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北京市文化局、天津市文化廣播影視局、河北省文化廳共同主辦,天津市河北梆子劇院、市演出公司承辦,北京市河北梆子劇團、河北省河北梆子劇院演藝有限公司、河北省石家庄市河北梆子劇團協辦的京津冀河北梆子優秀劇目巡演於4月27日至5月7日在天津市舉辦。本次巡演以“三地同唱盛世曲 攜手共筑中國夢”為主題,秉承匯聚藝術精品,展示地域特色,凸顯市場運作,實踐文化惠民的宗旨,以精彩紛呈、高潮迭起的演出,成為京津冀一件文化盛事,有力推進了河北梆子藝術的推廣,在京津冀文化協同發展上產生廣泛而積極的影響。
群英薈萃 好戲連台
本次巡演好戲連台,眾星雲集,舞台上展示的台台精品劇目令人欣慰,劇場內盛開的朵朵“梅花”更令人驚艷,是河北梆子藝術的一次群英會。10場演出,題材內容豐富,藝術水准一流,集中展現了近年來河北梆子藝術發展的豐碩成果。4月27日開幕演出的“京津冀河北梆子名家名段演唱會”演出現場高潮迭起。11位梅花獎得主的表演延續著前輩們創造優美動人的流派藝術,並充分發揮自己藝術個性的結果,贏得滿堂彩。隨後,北京市河北梆子劇團《清風亭》、《北國佳人》﹔天津河北梆子劇院《劉蘭芝》、《毛遂傳奇》、《四郎探母》﹔河北省河北梆子劇院《子弟兵的母親》、《鐘馗》﹔石家庄河北梆子劇團的《牧羊卷》、《黎明前的星光》等先後亮相,為觀眾奉獻精彩紛呈的視聽盛宴。
戲曲盛會 人民盛宴
本次河北梆子巡演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辦節理念,使巡演真正成為廣大戲迷的節日。10場演出不僅精品薈萃,更是一場真正屬於人民的戲劇盛宴——邀老百姓喜歡的角兒,演老百姓愛看的戲。傳統經典大戲《清風亭》、《劉蘭芝》、《毛遂傳奇》、《四郎探母》、《鐘馗》、《牧羊卷》諷喻人性泯滅的弊端,演繹了真善美主題﹔原創舞台劇《北國佳人》弘揚了“威武不能屈,富貴不能淫”中華傳統美德﹔現代戲《子弟兵的母親》、《黎明前的星光》譜寫了愛國主義精神。這些有血有肉、撼人心扉,散發著人性美,既好看又動人的作品,發揮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群眾潛移默化的引導和教育作用。10天的巡演,場內場外涌動著戲迷的熱情,台上台下,觀眾都過足了癮。
北京市河北梆子劇團、河北省河北梆子劇院演藝有限公司的負責人說,此次巡演最出乎她們意料的,每場演出觀眾爆滿,尤其是開幕演出一票難求。天津觀眾對傳統戲曲如此熱情讓人感動。可見,河北梆子不乏觀眾,關鍵是有優秀的作品。
低票價惠民 引爆市場
本次巡演改變以往政府辦節以贈票為主的方式,採用票務市場化運作,主打惠民低票價,通過低票價的市場化運作,實現更大程度、更廣范圍的文化惠民,讓盡可能多的觀眾走進劇場享受藝術。主辦方推出了20元至120元的低票價,開通了聯網售票系統,設立了20個售票網點,每個售票點都能買到所有演出場次的票,觀眾可通過網上預訂。同時建立了巡演網站、開通了公眾微信號,吸引了大批戲迷關注。特別是文化惠民卡的推出,所有演出票以惠民的低價公開銷售,市場反響熱烈。巡演50%以上的場次票房爆滿,平均上座率達到8成以上,開幕式“名家唱段演唱會”演出票很快被戲迷搶購一空,最高價位280元的A類票開票當天就全部售罄。北京、河北省等地的一些戲迷組團來津看戲。10場演出共售票21萬多元,觀眾近萬人,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談及售票情形為何如此火爆,演出公司負責人認為,一方面是戲曲市場的良性發展,培養了本市觀眾文化消費的習慣。另一方面是文化惠民卡推出和低票價和購票的便利性,提高了人們購票的積極性。此外宣傳工作做得充分,使巡演家喻戶曉,調動了群眾對於河北梆子藝術的熱情。
協同發展 前景廣闊
京津冀協同發展已上升為國家戰略,為三地文化協同發展提供了廣闊的舞台。三地文化部門負責人和藝術家表示,以河北梆子為代表的戲曲藝術在三地都有著鮮明的地方特色、深厚的文化底蘊和扎實的群眾基礎,具有深遠的合作前景。希望借助巡演平台,建立合作的新機制,實現優勢互補、共贏發展,構建京津冀文化互利共贏的區域發展新格局,讓京津冀地區的老百姓更好地享受三地協同發展帶來的文化成果。大家表示,要加強合作,創新模式,豐富內容,把巡演堅持辦下去,使之成為三地共有的文化品牌。(來源:天津市文化廣播影視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