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當前位置: 首頁 > 信息發布 > 工作信息 > 公共服務司
公共服務司
昆明市在國家公共文化示范區創建工作經驗交流會上的發言
發布時間:2012-09-28 09:17 來源: 編輯:信息中心
信息來源: 2012-09-28

按照“公益性、均等性、基本性、便利性”要求,昆明市委、市政府針對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中基層存在的問題,整合基本公共文化服務,完善和健全基層公共文化運行機制,經過推進和努力,初步探索出了基層公共文化服務的新模式,走出了一條公共文化服務均等化的新路子。

一、基本思路

按照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提出的文化發展為了人民,文化建設要以滿足人民群眾精神文化需求為出發點和落腳點要求,昆明市委、市政府深入研究解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中的突出矛盾和問題。經過縱向調查,我們發現:多年來國家、省、市在文化建設中各種專項投入不少,但在最基層,卻由於多線投入、各自為政、要求不一等各方面原因,導致出現“重建輕管、建用脫節、效用不高”等突出問題,基層和老百姓的意見不小。經橫向比較,我們更發現:昆明市、雲南省乃至全國,在基層公共服務均等化方面,教育均等化、衛生均等化都已先行一步,他們取得的成功經驗,對文化均等化具有重要的借鑒和指導意義。

2012年1月,昆明市審時而謀、順時而動,研究出台了《昆明市建立健全基層公共文化服務運行機制  逐步實現公共文化服務均等化的實施意見》(昆政發2012〕2號),並配套印發《昆明市基層公共文化服務運行績效考核辦法(試行)》、《昆明市基層公共文化服務運行專項資金管理暫行辦法》以及基層公共文化服務運行績效考核指標體系等系列配套文件。這一系列文件明確提出,由基層公共文化服務機構向城鄉居民免費提供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務(以下簡稱“基層公共文化服務包”)要做到“六有”,即有設施、有內容、有人員、有經費、有機制、有考核,實現基層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和運行的制度創新,從而使昆明市城鄉公共文化服務均等化工作邁出實質性步伐。

 二、主要做法

(一)整合擴大項目,建立規范、可操作的基層公共文化服務包

“基層公共文化服務包”以整合基本公共文化服務項目為抓手,突出強化文化站和文化室兩級基層公共文化服務機構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務項目的載體功能。在整合原有分散開展的長期性或臨時性的很多單項項目的基礎上,進一步充實完善,形成以文化站(室)為實施主體的九項(八項)基本公共文化服務項目(如公共電子閱覽室開放、文藝骨干培訓、農家書屋維護管理使用、組織文藝演出活動等具體項目內容)﹔同時規定以縣(市)區文化館、圖書館等專業公共文化機構為實施主體的五項重大公共文化服務項目(如流動圖書館服務、大型文藝演出、公益性電影放映等項目內容)。以此為基礎,各縣(市)區政府可結合本地實際增加和豐富屬地的文化服務項目,並明確各項目的具體內容、數量和質量要求,確保文化站(室)可操作、城鄉居民可明了、上級部門可監督、實施效果可考核。

(二)增加資金投入,保障城鄉居民享受均等化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務

“基層公共文化服務包”著眼於政府向社會免費提供的各項公益性基本文化服務。昆明市合理統籌整合中央、省、市及縣(市)區安排的與基本公共文化服務相關的財政專項資金,並進一步加大投入,全力支持以鄉鎮(街道)和村(社區)為主體的面向轄區群眾提供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務。

昆明市明確要求,無論城市還是農村,都要按照年人均不低於6元的標准安排基層公共文化服務機構提供基本公共文化服務項目所需的運行經費,並隨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的提高逐步增加。2012年,昆明市各級財政安排基本公共文化服務項目經費3873.31萬元。除此之外,還單獨安排文化站(室)基本建設、維修改造和設備購置經費。為避免資金被挪作他用,昆明市明確規定,年人均不低於6元的專項資金隻能用於保證基層文化站(室)開展規定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務項目的運行經費,不能用於文化站(室)基礎設施建設和設備購置等資本性支出,也不能用於縣(市)區文化館、圖書館等專業公共文化機構提供的重大公共文化服務項目。

(三)強化機制建設,促進基本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長期有效運轉

昆明市提出,年人均不低於6元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務運行經費要與基本公共文化服務項目服務內容、服務質量挂鉤,堅持“同級財政資金支撐、上級財政資金獎懲”,促使公共財政資金使用效益最大化。資金的增量注入和存量盤活,重點解決鄉鎮和村級文化服務常年經費不足的根本問題,為基層文化服務活動項目提供穩定有效的經費保障機制。在人力資源管理方面,昆明市按照增加投入、轉換機制、增強活力、改進服務的要求,進一步深化公共文化服務機構人事管理、收入分配和社會保障制度改革。推行崗位績效工資制度,積極推進內部分配制度改革,績效工資分配體現多勞多得、優勞優得、獎勤罰懶,合理拉開差距。尤其是在基層文化室人員管理中,提出“充分挖掘轄區內人才資源,用人所長,形成專兼職結合的基層管理人員”,強調“用人不養人”,形成以工作效果為核心的績效原則,充分調動公共文化服務人員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四)夯實考核監督,確保基本公共文化服務看得見、摸得著

