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當前位置: 首頁 > 信息發布 > 工作信息 > 公共服務司
公共服務司
河北省秦皇島市創建國家公共文化示范區情況匯報
發布時間:2012-10-08 10:29 來源: 編輯:信息中心
信息來源: 2012-10-08

 

一、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總體情況

秦皇島是中國唯一一座以皇帝名號命名的城市,轄三區四縣,陸域面積7812平方公裡,人口299萬。多年來,我們始終把文化作為民魂來塑造、作為精神來培育、作為產業來發展,全面實施“旅游立市、產業興市、文化強市戰略,著力構筑“旅游+文化+生態”融合發展大格局。特別是去年以來,我市以被確定為全國首批示范區創建城市為契機,進一步加大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力度,取得較好成效,基本實現了“四化”。

一是服務設施網絡化。市級建成文化廣場、奧體中心、廣電中心、報業大廈、圖書大廈等標志性文化設施。市圖書館、市群藝館均為國家一級館。三區四縣建成5個圖書館、4個文化館、8家專題博物館、9個數字電影院。全國首家國有玻璃專題博物館——秦皇島市玻璃博物館於今年8月6日正式開館,已接待游客13000多人,並免費向公眾開放。山海關長城博物館被評為國家級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國家級科普教育示范基地。全市83%的鄉鎮和100%的街道建有綜合文化站、80%的村和83%的社區建有文化活動室、農家書屋覆蓋率達到90%,均達到或超過國家規定的80%創建標准。市縣兩級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均已建成,基層服務點覆蓋率已達94%。廣播電視村村通工程於2010年底如期完成。

二是服務供給品質化。“國際長城節”、“望海祈福旅游文化節”、“秦皇島之夏廣場藝術節”等已形成獨特的地域文化品牌。“望海祈福文化節”榮獲第三屆節慶中華創意獎。“七夕中華愛情節”榮獲“2011中國十大品牌節慶”稱號。《海上生明月》、《海誓﹒南戴河》、《天下﹒山海關》精品演出已成為我市旅游風景線。四縣一區獲得8個國家級文化之鄉稱號(山海關“中國長城文化之鄉”、“中國孟姜女文化之鄉”﹔撫寧“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中國吹歌之鄉”﹔昌黎“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三歌)”﹔盧龍“中華詩詞之鄉”、“中國孤竹文化之鄉”﹔青龍“中國奚族文化之鄉”)。昌黎“三歌一影”(昌黎民歌、昌黎吹歌、昌黎地秧歌、昌黎皮影),走進世博,走出國門。

三是服務方式便捷化。開展“百場戲劇下基層、千場電影進社區、萬場電影送農村”活動,實施 “政府買單,百姓看戲”工程每年組織“彩色周末”、“文化人特色演出”等活動4000余場,基本做到了“天天有演出,周周有活動,月月有主題,常年不斷檔”。全市經常參加文體活動的人口已超過126萬,佔全市總人口的43.2%。市圖書館率先在省內使用新型智能管理系統和圖書自動借閱系統,盲人圖書室也在全省首開先河。

四是服務團隊專業化。全市建成市歌舞團、小海燕評劇團、秦皇島交響樂團、昌黎藝術團等一批較高水平文藝團體。建成基層文化社團504個,參與人數1.32萬人。完善了學校培養、在職進修、社會管理等多種形式的文化人才培養機制,建立市、縣群文培訓基地128個,12家高等院校在我市建立了藝術寫生基地,建成藝術家工作室10余家,在推進我市文化事業發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二、創建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的主要做法

