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當前位置: 首頁 > 信息發布 > 工作信息 > 公共服務司
公共服務司
貴州省關於推進國家公共文化示范區創建工作報告
發布時間:2012-10-15 10:30 來源: 編輯:信息中心
信息來源: 2012-10-15

 

 為進一步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精神,根據文化部《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項目)創建工作方案》和《文化部 財政部關於開展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項目)創建工作的通知》,緊緊圍繞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項目)創建工作方案,探索西部地區文化建設的新途徑,全面推動貴州城鄉基層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現就我省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創建工作的有關情況匯報如下:

一、加強領導,明確任務,落實到位

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是“十二五”時期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重要戰略任務,也是文化部門的首要工作任務。因此近兩年來,在全省文化工作局長會上,就我省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創建工作,進行了專門的安排部署,要求各級文化部門著眼全局,實現重心下移、工作下移、資源下移、服務下移,抓住市(州)、縣、鄉、村四級文化建設,整合力量、樹立典型、分級推進,實現規模化、體系化,統籌城鄉文化全面發展,實現全省公共文化服務的均等化,從而扎實推進全省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創建工作。

1、建立領導機構

根據文化部《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項目)創建工作方案》,成立了以廳主要負責人為組長,分管廳長為副組長,直屬相關部門和市(州)文化部門主要領導為成員的工作小組,辦公室設在文化廳社文處。由社文處具體協調、安排、部署全省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創建的工作。

2、強化責任,落實到位

根據文化部《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項目)創建工作方案》,將創建內容進行分解、細化,並納入貴州省委、省政府的《十大民生工程》、《五十項重點工程》中,年初層層簽定《責任書》,逐級分解,落實到部門、落實到人。納入目標考核,明確責任、量化任務、規定時限。對創建內容建立了每月一報表,每季度一報告,每半年一督查,每年終一考核的工作機制,從而確保目標任務的按時、按質的完成。

二、貴州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成效顯著

目前,全省有文化機構總數1966個,從業人員12520人。截止2010年,全省文化事業費達到91989萬元,人均23.63元。公共圖書館購書經費491萬元,人均0.13元。公共圖書館藏書量達到800.34萬冊,人均0.21冊﹔廣播人口綜合覆蓋率達到86.55%,電視人口綜合覆蓋率達到91.32%,貴州衛視在省內外的覆蓋人口突破7.6億,人民群眾基本文化權益得到較好保障。

 1、公共文化服務設施建設力度加大

新建了貴州省圖書館、貴州民族文化宮、貴陽大劇院等一批重點文化基礎設施。2010年10月,投資4.3億的貴州省博物館新館開工建設,是貴州文化發展的又一重要標志和裡程碑。經過全省文化工作者幾年來的不懈努力,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十一五”期間依托國家新農村建設五大工程中的兩大工程(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基層文化設施建設),全省縣級“兩館”建設從2002年至今,我省的“兩館”建設項目為105個,其中縣級圖書館48個,縣級文化館57個,總計投入6811萬元。鄉鎮綜合文化站建設作為國家“十一五”期間實施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重大工程之一,我省鄉鎮文化站建設項目1222個,目前已基本完成,總投入29328萬元。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是2002年文化部、財政部共同組織實施的一項社會文化建設標志性工程,是一項繁榮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創新工程,是國家新農村文化建設的二號工程,是惠及千家萬戶的一項重要文化基礎工程,是“十一五”期間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一項重大的惠民工程。目前,全省已建各級文化共享工程點21114個,其中省中心1個,市級分中心2個,縣支中心88個,鄉鎮點1150個、社區基層服務點204個和村級點19669個,總投入3億多元。2009年9月貴州數字圖書館的正式開通,貴州省財政連續四年的持續投入1530萬,目前已擁有中文電子圖書290萬種,中文電子期刊近1萬種,名師視頻講座10多萬部,碩士\博士學位論文100多萬篇,近200家知名出版社的4000余部工具書,各類資格考試題庫,覆蓋小、初、高三個階段20多門課程的試題倉庫,世界上98%以上的古典音樂資源以及少兒科普知識和中華連環畫、貴州府縣志、貴州民國圖書等商購和自建的數字資源庫近20個,數據總量已達80TB截至2012年8月,貴州數字圖書館累計訪問量已突破3200萬人次,僅學術期刊和碩博論文的全文下載量就達700多萬頁,電子圖書全文瀏覽量近2000萬冊次,文獻傳遞超過150萬篇建成農民文化家園1331個,約佔全省行政村總數的7.68%﹔建成農家書屋7161個,約佔全省行政村總數的36.5%﹔

2、群眾精神文化生活豐富多彩

    以“多彩貴州”為引領,採取政府積極引導、社會廣泛參與、市場運作,吸引全省各族人民廣泛參與,組織開展了舞蹈、歌唱、形象大使、曲藝小品等系列大賽,增強了人民群眾對貴州文化的認知度和自信心,提高了貴州在省外國外的美譽度和影響力。組織開展了優秀劇目進鄉村、高雅藝術進校園、春節大家樂“廣場文藝活動”、常年的“三下鄉”、“四進社區等文化活動。