為保證城鄉居民能夠真正享受到基層公共文化機構提供的各項服務,昆明市文廣體局、財政局還制定《基層公共文化服務運行績效考核辦法》、《基層公共文化服務運行專項資金管理暫行辦法》、《昆明市鄉鎮(街道)、村(社區)文化室績效考核指標體系》和《縣(市)區文化館、圖書館的重大公共文化服務項目考核指標體系》等一系列配套政策,明確要求按規定的各項考核指標對基本公共文化服務提供情況進行年度考核,並與單位、個人評比、個人待遇挂鉤,與財政經費撥付挂鉤。細化的考核指標體系對各實施主體在機構管理、基本公共文化服務項目提供、人才隊伍建設與管理、群眾滿意度等方面都進行細化量分和目標考核,及時跟進專項工作的標准化管理。同時,此項考核體系被納入市委市政府對各縣(市)區年度動態目標管理考核,極大地調動各級領導干部和文化工作者開展工作的積極性。

三、工作措施

政策出台講科學,政策貫徹講實效。在半年多的實施過程中,昆明市委、市政府高位推動,全面推進,採取強有力的措施狠抓工作落實。

(一)強化督促檢查,把專項督查與常態目督相結合推進工作

“基層公共文化服務包”推出後,即納入昆明市委對各縣(市)區的年度動態目標督查考核。在實施過程中,政策由市政府制定出台,督查由市委目督辦立項,貫徹執行由市文廣體局及市財政局推進,細化落實由各縣(市)區組織實施,把專項工作變成常態工作扎實開展。從今年2月以來,市政府對昆明市14個縣(市)區、5個開發(度假)園區工作推進情況進行了兩次專項督查,同時對每月工作進展情況、資金到位情況、項目實施情況等實行“一月一報一通報”的工作機制。

(二)強化項目實施,狠抓各項關鍵環節力促惠民效用發揮

“基層公共文化服務包”實施半年來,督查的重點是資金的落實、縣(市、區)配套文件措施的到位及基層文化活動項目開展等重要環節。同時也抓好清理基層公共文化活動場所被擠佔,個別文化設施被挪用的個案問題,形成整體推進,重點突破的工作態勢。半年多來成果初步顯現,各縣(市、區)的工作亮點紛呈,基層文化活動空前活躍。如昆明市盤龍區就對市級下發的“基層公共文化服務包”進行更詳細的細化分解,印發《盤龍區社區文化指導員工作手冊》。把全局干部職工指定挂鉤分別擔任轄區49個社區(村)的文化指導員,具體負責監督指導記錄每個文化室的工作開展,現在其轄區哪個文化站工作開展得好不好,一翻相應指導員的工作手冊就一目了然。昆明市西山區永寧裡社區在落實“基層公共文化服務包”工作中,收集社區居民文化需求和愛好特長,匯總居民的基本信息和文化需求建立專門的“文化戶口冊”,現其“文化戶口冊”人數過百,組建了3支各具特色的文藝隊,文化活動真正深入民心。同樣,其它各縣(市、區)都出現工作特色與亮點。

(三)強化宣傳報道,通過典型引路與新聞監督努力群眾滿意度

“基層公共文化服務包”的運行關建在基層,目標是惠民。要做到群眾參與、群眾支持、群眾高興,抓好群眾知曉、群眾參與和群眾滿意三項工作十分重要,根本就是要讓人民群眾滿意。為此,我們在工作實施之初就進行廣泛宣傳報道,邀請媒體參加監督,實行“一月一曝光”工作機制,注重對先進典型進行報道推介,對落後庸懶進行曝光批評,努力用先進帶後進,讓後進變先進,以期在全市形成文化惠民的“比學趕超”工作態勢,努力為全市城鄉群眾真正帶來文化大繁榮大發展的“春天”。

四、初步成效

半年多來,“基層公共文化服務包”的貫徹落實真正支持了基層,活躍了一線,得到基層和群眾的一致歡迎,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建立“基層公共文化服務包”對維護社會穩定、構建和諧社會有促進作用

當前,由於經濟、社會發展不均衡,我國城鄉仍然存在一些突出的社會矛盾和問題,昆明市通過建立健全基層公共文化服務運行機制,保障持續穩定的經費投入,加強基層公共文化服務經費保障體系建設,推動了基層文化機構提供積極向上、健康有益的公共文化產品和服務。半年多來,“基層公共文化服務包”活躍了基層、支持了基層、改善了民生,通過具體項目的實施,為人民群眾提供了“看得見、摸得著”的文化服務,既保障了群眾的基本文化權益,又發揮了疏導情緒、化解矛盾、關愛人心、撫慰心靈的作用,以優秀健康的主流文化促進人民群眾情感的交流,形成人心思進、人心思齊、人心思穩的良好氛圍,對化解城鄉基層社會矛盾,維護社會和諧穩定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

