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當前位置: 首頁 > 信息發布 > 工作信息 > 非物質文化遺產司
非物質文化遺產司
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如何讓更多人受益
發布時間:2017-08-21 11:18 來源: 編輯:非物質文化遺產司
信息來源: 2017-08-21
    編者按:7月26日至27日,文化部在召開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建設工作座談會。設立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在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集中、特色鮮明、形式和內涵保持完整的區域探索整體性保護,成為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重要經驗。8月19日,《光明日報》第12版對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建設予以整版報道。現摘錄如下。 
    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是近年來我國文化領域的一個創新,從文化發展的規律出發,尊重文化的多樣性和復雜性,由點到面,用整體性、系統性思維,提高文化治理能力,既注重非遺項目的生產性保護和活態傳承,見人見物見生活地實施保護,也保護其得以孕育、滋養的環境。近日,21個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集聚在青海省黃南藏族自治州總結推進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的經驗,對如何實現“遺產豐富、氛圍濃厚、特色鮮明、民眾受益”的目標進行了深入交流。
    一、讓文化生態保護“如魚得水”
    地無三尺平,依山而建,江西婺源篁嶺村連塊晒糧食的平地都沒有,可這並沒有難住智慧的篁嶺人。於層層疊疊的房屋間,每家都在房屋二樓外用一根根原木搭出外飄的晒台,用竹篾編成一個個巨大的、收放自如的晒匾,解決了無地晒糧食難題,篁嶺“晒秋”民俗也隨之而生,至今已延續了500年。  
    可進入二十世紀初的篁嶺村,由於交通不便,生產資料匱乏,已經淪為貧困村。諸多百年古建,成了危房,村民們有的遷居,有的想改建住房,一個古老的特色村落岌岌可危。
    近年來,在地方政府的支持下,推動徽州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建設,加強對篁嶺村的整體保護,這個百年古村落又涅盤重生。不僅以古建和晒秋為特色的傳統風貌得以良好的保護,使游客紛至沓來,而且隨著需求的重生、市場的形成,令人驚喜的是,村裡原來傳承幾近青黃不接的竹編、木雕、紙傘等手藝,也開始興盛起來,甚至形成了一條近500米長,包含傳統技藝、美術、美食等各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傳承、經營的街市。
   “不僅保護單個的非遺項目,而要保護非遺生存的空間。”江西省文化廳黨組成員、副廳長郎道先生動地總結道,“如果說非遺項目是樹木,那麼生長存在的空間是森林﹔如果非遺項目是魚,它的生存空間就是水。單純保護魚,魚慢慢就變成了干魚、咸魚﹔水保護得不好,就會死水一潭,魚也活不長了。”
   “以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為核心,對歷史文化積澱豐厚、存續狀態良好,具有重要價值和鮮明特色的文化形態進行整體性保護,從項目化到整體化,避免了碎片化、單一化管理。”北京大學教授高丙中分析,單一的項目化管理有局限,納入保護的項目能受益,沒有納入的項目就會保護不力,隻有形成良好生態環境,不管是否被列為保護項目,都能受益,都可以在大環境中百花齊放、千樹競秀。
   “非遺項目保護水平提升後,對其存在的環境也進行保護,這是非遺保護的必然要求和自然過程。”在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史論系主任、副教授陳岸瑛看來,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的整體思維體現在多維度、全方位的融合上:非遺和傳統村落保護的融合,非遺與教育的融合,非遺和產業的融合,非遺和現代的融合,非遺內部各個項目的合作,讓有共同觀念和相似歷史的文化譜系,能總體呈現、整體推進,不斷適應現代生活和未來發展。
    文化部副部長項兆倫希望,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能進行全方位探索,努力實現“遺產豐富、氛圍濃厚、特色鮮明、民眾受益”的目標,促進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形成獨特的文化品牌和多姿多彩的區域文化,豐富中華文化的內涵和外延。
