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當前位置: 首頁 > 信息發布 > 工作信息 > 公共服務司
公共服務司
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項目)創建工作會議在上海召開
發布時間:2013-11-11 11:41 來源: 編輯:信息中心
信息來源: 2013-11-11

  2013年11月6日,江蘇省蘇州市等31個城市成為我國首批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這標志著以文化惠民為核心內容的我國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邁入一個新的階段。當天,文化部、財政部在上海召開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項目)創建工作會議。文化部黨組副書記、副部長楊志今出席會議並講話。 

  文化部辦公廳主任於群、財政部教科文司文化處處長宋文玉代表示范區創建工作領導小組,宣布了第一批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項目)名單和第二批示范區(項目)創建城市名單,文化部財務司副司長馬秦臨就創建工作作了說明。文化部公共文化司司長張永新主持會議。 

  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項目)創建工作,是文化部、財政部在“十二五”期間共同開展的一項重大文化惠民項目,旨在推動各地研究和解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面臨的突出矛盾和問題,探索建立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可持續發展的長效保障機制,為同類地區提供借鑒和示范,為國家制定相關政策提供科學依據和實踐經驗。示范區(項目)創建工作得到了中央和各級黨委政府的高度重視,並被寫入了十七屆六中全會通過的《決定》中。創建工作自2011年開始,每兩年一個周期,計劃開展三批示范區創建。2013年9月,第一批31個創建示范區、45個創建示范項目通過評審驗收。2013年8月,第二批32個創建示范區、57個創建示范項目通過評審,獲得創建資格。 

  在第一批示范區(項目)兩年的創建周期內,各地將創建工作作為推動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重要途徑、轉變發展方式的重大舉措、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抓手,在資金投入、設施建設、體制機制改革等方面重點推進,推動了當地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實現了跨越式發展。一是公共文化服務政府責任得到明確和加強。通過創建,各示范區普遍建立了黨委政府牽頭、各部門參與的公共文化建設工作機制,並把公共文化服務納入到了各級黨委政府績效評估之中。二是公共文化投入不斷加大,基層設施網絡建設得到加強。據估算,中央財政3.05億元示范區創建補助資金撬動了地方財政資金投入超過150億元。通過創建,創建城市尤其是中西部創建示范區城市修訂完善了其“十二五”發展規劃,許多原未列入規劃的重大公共文化設施項目得以開工建設,公共文化設施建設至少提速5年。三是通過示范區創建,形成了一批行之有效、具有推廣價值的制度設計成果,成為公共文化服務的有力保障。四是各地在示范區創建過程中通過實施了大量文化惠民項目,較好地滿足了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使人民群眾真正享受到了創建帶來的文化惠民成果。 

  示范區(項目)創建工作對推動我國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科學發展,產生了十分顯著的作用,突出表現在:一是對統籌推進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化建設、提高公共文化服務效能進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顯著提升了文化惠民效果。在創建過程中,首批31個示范區城市均立足文化改革發展全局和本地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實際,圍繞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各關鍵環節制定了全面、系統的規劃,以提高服務效能為導向,加強軟硬件統籌、城鄉統籌、服務對象統籌、服務資源統籌、服務方式統籌,有力地促進了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化建設,取得了顯著的文化惠民效果。通過這些舉措,北京市朝陽區、上海市徐匯區、湖南省長沙市、安徽省馬鞍山市、重慶渝中區等12個創建示范區建成了“十五分鐘文化服務圈”或“1公裡文化服務圈”。二是對正確處理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政府、市場、社會之間的關系進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推動形成了以政府為主導、市場和社會力量廣泛參與的公共文化工作格局。在創建工作中,31個城市堅持以政府為主導,切實按照中央關於文化改革發展組織保障的要求,通過列為“一把手工程”、納入“政府十件實事”、提高在落實科學發展觀績效考核中的分值比例、實行目標責任制、加強考核監督等方式,把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作為“硬指標”“硬任務”,層層推動落實。在堅持政府主導的基礎上,江蘇省蘇州市等示范區城市還立足市場經濟體制對文化建設的新要求,建立健全市場和社會力量參與公共文化服務的長效機制,形成了以政府為主導、市場和社會力量廣泛參與的公共文化工作格局。這些探索適應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政府職能轉變對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提出的新要求,為全國其他地區提供了很好的借鑒和示范。三是對統籌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協調發展進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有效提升了文化建設的科學化水平。一些示范區城市通過政府採購等手段,推動公共文化單位與文藝院團、文化企業合作,充分利用市場力量和文化產業發展成果豐富公共文化服務內容、拓展公共文化服務深度。同時,通過對專業文藝院團、市場演藝組織和社會團體給予補貼,使民營院團在參與公共文化服務過程中,享受到政府為文化事業發展提供的創作、演出、交流等方面的資助。通過開展公共文化服務,提高廣大群眾的文化素質和藝術品位,激發廣大群眾的文化消費需求,激活文化產業發展的潛在市場,為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的可持續發展創造了積極條件。四是對通過公共文化服務更好地傳播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有效發揮了文化引領風尚、教育人民、服務社會、推動發展的功能。不少示范區城市把加強社會管理與公共文化建設結合起來,整合資源、轉變職能、創新機制,積極探索公共文化的社會化參與方式,使群眾在公共文化參與中自我表現、自我教育、自我服務。如北京市朝陽區首創“文化居委會”基層文化自治組織,讓社區居民通過文化議事增強了社會責任感﹔成都市通過在工業園區試點建設青工文化驛站,為農民工提供心理輔導、藝術培訓、社團孵化、圖書借閱等服務﹔重慶市渝中區緊扣都市功能核心區定位,將創建工作與鞏固全國文明城區成果結合起來,使文化成為轉型升級創新發展的核心競爭力。這些舉措對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凝聚社會共識,促進社會安定和諧起到了重要作用。 