(二)建立“基層公共文化服務包”較好地保障了人民群眾基本文化權益均等化

幸福指數的重要衡量尺度,是群眾生活質量提高的重要標志。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逐步完善符合國情、比較完整、覆蓋城鄉、可持續發展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推進基本公共文化服務均等化,不分男女老少、不分富人窮人、不分城市農村、不分貧窮落後,都保障其平等地享受基本公共文化服務的權力,提高政府保障能力。這項工作,直接關系到民生改善,直接關系到社會公平公正,直接關系到和諧社會建設。然而客觀而言,這些年來,由於缺乏機制不健全,基層公共文化建設相較而言已很大程度上落後於時代發展與進步,政府在公共文化服務的資源、內容、形式和手段等方面已遠遠不能滿足人民群眾對文化生活的新期待新要求,這個落後若不能得到及時補足,就無法實現文化建設的根本目的,更談不上文化的大發展大繁榮。昆明市通過此次建立基層公共文化服務運行機制工作,從根本上保證了基層文化機構正常運轉和提供規范化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務,走上了良性發展的軌道,下大力氣去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文化需要,逐步保障人民群眾基本文化權益向均等化發展。

(三)建立“基層公共文化服務包”極大提升了基層公共文化服務機構的服務效能

“基層公共文化服務包”的推出,建立分級負擔的基層公共文化服務機制,加大各級財政部門的投入力度,提高基層文化機構經費的保障水平。特別是明確將基層文化機構開展的業務活動所需經費納入財政預算,切實予以保障,這就使他們作為基礎公共文化服務的提供主體,真正能承擔設施提供、活動組織、業務指導、人員培訓、資源配置等方面的職責職能,促使他們不斷創新服務內容、服務形式、服務手段、服務機制,從而不斷拓寬服務渠道為基層群眾提供基本公共文化服務,使基層的文化陣地作用真正得到發揮,促進了政府職能轉變,提高了基層文化機構服務基層、服務群眾的能力和水平,激發了基層一線文化專干的積極性和主創性,強化了基層文化服務項目的聚合效應和輻射功能,極大地提升了公共文化服務機構的服務效能。

五、經驗體會

昆明市基層公共文化服務運行機制建設工作得到基層和群眾的一致歡迎,同時也得到中央、省、市領導的充分肯定,認為昆明市的做法有創新又符合實際,可以研究總結經驗並適時推廣。同時各級領導要求昆明市不斷查找不足,點面結合,以點帶面,狠抓落實,確保通過“基層公共文化服務包”構建一種模式,闖出一條路子。中央、省、市領導的肯定是我們的光榮,同時,更對昆明市深入扎實推進工作提出了殷切希望和工作督促。回顧半年多來的工作,我們有三個方面的體會。

(一)我們的工作方向對了,符合國家的整體發展方向

基層公共文化服務運行機制建設是一項文化強基工程,直接促進了經濟和社會的協調發展。無論是國家提出的文化強國戰略,還是雲南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兩強一堡”戰略,都需要我們首先把基層的公共文化服務搞扎實、搞紅火。同時,昆明市的“文化昆明”建設,則更需要我們扎扎實實地面向昆明726萬城鄉居民提供均等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務。今年上半年,國務院專門下發《國家基本公共服務體系建設規劃》,其中也對公共文化服務提出了具體的要求。所有這些都充分說明,我們的工作與中央、省、市的大政方針實現了同頻共振。

(二)我們的工作離老百姓近了,符合群眾的切身需要

昆明市打造“基層公共文化服務包”是整個文化事業和產業發展的基礎和有效載體。我們及時注入資金,盤活基層文化陣地,在要求各基層文化站(室)提供標准化服務同時,更要求他們發揮主創性把資金用好用活,打造“一站一室一特色”的品牌,這些措施就是要及時補上社會基層文化建設的短板,把基層文化站室盤活,讓老百姓閑暇之余真正能去文化站室看看書、唱唱歌、跳跳舞。群眾之間的糾紛少了,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得到了滿足,我們的工作就能真正和群眾“心連心”。

(三)我們的工作對症下藥,符合文化工作的實際情況

客觀地講,昆明市、雲南省乃至全國,文化建設雖然一直在各個層面上都得到提高,但真正在財政投入方面,文化工作相較教育、衛生、科技等公益性社會事業而言,確是有所不足。這就導致在基層文化工作的很多事項上,普遍存在著“挂在牆上,停在嘴上”的問題。昆明市正是採用推出“基層公共文化服務包”的方式,強調政府投入,強化基層職責,從而為昆明市文化發展打了“強心針”,樹立“主心骨”,使昆明市的精神文化發展真正與經濟社會發展同步前行、相互輝映。

目前,昆明市建立健全基層公共文化服務運行機制工作已形成以服務為核心、以資金做保障、以機制促動力、以考核抓落實的一套系統完整的制度體系,其既便於群眾和各級政府管理監督,也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推動促進文化發展的城鄉一體化和城鄉居民公共文化服務的均等化,達到“百姓得實惠,事業得發展,政府得民心”的效果,是昆明市推進公共文化服務體系運行機制建設的一次富有成效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