化館舉行。 (來源:天津文化信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