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促進天津博物館系統學術創新,加強館際、館校和各大研究機構間的學術交流與合作,深化晚明繪畫學術研究,由天津博物館主辦的“晚明繪畫學術研討會”於10月18日在津召開。天津市文化廣播影視局副局長游慶波出席會議並致辭。故宮博物院、國家博物館、上海博物館、南京博物院、遼寧省博物館、四川省博物院、山東博物館、北京畫院,中央美術學院、中國美術學院、天津美術學院、台北故宮博物院、香港科技大學、美國耶魯大學等博物館和藝術院校的60余位繪畫史專家學者應邀參加研討交流。
本次研討會是天津博物館近年來首次舉辦的較大規模的繪畫史學術研討會。在為期一天的會議中,共有17位專家學者進行了主題發言,對晚明時期多位重要畫家的個案研究以及晚明實景繪畫、人物肖像畫風格演變等議題進行了充分深入的研討。另外,此次會議共收到學術論文及摘要共50余篇,後續將出版會議學術論文集。
歷代書畫是天津博物館館藏的重要組成部分。在萬余件繪畫藏品中,除了部分宋元時期的精品外,以明清時期的作品為收藏大宗,涉及這一時期的絕大部分著名畫家以及各個畫派,數量眾多、體系完整。為了梳理天津博物館書畫藏品,系統地向廣大觀眾介紹中國繪畫發展、流變的歷程,傳播優秀傳統文化,啟發當代書畫創作,自2014年起,天津博物館先後策劃推出了《海上風華—館藏海派繪畫作品展》《見怪非怪—館藏揚州畫派精品展》《江南雙盛—金陵畫派、新安畫派繪畫作品聯展》《筆墨真趣—清代四王繪畫作品特展》《晚明繪畫作品展》《畫與書歸——明代中期吳門書畫特展》等一系列古代繪畫作品展。2016年春節期間,天津博物館策劃了《晚明繪畫作品展》,是天津博物館首次以“晚明”時期為線索,依托豐富館藏組織展品的原創展覽,力圖為觀眾呈現出伴隨晚明時期社會政治、經濟、思想的變動,以董其昌、徐渭、藍瑛、陳洪綬等為首的中國畫壇豐富多彩的面貌及其對後世的影響。此次學術研討會作為展覽系列活動的一部分,旨在將展覽做深做廣的同時,進一步深化天津博物館的學術建設,將“晚明繪畫”這一課題進行更加充分地研究。
此次研討會在進一步推動國內學術界對晚明時期繪畫藝術研討交流的同時,也帶動了天津博物館書畫研究團隊學術建設,對天津博物館提高解讀晚明繪畫藝術價值、增強展覽策劃能力,傳播優秀傳統文化,提升天津文化影響力具有重要意義。(來源:天津市文化廣播影視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