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天津市藝術研究所榮獲兩項大獎。其中張蘊和同志的論文《中國相聲在當代社會環境下的發展取向》獲得“第九屆中國文聯文藝評論獎”一等獎、齊會英同志的論文《京劇舞台大制作現象思考》獲得“第五屆中國戲劇獎?理論評論獎”。
中國文聯文藝評論獎是由中宣部指導、中國文聯主辦的唯一一個全國綜合性文藝評論獎,也是我國文藝評論的最高獎,“中國戲劇獎﹒理論評論獎”是中國戲劇獎的子獎項之一,是中國戲劇理論評論最高獎。此次獲獎是天津市藝術研究所近年來高度重視藝術評論工作,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取得的豐碩成果。
在今後的工作中,天津市藝術研究所將繼續高度重視和大力推動文藝評論工作,制定培養青年文藝評論人才計劃,進一步樹立堅持真理、實事求是,激濁揚清、褒優貶劣的健康文藝批評之風,使文藝評論不僅做“報喜鳥”,更要做“啄木鳥”﹔不僅僅播洒“陽光雨露”,更要成為“苦口良藥”,努力傳遞真善美、貶斥假惡丑,弘揚主旋律、傳播正能量,擔當起新形勢下文藝評論工作的歷史使命和時代責任,為藝術事業的繁榮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第四屆全國“讀書”漫畫大賽圓滿落幕。由中國圖書館學會、中國新聞漫畫研究會、天津市文化廣播影視局、中共天津市和平區委、和平區人民政府聯合舉辦的“和平杯”第四屆全國“讀書”漫畫大賽於11月17日在津完成評選工作。
本屆大賽組委會共收集到全國各地漫畫愛好者兩千余幅應征稿件。經大賽組委會嚴謹評審,共評選出一等獎1名,二等獎2名、三等獎5名、優秀獎20名、童星獎20名。
2014年度天津水下文化遺產重點調查順利完成。由國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天津市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及國家海洋博物館共同組織的2014年度天津水下文化遺產重點調查工作於日前圓滿收官。此次調查工作歷時一個多月,對本市大沽口Ⅱ號沉船以及河口古航道區域主要水下文化遺存疑點進行了科學探查,基本摸清了大沽口Ⅱ號沉船的性質、年代和保存情況。此外,通過水下掃測調查新掌握了十余處水下疑點,為下一階段開展水下重點調查以及水下文化遺產保護等提供了新的依據。
天津博物館舉辦“文博講堂”五十期研討會。11月14日,天津博物館召開“文博講堂”系列講座五十期研討會,為“文博講堂”系列講座未來的定位及發展出謀劃策。
會上,南開大學歷史學院院長陳志強、教授黃春雨,首都博物館館長助理楊丹丹,《渤海早報》“公益講座聯盟”負責人張春瑤以及市社科聯合會、市文物管理中心、李叔同(故居)紀念館、天津圖書館相關負責同志分別對“文博講堂”未來發展提出寶貴建議。與會同時,《文博講堂五十期紀念刊》如期刊行。該刊以圖文並茂的形式展現了“文博講堂”舉辦兩年多來五十期講座的內容概覽及主講人寄語。
中國文物學會會館專業委員會第六屆學術研討會在津舉行。由中國文物學會會館專業委員會主辦,天津廣東會館(戲劇博物館)承辦的中國文物學會會館專業委員會第六屆學術研討會於11月7日至9日在天津廣東會館(戲劇博物館)舉行。本屆研討會共有來自北京、上海、重慶、山東、山西、河南、甘肅、湖南、浙江、江蘇、四川等11個省、市的25座會館的代表參加,圍繞“中國會館的保護、利用及其在本地區發揮的作用”這一主題進行學術交流,研討中國會館保護事業的科學發展與會館在中國經濟社會進步和發展中的地位作用等問題,為各地會館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科學利用會館建筑搭建了經驗交流的平台,對推動中國會館保護事業不斷發展具有重要作用。(來源:天津市文化廣播影視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