    二、從文化“著眼” 以生活呈現
   “十步之內必有美景,百步之遙可賞歌舞”,貴州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以其優美的自然環境和獨特的民族文化,成為貴州省唯一一個國家級的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通過五年的實踐,在文化生態保護區內實現三個變化,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村民變股民。老百姓唱歌跳舞也能脫貧,繡花織布也能致富。”貴州省黔東南副州長肖明龍說。截至目前,黔東南州旅游人次和綜合收入分別累計達到2.04億人次和1709億元,20萬貧困人口因為文化旅游脫貧。
    文化生態保護區著眼“文化”,卻更是當地百姓的“生活”。在青海黃南州熱貢藝術之鄉,一進村子就能聽到叮叮當當的石刻敲擊聲,圍坐在一起工作的有年邁的婦女,也有年壯的小伙,還有行動不便的殘疾人。雖然技藝有高低,但能讓每個藝人有了收入來源,有了生存發展的基礎。
    文化生態保護區不隻是唱歌跳舞,更是體現“見人見物見生活”的活態保護理念,是傳統生活方式的延續。在浙江象山的海洋漁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以海洋漁文化為主線的文脈延綿了2000多年。豐富的海洋資源、多樣的漁業生產、濃郁的漁區風情、斑斕的漁家藝術,構成了完好的海洋漁文化生態,既滿足了人們的物質生活需求,更滿足了人們融入自然、敬畏自然、慰藉心靈等精神需求。在傳統的農耕文明和黃土文明外,增加了人海和諧的海洋文明,豐富了中華文化的內容。
   “文化生態保護區重點是文化關系的建設,是鄉土、鄉風、鄉愁的統籌推進,能激發群眾在自己家園內的文化自信,增強幸福感和滿足感。”中央民族大學教授林繼富在調查中發現,保護和發展並不矛盾,做得好的文化生態區,凸顯文化建設對整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意義。文化生態的保護是更高形態的經濟,隨著對文化的保護和利用,讓當地百姓全方位受益:教育機會增加、婦女地位提高、脫貧致富有成效、社會風氣淨化、地方風情更有特色。
    三、以現代治理平衡保護與開發
   “家家作畫,人人從藝”,青海黃南州是“唐卡之鄉”。但是隨著藝術市場的升溫,唐卡也魚龍混雜。現在有了解決辦法,每幅唐卡畫都帶上自己專屬的二維碼,消費者掃碼後,畫面內容、作者等級情況一清二楚,可溯源、可保真。這套唐卡質保系統是由黃南州熱貢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管委會投資100萬元開發的,意在從源頭治理唐卡市場。
    喬得林是黃南州熱貢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管委會主任,他理解,作為專門為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成立的機構,管委會應統籌資源、搭建平台、規范市場,做政府該做的事。在尊重傳承人自主性的基礎上,管委會要做市場做不了的事。他們組織成立了唐卡協會,頒布了唐卡礦石顏料標准,發起唐卡大賽,發揮各個大師的力量,培養唐卡人才,進一步弘揚熱貢品牌,形成可持續發展的文化生態。
    設立專門的管理機構,讓文化生態保護區的工作能突破部門限制,發揮合力,統籌推進。但北京工業大學副教授李華東發現,大多數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還隻是文化部門的工作,政府的責任主體意識不強,協調工作不夠到位,不能讓更多的人受益。為此,李華東建議,下一步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要從文化的傳統管理提升為現代治理,政府規劃要體現科學性、操作性、時效性,實現多規合一、多學合一、多項合一,多產合一,既要防止搶救性保護不力,又要防止過度開發。
    其他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雖然沒有設立專門的機構,但也大膽探索,探索文化治理的新途徑、新方法。徽州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相繼成立了黃山歙硯協會、黃山市工藝美術協會等民間保護協會,充分發揮文化中介組織在參與社會公共管理、規范市場秩序方面的作用。還有的文化生態保護區探索文化志願者、公司加農戶、文化品牌打造等多種方式,廣泛吸引社會力量參與,提高了文化治理能力,激活文化創造活力,讓文化發展成果惠及更多群眾。(來源:光明日報記者 張玉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