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當前位置: 首頁 > 信息發布 > 工作信息 > 公共服務司
公共服務司
廣西壯族自治區文化廳在國家公共文化示范區經驗交流會上的發言
發布時間:2012-09-28 09:19 來源: 編輯:信息中心
信息來源: 2012-09-28

創建公共文化示范區,是列入十七屆六中全會重要決定的具體項目。一年多來,自治區文化廳專門成立領導小組和專家指導組,加強指導和督促。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政府根據文化部的工作部署,高度重視獲得第一批創建資格的來賓市的創建工作,額外補助1200萬元工作經費,同時根據來賓市在創建過程中形成和完善的包括一棟綜合樓、一個籃球場、一個舞台、一支籃球隊、一支文藝隊的“五個一”村級公共服務中心建設經驗,在全區14個市110個縣(市區)大力推廣。現將工作匯報如下。

 一、省廳一把手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抓,專家組分別指導,業務處室全面落實

在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申報階段,廣西文化廳成立了以文化廳黨組書記余益中廳長為組長的申報領導小組組長,統籌全區的申報和評審。

文化部下達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創建任務後,起草了《廣西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項目)創建方案》,成立了由文化廳廳長余益中為組長、分管領導為副組長、相關處室負責人組成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項目創建工作領導小組,組織、協調、推進示范區和示范項目的創建工作,負責培育、評審、推薦第二、第三批示范區和示范項目工作,成立了由圖書館、文化館以及社會科學院、高校專家組成的專家委員會,下設綜合專家組、圖書館專家組、文化館專家組,指導示范區的創建工作,承擔、完成示范區和示范項目創建工作中的制度設計研究。

2011年8月,余益中廳長率領廳創建工作領導小組以及專家組成員赴來賓市聽取創建工作進展匯報,並做重要指示:按照國家的創建標准,逐條逐項具體落實,按時按質完成創建任務。在2012年3月和4月,余廳長分別向自治區分管副主席、主席匯報,幫助來賓市爭取了示范區創建工作補助經費1200萬元。

業務處室和專家組成員,認真研究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創建的工作任務和標准,對照來賓市的創建規劃,分析來賓市的創建內容、存在的主要問題、形成典型示范的亮點,以書面或口頭方式與來賓市創建辦溝通。2012年初,在全年工作計劃安排會議上,分管廳領導布置:社會文化處要把創建工作列入社文處全年工作的重中之重,要以高度的責任意識和隻爭朝夕的精神全力投入示范區和示范項目的創建工作,以優異的成績回報文化部和自治區黨委政府的關懷和支持,同時要求廳紀檢監察室全程參與,參加檢查督促工作,社文處人手不夠的時候,廳紀檢監察室派人幫助。

在領導小組的具體指導下,社會文化處組織圖書館、文化館和專家組在6月份對創建單位來賓市6個縣區的文化館、圖書館、部分綜合文化站按照創建標准進行一次全面檢查。在檢查的基礎上,按照國家創建標准,要求來賓市以表格形式、以縣(市區)為單位逐項填寫達標、未達標、在建、未建、何時完成表格,以便掌握全面情況,便於下一步的工作指導和督促。

二、樹立榜樣,典型引路,推廣示范區創建工作中逐步完善的村級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

     廣西獲得第一批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創建資格的是來賓市。該市是2002年12月28日成立的地級市,以農業為主,總人口256萬人,市區人口20萬人,2011年的財政收入隻有47.66億元。在財力有限的情況下,來賓市黨委、政府從實際出發,從基層出發,在建設城市的同時,從2008年開始,探索文化服務重心下移、服務下移、資源下移工作,從滿足廣大農民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著手,從廣大農民群眾喜好的體育運動、歌舞戲劇著手,開展一個籃球場、一個戲台、一棟綜合樓、組建一支文藝隊一支籃球隊建設的“五個一”建設工程(因為與宣傳部的“五個一”名稱相重,文化廳余益中廳長總結為得求娛樂、求得知識、求得技藝“三求”工程)。截止2012年8月底,全市724行政村,建成綜合樓750棟(部分建到自然村), 燈光籃球場939個,文藝舞台841個,組建文藝隊941支、農民籃球隊1145支。 