堅持以文化惠民為主旨,以固強補弱為原則,以創新舉措為手段,以完善機制為保障,突出創建工作的帶動性、針對性、示范性和長效性,全面提升公共文化服務能力和水平。

一是以文化惠民為主旨,突出創建工作的帶動性。化惠民是創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干大事須要借大勢,我市非常注重搶抓機遇,乘勢發展。首先是把完善公共文化設施作為文化惠民的重要基礎。建設完善“一市三館、一縣(區)兩館、一鄉(鎮)一站、一村(社區)一室”體系,市級博物館、2個縣區圖書館和4個縣區文化館正在積極推進,需新改擴建的26個鄉鎮、街道綜合文化站已完成22個,需新改擴建的841個村文化活動室已完成805個。目前,正在全力推進以市綜合博物館為主體的市文化藝術中心建設,500畝項目用地已預留,確保年底前開工。縣區圖書館、文化館、鄉鎮綜合文化站和村級文化室建設,均已拿出具體方案,年底前全部開工或完成。第二是把打造文化精品作為文化惠民的重要支撐。深入挖掘孤竹文化、碣石文化、長城文化等歷史文化內涵,繼續提高《海上生明月》、《海誓南戴河》等大型演出的藝術水平和感染力,抓好大型綜藝演出《歡樂海灣》的評估論證和推進,今年暑期新推出了大型史詩音畫歌舞劇《幽燕秦皇》。繼續豐富“望海祈福旅游文化節”等節日內涵,努力把這些活動打造成為秦皇島獨具魅力的文化品牌。第三是把拓展文化傳播渠道作為文化惠民的重要抓手。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服務平台和技術支撐系統,市和各縣區圖書館、文化館等公共文化服務設施全部實現免費開放。積極推進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廣播電視戶戶通、鄉鎮電子閱覽室、農家書屋、農村電影放映、縣城電影院線等文化惠民工程,建成“城市十分鐘文化圈”、“農村十裡地文化圈”。積極組織“城鄉文化走親”、“彩色周末”、“同在藍天下﹒關愛農民工”等特色活動,讓群眾盡享“文化大餐”。

二是以固強補弱為原則,突出創建工作的針對性。我市以率先建成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為目標,按照“固強補弱”原則,找准切入點,抓住主攻點,在鞏固傳統優勢的基礎上,全力抓好薄弱環節,增強創建工作的針對性。市委、市政府成立了創建工作領導小組,建立了工作機構,制定了《實施意見》,明確了市、縣兩級創建目標,制訂了“流程圖”和“時間表”,與縣區簽訂了責任狀,由主要領導親自主抓,分管領導靠前指揮,組成專門督查組挂帳督辦,確保各項工作落到實處。對照國家30條創建標准,起初我市隻有9項達標,21項未達標,目前已有24項達標。對照國家90個驗收綜合指標,起初我市隻有43個達標,目前已有81個達標。對照國家驗收8項必備條件,起初我市隻有2項達標,目前已有6項達標。未達標的確保年內全部達標。

三是以創新舉措為手段,突出創建工作的示范性。創建示范區是一項創新行動,必須以創新之舉加快跨越提升。因此,我們堅持創新驅動,積極探索具有秦皇島特色的創建途徑。首先是靠規劃引領。根據創建要求,結合我市實際,編制了《創建規劃》。按照統籌布局、合理分工、突出特色、錯位發展的原則,確立了一核(“新區”文化產業輻射核)、兩翼(山海關、北戴河)、兩帶(長城文化帶、濱海文化帶)、五個基地(文化創意基地、古城體驗基地、葡萄酒文化基地、文化休閑基地、婚慶文化基地)的發展重點。第二是靠項目支撐。照創建規劃,著力培育發展戰略性大項目。已有50項文化產業項目開工建設,其中17項列入省重點,浪淘沙海上娛樂有限公司等3家文化企業項目被列為省第二批文化產業示范基地,山海關古城產業園區、北戴河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和“龍吟山海”大型實景演出等列為省“十二五”重點項目。第三是靠投資拉動。一方面加大財政投入力度,設立示范區創建資金2000萬元(不含基礎性設施建設資金),保證國家和省要求配套的資金足額落實,安排了200萬元的農村文化建設專項資金。另一方面,鼓勵社會資本建設公共文化設施,建立了社會捐助公益性文化事業的項目庫和資金專戶。2011年全市文化產業項目投資達到19.2億元。第四是靠典型帶動。工作中,注重對標先進,培育先進縣區、先進園區、先進單位,以點帶面推動工作開展。