 3、文藝創作與生產不斷繁榮

傾心打造、制作了一批展示貴州特色、展現貴州風貌的電視劇、電影、廣播電視專題節目和綜藝節目﹔出版發行了《滄桑之變—圖說改革開放30年百姓生活》、《屯堡人》等一批獨具民族特色的圖書、音像制品﹔《苗族踩鼓》、《多彩貴州風﹒山裡的日子》等文藝精品多次入選國際國內重大文藝賽事。組織完成了2010年上海世博會“貴州活動周”演出。大型民族歌舞《天蟬地儺》成功入圍“第九屆中國藝術節”,並一舉奪得“文華優秀劇目獎”、導演獎、優秀表演獎、舞台美術獎和音樂創作獎等,充分展現了貴州文藝事業發展的強勁活力。

    4、抓好公共文化設施的免費開放工作,促進公共文化設施開放的制度化、規范化、標准化

    按照2011年文化部、財政部《關於推進全國美術館公共圖書館文化館(站)免費開放工作的意見》和08年中宣部、財政部、文化部、國家文物局聯合下發的《關於全國博物館、紀念館免費開放的通知》精神,我省已全面實現了公共圖書館、文化館(站)、博物館、紀念館的免費開放工作。各地各級公共圖書館、文化館充分結合實際,按照文化部《公共圖書館評估標准》、《文化館評估標准》的要求,制定免費開放的相關規章制度,確保文化公共場地、設施、設備的免費開放。同時加強和改進服務方式,延伸服務領域,提高服務質量,創建地方品牌,全省各級公共圖書館、文化館通過設立分館、增設基層服務點、流動服務站等方式,擴大開放的范圍,為更多群眾服務。進一步依托公共圖書館、文化館、鄉鎮綜合文化站和社區文化活動中心(室),深入開展好便民、利民的服務工作。

5、抓好首批全國創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的工作  

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創建周期為兩年,任務艱巨,時間緊迫。我省作為西部地區,文化部有明確的創建標准,這些創建標准是創建示范區在創建周期內必須達到的基本目標和最低要求,也是創建周期結束後對創建示范區進行驗收評審的主要依據。遵義市去年申報首批全國創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成功以來,我廳主要領導去年9月親自參加遵義市創建工作動員大會,指出首批全國創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時間緊、任務重,要求按時、按質的完成創建工作。分管廳領導多次前往遵義聽取創建工作的情況匯報,具體指導創建的各項工作。廳社文處多次組織相關專家到遵義,協助制定《規劃》,深入基層開展專題調研活動,指導、幫助遵義市開展制度研究、制度設計,嚴格按照創建標准,開展創建工作,確保在創建周期內全面實現創建目標,完成各項創建活動。今年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項目)創建工作領導小組組織有關專家到遵義市進行督促檢查,督導組對遵義市的創建工作給予好評。通過遵義市全國創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的工作,在制度設計、實踐探索和理論提升,為我省其它地區創建示范區提供可借鑒、推廣的經驗。

三、存在的問題及下一步努力方向

1、繼續加大對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投入

    市(州)級公共文化設施作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越來越來體現其重要性,特別是我省現共有22個市(州)級公共文化設施項目急需新(改擴)建,因此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任務十分艱巨。由於地州市級“兩館”建設的滯後,帶來全省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中的斷層,使得文化活動的開展、服務、資源建設、培訓等多項工作受到一定的阻礙﹔縣級“兩館”建設雖然在“十五”期間得到國家的大力支持有了長足的發展,但全省仍有部份縣級“兩館”達不到國家標准﹔由於我省地形地貌,使得“十一五”期間鄉鎮綜合文化站建設項目,超經費投入,至今仍有缺口﹔村級文化活動室建設,由於沒有中央資金的支持,近2萬個行政村絕大多數沒有村級文化活動室﹔全省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項目存在各地各級配套資金不到位等問題。

2、盡快建立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機制

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服務機構服務公示制度。公開服務時間、內容和程序,創造良好服務環境。對未成年人、老年人、殘疾人、農民工實行免費或者優惠開放。繼續擴大博物館免費開放,積極推動各級公共圖書館、文化館和國家綜合檔案館向社會實行免費開放。

建立農村公共文化服務長效機制。把農村文化工作納入政府目標管理責任制,納入各級財政預算,保證鄉鎮綜合文化站業務經費、村級共享工程服務點維護經費、農民文化家園運作經費等。對農村地區文化建設實行資金、人才、產品、項目等重點傾斜。培訓農村業余文藝骨干,扶持建立和發展農村業余文化組織。

建立公共文化服務產品生產供給機制。公益性文化事業單位每年產生、提供一定數量的公共文化服務產品,並確保質量和社會效率﹔鼓勵和支持文化企業和社會力量參與公共文化服務,利用各種形式在社區、鄉村、企業、校園、軍營搭建公益性文化活動平台﹔鼓勵影劇院等經營性單位以微利向基層群眾提供各類文化產品﹔利用市場機制,拓寬公共文化產品選擇空間,引導文化資源向公共文化服務領域有效流動。

3、加快人才隊伍建設

在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中,一定要樹立人才是第一資源的觀念。如果把公共文化這一事業比如成樹的話,那麼人才隊伍建設就是根,根有多深,樹就有多壯。加強公共文化服務人才隊伍建設,主要是解決好兩館一站的編制落實、業務人員的進出問題、培訓、管理、激勵制度的建設等方面,通過方方面面的努力力爭早日建設一支適應新形勢下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要求的人才隊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