     (一)來賓市開展村級公共文化服務中心建設的做法

  1.領導重視,超前謀劃,建立制度,落實責任。2008年,來賓市委書記張秀隆、市長楊和榮等領導在多次深入到縣、鄉、村實際調研的基礎上,先後三次召開市委常委會,以及文化建設專題會進行研究決定,從以人為本、關注民生的實際需要出發,集中財力、集中力量加實施“三求”文化惠工程建設市委書記、政府市長親自動員部署,市四家班子領導也紛紛行動,聯系縣(市、區)、鄉、村檢查指導,發動群眾,各縣(市、區)、鄉(鎮)各部門領導也都高度重視,相應成立機構,制定方案,落實責任,建立了市領導聯系縣,縣領導包鄉,鄉領導包村,村責任到人的四級工作責任制和部門聯系到村的幫扶制度。

2.政府引導,群眾參與,社會支持。在財政困難的情況下,市政府壓縮其他開支,想方設法安排了1500萬元,主要用於統一採購籃球架和球場燈光設備配送給各行政村。各縣(市、區)也克服各種困難,千方百計安排資金,確保投入。農民群眾發揮了主體作用,以主人翁的姿態自願讓出土地,積極捐資捐物,義務投工投勞,使“三求”工程在農村得到前所未有的支持。興賓區寺山鄉烏慢村群眾自願捐款“三求”工程就達44萬元﹔武宣縣二塘鎮甘嶺村從一出生就雙目失明的68歲老人覃仁中為了村裡的“三求”工程建設,不惜捐出了不20元錢,在他的影響下,村裡的5位五保戶老人每人也捐了20元錢。

    3.強化宣傳,營造氛圍,擴大影響。為提高廣大干部群眾對“三求”工程的認識,來賓市通過各種形式加強宣傳造勢。來賓日報、來賓電視台開設專欄,以評論、綜合報道等方式對“三求”工程建設進行重點報道。通過宣傳,使“三求”工程深入人心、家喻戶曉,各級各部門進一步增強工作責任感和緊迫感,農民積極性高漲,全市形成了村趕村、屯趕屯的良好氛圍。

4.因地制宜,實用為主,分類實施在規劃布局上,來賓市按照“便民利民、合理布局、節約美觀、重在安全、地方特色、因地制宜”的原則,使基礎設施規劃與整個村庄的新農村建設規劃相銜接,選址上強調要在農民群眾平常習慣集聚的地方。同時,根據農村原有的場地資源情況和土地資源情況,整合資源,利用原有的村委辦公樓、閑置校舍,因地制宜,分類實施,該新建的新建。該改建的改建,該擴建的擴建,該翻新的翻新。

(二)學習來賓經驗,全區開展村級公共服務中心建設

項目規模小、資金分散、整體規劃缺乏、建設質量難以保證、運行管理維護難以持續、投資效益不高、土地資源浪費等問題,是村級社會事業建設的普遍問題。來賓市採取了政府引導,社會參與,各部門整合資源建設村級公共服務中心,形成了融宣傳教育、文化娛樂、信息服務、科學普及、衛生保健、計生咨詢、體育活動於一體的綜合平台,成了廣大農民群眾喜愛的文體、健身、學習、求醫的農村社區廣場。初步探索出一條後發展地區推進村級公共服務建設資源整合、效益提高的新路子,有力推動了農村社會事業發展,促進了鄉風文明和諧。廣西黨委政府充分意識到這一典型示范作用,在來賓經驗的基礎上,統籌、協調和整合了自治區文化、體育、衛生、計生、科技、廣電、新聞出版、住建等11個部門地項目、資金等資源,在全區啟動了以文化為核心、集文化、體育、衛生等功能為一身的“村級公共服務中心”建設。

2010年開始,自治區人民政府將村級公共服務中心建設列入政府為民辦實事工作范圍,並列入個部門、各市縣的績效考評范疇,列入政府主席文化惠民工程的內容向人大、政協報告和承諾。2010年全區試行建設500個,2011年建設800個,2012年建設1200個,逐年增加,群眾積極性逐年提高。

示范區創建工作,樹立了地方的文化品牌,提高了人民群眾的文化素質。來賓市隨著“三求”文化惠農工程的深入拓展,農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不斷完善,城鄉風貌改造、農村環境整治、村道路硬化建設、文化小廣場建設、垃圾池建設全面推進,城鄉面貌發生了巨大變化,鄉風日益文明,社會日益和諧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