四是以完善機制為保障,突出創建工作的長效性。在創建過程中,注重長效機制建設,確保公共文化事業長期、穩定、和諧發展。首先是完善常態工作機制。將創建工作作為一把手工程來抓,納入市縣兩級“十二五”規劃。落實專業文化人員編制,確保鄉鎮、街道綜合文化站人員不少於3人,行政村(社區)配備1名財政補貼的文化管理員。加快人才引進與培養,建設高素質的人才隊伍。第二是完善政策引導機制。台了8個方面27條支持政策。將公共文化建設資金納入年度預算,確保增加幅度高於同級財政支出增長幅度我市人均文化事業費達到19元,位居全省第一。優先保障文化項目用地。免費開放的公益性文化單位執行當地居民生活用水、用電、用氣價格標准。符合條件的轉制文化企業免征企業所得稅,自用房產免征房產稅,文藝表演團體演出的收入減免營業稅,農村電影放映取得的收入免征營業稅。第三是完善工作激勵機制。建立了300萬元的文藝創作基金,對獲得國家級、省級“五個一工程獎”、“文藝振興獎”、全國“群星獎”以及大眾優秀作品,給予重點獎勵。設立文化志願服務隊伍和服務基金,對於在我市定居購買住房的高層次文化人才給予50%補貼。設立綜合獎勵基金,對提前完成創建任務的縣區給予100萬元獎勵。

三、制度設計研究情況

按照文化部和省文化廳部署,我市在創建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的同時,與省文化廳共同承擔群眾文化需求和基本文化權益制度設計研究任務。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正在全力推進。

一是建立了課題組和工作機制。市文廣新局與省文化廳、市委黨校、市委研究室等相關單位成立了聯合課題組,建立了分工負責、協調配合工作機制。

二是明確了指導思想和研究方向。堅持制度設計與創建工作相結合,突出制度設計的科學性、實用性和可行性。

三是取得了積極進展和階段性成果。摸清了有關情況,完成了現狀評估和已有制度評價,並用於指導干部培訓等實踐活動。按照省文化廳要求,我市重點開展的“群眾文化需求反饋機制研究”和社會力量參與公益性文化事業政策研究”兩個課題研究即將完成,市政府將出台相應制度性文件。力爭年內提前完成課題研究任務

四、幾點建議

一是進一步完善政策法規體系。目前,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缺乏強大的政策支撐。因此,建議立足於制度創新,加強理論和政策法規研究,建立績效考核評比體系和政策法規支撐體系,使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走向制度化、規范化,更好地實現由實踐推動理論與實踐並重推動轉變。

二是進一步完善服務輸送體系。目前,文化服務輸送與文化服務需求有時不匹配。因此,建議立足於提高滿意率,加強文化輸送服務方式方法研究,建立完善的需求表達與共商機制,為地方提供更多可借鑒的經驗和做法,提高文化供給的針對性,更好地實現公共文化服務由“單向輸送”向“雙向互動、供需對接”轉變。

三是進一步完善多元投入體系。目前,文化建設投入與文化發展需求不相稱。因此,建議立足於提高參與度,中央立法加大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投入,建立地方政府投入穩定增長的剛性約束機制,象抓教育投入那樣抓文化投入。同時,通過政策引導、輿論宣傳、典型示范,鼓勵社會力量積極參與文化建設,構建“政府推動、市場拉動、社會聯動”的文化投入新格局,更好地實現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由“政府為主體”向“政府積極主導、社會廣泛參與”轉變。

總的看,秦皇島市在創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和制度設計研究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並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我們深知還存在一些問題和不足。今後,我們將進一步開拓創新,更加努力工作,確保圓滿完成任務,推動全市文化發展再上新台階,決不辜負上級部門和全市人民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