  楊志今副部長在講話時強調,要加大力度,穩步推進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項目)創建工作。一是要繼續鞏固和提升創建成果。各創建示范區城市人民政府是創建示范區的責任主體,要圍繞創建目標、任務,落實相關工作機制和保障措施,加快推動示范區創建工作。各省級文化部門負責統籌本省(區、市)示范區創建工作,要加強對本省(區、市)示范區創建工作的督促指導。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隻有起點,沒有終點。各省文化部門要會同示范區城市和示范項目單位,認真研究總結示范區(項目)創建工作經驗,加強宣傳和推廣。示范區城市要在創建工作基礎上,切實把制度設計研究成果轉化為推動當地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具體政策舉措。二是要加強制度設計,著力破解當地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面臨的突出難題。各創建示范區要認真貫徹落實中央關於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戰略部署,強化問題意識,努力成為制度設計和課題研究的實踐基地,在公共文化設施網絡、公共文化服務供給、組織支撐、人才資金技術支撐、績效考核、制度設計等各個方面開展研究工作。三是要不斷加大創新力度,充分發揮示范帶動作用。各創建示范區要結合當前公共文化發展的新形勢和新任務,解放思想,先行先試,不斷探索,努力形成責任明確、行為規范、富有效率、服務優良的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積極引進現代信息技術,革新服務理念,豐富服務內容,完善服務供給方式,不斷加大創新力度,積極探索新模式、新思路、新方法、新舉措,形成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長效機制,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要不斷發揮區域帶動作用,努力成為本省乃至全國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先導區。四是要堅決貫徹落實黨的群眾路線,注重惠民實效。人民群眾是示范區創建的主體,保障人民群眾的基本文化權益,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是示范區創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各創建示范區在創建過程中要強化群眾意識,認真貫徹落實黨的群眾路線,結合當地實際和群眾需求設計公共文化建設和服務項目,杜絕形式主義、奢靡之風和貪大求洋思想,真正把示范區創建工作打造成貼近群眾的樣板工程。五是要強化宣傳意識,擴大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社會影響。 

  據了解,為加強第一批示范區後續管理,會議還印發了《關於加強第一批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項目)後續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在創建後規劃制定、重大文化惠民項目參與、文化活動開展等方面,進一步推進和深化創建工作。 

  各省(區、市)文化廳(局)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文化廣播電視局負責同志和社會(公共)文化處處長,第一批、第二批示范區(項目)創建城市政府領導和文化局長,以及國家公共文化體系建設專家委員會代表,共200余人參加了會議。 

  11月7日,由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專家委員會主辦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市長論壇”在上海舉行,來自第一批示范區和第二批創建示范區城市的60余名市長,國內文化、社會等領域的專家學者等,參加了以“公共文化服務:政府﹒市場﹒社會”為主題的研討。溫鐵軍、祁述裕、巫志南、李國新等專家及部分城市市長發表了主題演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