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當前位置: 首頁 > 信息發布 > 全國聯播 > 安徽
安徽
給市場 給榮譽 給政策 
——安徽民營劇團活力勃發
發布時間:2019-12-04 09:22 來源:中國文化報 編輯:李曉霞
信息來源:中國文化報 2019-12-04

  近日,安徽省在天長市舉辦民營劇團培訓和劇目展演,全省百多家民營劇團踴躍參加,台下聽課、台上表演,相互交流,表現出蓬勃活力。

  據統計,安徽民營劇團總數目前超過2萬家,從業人員5萬余人,年演出42萬場次,觀眾1.8億人次,成為繁榮舞台藝術的重要力量,極大活躍了基層演出市場。2014年迄今,安徽持續開展“送戲進萬村”,每年送戲2萬場,民營劇團承擔送戲任務80%以上。近年來,安徽民營劇團先後創作黃梅戲《王能珍》、泗州戲《安全為天》、梆子戲《市長的女兒》以及小戲《扶貧後記》,快板書《激情高歌十九大》、琴書《說說咱村新變化》等劇(節)目,寓教於樂,深入淺出地宣傳黨的方針政策和十九大精神,在扶貧立志、引導農民向上向善、引領農村新風尚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民營劇團藝術水平不斷提高。2017年,臨泉雜技人參與了“歡樂春節大廟會”赴埃及演出活動,表演了變臉、口技、武術等節目。今年,合肥市雨中雨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創排的廬劇《情意緣》在北京長安大劇院演出。馬鞍山四季戲曲劇院創排的黃梅戲《太白醉》入選國家藝術基金資助項目。此外,民營劇團作為傳統戲曲傳承的重要載體,安徽部分稀有劇種,如目連戲、含弓戲、四平調、洪山戲等,很大程度上依靠民營院團在持續演出中活態傳承。

  安徽省文化廳多次專題調研、發放問卷調查表、召開座談會,深入合肥、巢湖、蕪湖等地的民營藝術劇團實地察看,聽取劇團經營者和村民意見。在促進民營劇團發展方面,開展了諸多工作:給市場,將民營劇團納入政府採購范圍,與體制內院團一視同仁展開招標,使民營院團中標率達80%以上。搭建各種展示平台,在中國(安慶)黃梅戲藝術節、安徽文化惠民消費季等活動中,舉辦民營劇團劇目展演。給榮譽,出台《關於鼓勵發展民營文藝表演團體的意見》《全省民營藝術院團發展“四個十”評選管理辦法》等文件,定期評選民營“十大名團”“十大名劇”“十大名角”,迄今已評選表彰民營劇團120余家,陸續投入專項資金2000萬元,獎勵優秀院團、優秀劇目和演員。給政策,幫扶民營院團創作,如對現代戲《市長的女兒》《黨員郝仁》、小戲《捐助風波》《暗訪》等組織專家會診,提高藝術質量。舉辦院團管理、表演技巧、科學發聲等培訓班。指導民營院團申報國家藝術基金、文化產業發展專項資金,如2017年,安徽29家民營劇團獲得文化產業發展專項資金870萬元。

  談及民營劇團的發展,不少劇團負責人慶幸,遇到了史上最好的發展機會。另一方面,安徽民營劇團雖然數量龐大,但普遍小、弱、散。有的縣民營劇院團稍有起色便貪大求洋,演一個戲要3輛大卡車裝道具,失去了“輕騎兵”優勢。有些劇團一味指望黨和政府投入,回到“等、靠、要”的老路,這些顯然都不是民營劇團的出路。其實,健康發展的民營劇團各有各的高招。

  合肥市雨中雨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總經理宣祥友以企業自有資金投資文化,並以企業方式管理運營劇團,劇團自己創作劇本並導演,每年演出200場,每年出一台新戲,承擔了鄉村巡演和送戲進校園等各項任務,滿負荷運轉,在演藝市場競爭中表現出勃勃生機。

  臨泉縣豪杰雜技演出公司劇團團長侯杰認為,劇團生命力在於做好服務。該團承擔了縣裡許多重大文化活動,因表現出色,縣政府給予了全力支持。劇團在縣文化館住宿,在體育館排練,解決了場地之憂。如今,縣政府批了45畝地支持劇團建設排演基地。此外,劇團經營靈活,不僅主打的雜技演出水平高,同時也表演戲曲、體育等節目,擴大了受眾面。

  休寧縣徽之韻黃梅戲劇團負責人張陽介紹,劇團發展要一手抓社會效益,一手抓經濟效益。劇團利用自身優勢積極參與扶貧宣傳等活動。另外,該團近年緊緊抓住文旅融合的機遇,每年進景區演出700多場。

  宣城市華藝黃梅戲劇團、安徽小百花黃梅戲劇團等劇團組建成立安徽百佳聯盟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旗下4家子公司,演職員160余人,統一核算,統一管理,抱團取暖。

  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廳相關負責人表示,促進民營劇團發展不能養起來、包下來,而是給予扶持,激發自身活力,增強造血功能。各級文化行政部門要把民營劇團發展納入鄉村文化建設重要內容,從劇團管理、創作演出、人才培養等方面創造條件,爭取設立民營院團專項扶持資金,以獎代補,並吸納社會資本進入民營演出行業。要加強院團管理,引入現代企業管理模式,加強制度建設,鼓勵實力較強的院團建立黨支部,發揮黨員模范帶頭作用﹔要引導民營院團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挖掘優秀傳統農耕文化蘊含的思想觀念、人文精神,創作反映“三農”題材尤其是鄉村振興的文藝作品,講好安徽故事﹔要實行資源共享,鄉鎮綜合文化站要設法把場所提供給民營劇團使用,緩解其借場地難、租場地貴的困境。在藝術人才培養上,要重視發現有志於基層的文化能人、戲曲傳承人、專業文藝工作者深入民營劇團指導甚至兼職創業,對劇團業績突出的演職員破格評聘職稱,通過學歷教育、技能培訓、實踐鍛煉等方式,培養民營劇團亟須的藝術人才,建立一支懂藝術、會管理的民營劇團人才隊伍。(郜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