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當前位置: 首頁 > 信息發布 > 工作信息 > 政策法規司
政策法規司
改革發展動態第411期
發布時間:2015-11-11 13:51 來源: 編輯:政策法規司
信息來源: 2015-11-11
改革發展動態

第411

文化部政策法規

中國經濟網文化產業資訊部                               2015年11月10

 

十三五規劃建議出台 文化如何發展

 

※編者按※

2015年10月29日,中國共產黨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通過《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從規劃建議看,拓展網絡經濟空間,支持基於互聯網的各類創新,以擴大服務消費為重點帶動消費結構升級,推動文化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發展積極向上的網絡文化,諸多建議提法都給未來五年我國文化領域的發展指明方向。

 

※十三五規劃建議※

《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提出,國民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顯著提高。中國夢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更加深入人心,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思想廣泛弘揚,向上向善、誠信互助的社會風尚更加濃厚,人民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健康素質明顯提高,全社會法治意識不斷增強。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基本建成,文化產業成為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中華文化影響持續擴大。

推動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協調發展。堅持“兩手抓、兩手都要硬”,堅持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前進方向,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工作導向,堅持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相統一,堅定文化自信,增強文化自覺,加快文化改革發展,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

堅持用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和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武裝全黨、教育人民,用中國夢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凝聚共識、匯聚力量。深化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加強思想道德建設和社會誠信建設,增強國家意識、法治意識、社會責任意識,倡導科學精神,弘揚中華傳統美德,注重通過法律和政策向社會傳導正確價值取向。

扶持優秀文化產品創作生產,加強文化人才培養,繁榮發展文學藝術、新聞出版、廣播影視事業。實施哲學社會科學創新工程,建設中國特色新型智庫。構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體系,加強文化遺產保護,振興傳統工藝,實施中華典籍整理工程。加強和改進基層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深化各類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

深化文化體制改革,實施重大文化工程,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文化產業體系、文化市場體系。推動基本公共文化服務標准化、均等化發展,引導文化資源向城鄉基層傾斜,創新公共文化服務方式,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權益。推動文化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發展骨干文化企業和創意文化產業,培育新型文化業態,擴大和引導文化消費。普及科學知識。倡導全民閱讀。發展體育事業,推廣全民健身,增強人民體質。做好二○二二年北京冬季奧運會籌辦工作。

牢牢把握正確輿論導向,健全社會輿情引導機制,傳播正能量。加強網上思想文化陣地建設,實施網絡內容建設工程,發展積極向上的網絡文化,淨化網絡環境。推動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融合發展,加快媒體數字化建設,打造一批新型主流媒體。優化媒體結構,規范傳播秩序。加強國際傳播能力建設,創新對外傳播、文化交流、文化貿易方式,推動中華文化走出去。

 

※部委動態※

7月13日,2015年全國文化廳局長座談會暨“十三五”規劃工作座談會上,文化部明確了“十三五”時期文化改革發展的總體思路:充分發揮文化工作對黨和國家工作全局的重要作用,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堅持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前進方向,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工作導向,著力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著力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著力推出更多無愧於時代的優秀文藝作品,著力造就優秀文化人才,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多層次多方面多樣化的精神文化需求。深入推進文化體制改革,確保在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取得突破。加快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推動文化產業成為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建立健全現代文化市場體系,加強文化遺產保護利用,推動文化與科技深度融合,推動中華文化走向世界,全面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

文化部部長雒樹剛在會上表示,“十三五”文化改革發展主要任務有六個方面:

一是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創作生產更好更多的優秀文藝作品。力爭在“十三五”時期,創作生產更多傳播當代中國價值觀念、體現中華文化精神、反映中國人審美追求,思想性、藝術性、觀賞性相統一的優秀作品。

二是以基本公共文化服務標准化均等化為抓手,加快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力爭到“十三五”末,基本建立覆蓋城鄉、便捷高效、保基本、促公平的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

三是以文化產業轉型升級為突破口,推動文化產業成為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力爭到“十三五”末,形成一批文化產業發展新的增長點和增長極,全面提升文化產業發展的質量和效益。

四是以培育市場主體、激發市場活力、加強市場監管為重點,建立健全現代文化市場體系。力爭到“十三五”末,基本建成統一開放、競爭有序、誠信守法、監管有力的現代文化市場體系,初步確立權責明確、公平公正、透明高效、法治保障的文化市場監管格局。

五是以有效保護為前提,全面加強文化遺產工作,著力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力爭到“十三五”末,形成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體系,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擁有更多的傳承載體、傳播渠道和傳習人群。

六是以提高文化開放水平為著力點,推動中華文化走向世界。力爭到“十三五”末,形成更加完備的多渠道、多層次、寬領域的對外和對港澳台文化交流格局。

 

※專家觀點※

中國傳媒大學文化發展研究院院長范周:建議強調了“體系”的建構與完善。“過去比較注重傳統文化產業的發展,如會展出版廣告等,近年也關注到文化創意和設計服務與相關產業融合發展,以及文化產業和新型業態之間的融合發展。同時,從社會環境到人才培育,從流通體系、金融支撐到國際貿易等等,這些要素在‘體系’中都是缺一不可。”

北京師范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教授張智華:把握正確輿論導向,就要適應網絡傳播迅速、廣泛的新特點,適應人民的需要和時代發展的新要求,堅持陣地意識,淨化網絡空間,弘揚正能量。“推動網絡文化健康發展,是實現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協調發展的必然要求。”

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發展研究中心主任祝燕南:媒體通過融合發展,強化自身的傳播能力和傳播效果,直接關系到意識形態領域的安全和國際話語權的掌握。“移動互聯網的迅猛發展,深刻影響著新聞傳播業的整體格局和輿論生態。在這種情況下,推進融合發展,成為傳統媒體轉型與創新發展的關鍵。”

清華大學新聞傳播學院教授沈陽:建議著眼於解決機制問題,通過良好的戰略規劃和有力的實施措施,為新型主流媒體建設起到積極推動作用。

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主席仲呈祥:尊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喚醒我們的文化基因,並使之與當代文化相適應、與現代社會相協調、與大眾需求相貼近,實現創造性的發展。繼承的同時還要倡導創新,既接地氣又通民心,從而增強藝術創作的活力。

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專家委員會主任李國新:這實際上是強調公共文化、文化產業、文化市場的協調發展,相互促進。公共文化的現實需求,是形成帶動文化產業增長的新要素。

陝西省社會科學院文化旅游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員張燕:十八屆五中全會中提出的十三五規劃,可能是最重要的一次五年規劃。從十六大提出“文化體制改革”的任務,十七大首次從完整意義上制定“文化強國戰略”,到十八大“四個全面”的布局,繼續強調“發展是第一要務”,即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黨建全面推進。說明我們黨對文化建設規律的認識越來越全面,越來越深刻。

英國浙江聯誼會會長黃萍:“作為英國中文教育促進會的資深義工,我很高興看到中國在加大力度推廣海外華文教育,期待能進一步加大對海外優秀華文教育義工團體的各方面支持,為‘僑二代’‘僑三代’學習中華文化、傳承華夏文明創造更好的條件,鼓勵本地華裔子弟學習中文、了解祖(籍)國文化,推動華文教育事業在海外健康發展。”

 

 

 

 

(綜合新華社、《人民日報海外版》、《中國文化報》、中國新聞網、中國經濟網)

 

 

 

 

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賬號“文化發展動態和簡報”。

歡迎將相關素材和意見建議發送至郵箱:wenhua@ ce.cn

贈有關領導同志參閱

 

主編:鄒一鳴 成琪 責任編輯:邵希煒 聯系電話:010-81025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