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當前位置: 首頁 > 信息發布 > 全國聯播 > 重慶
重慶
重慶:採取六項舉措著力推動全市文化高地建設
發布時間:2011-11-01 14:22 來源:重慶市文化廣播電視局 編輯:馬思偉
信息來源:重慶市文化廣播電視局 2011-11-01

    10月28日,重慶市文化廣電局召開了全局系統傳達貫徹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精神大會。全體在家局領導、直屬單位班子成員、全體機關干部參加了會議。會議由局黨委委員、副局長張洪斌主持,局黨委委員、副局長程武彥傳達學習了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精神。局黨委書記、局長汪俊暢談了學習體會,代表局黨委對下步全局系統的學習傳達工作進行了安排部署,提出了將採取六項舉措,著力推動全市文化高地建設。
   一、努力抓好文藝創作及引導。一是要抓好重點藝術門類。大力繁榮發展川劇、歌劇、京劇、話劇、雜技、歌舞、曲藝,大力培育和扶持芭蕾舞、交響樂、民樂,每一門類兩年至少推出一台新創劇目,市級重大題材美術創作工程5年完成50件重點作品創作。要做到面向觀眾,面向市場,精心打磨,確保五年創作計劃完成。大力發展電影、電視劇、動漫產業和紀錄片,制作適合互聯網、手機等新興媒體傳播的精品佳作,鼓勵網民創作格調健康的網絡文化作品。二是抓好創作重點環節。採取五管齊下的辦法,暢通創作源頭。組織一批中青年創作人員深入基層,深入生活,吸取營養,搜集素材﹔組織一批老年創作人員進行改編、新編﹔定期面向全國公開征集劇本,面向市內外借腦借力進行創作﹔與雜志社出版社建立合作機制,搭建發表、評獎、展演的三個平台,延伸創作鏈條﹔辦好《重慶文化》,提供作品發表空間,新舉辦一年一次的重慶作家、重慶作品原創作品評獎活動,推動形成渝派作家群體。繼續辦好中國重慶文化藝術節、西部動漫文化節、西部交響樂周、重慶青年美術雙聯展、重慶演出季等五大品牌文化活動。三是抓好創作環境營造。出台扶持文藝原創辦法,設立專項資金,分門別類給予不同標准資助。包括公開征集劇本的稿酬、簽約創作的補貼以及獲獎作品的獎勵。建立和健全文藝產品評價體系和獎勵機制,完善專委會,聘請社會審讀人員,建立演出場次累計補貼機制,把群眾評價、專家評比和市場檢驗統一起來,形成科學的評價體系。切實加強和改進文藝評論工作,培養高素質文藝評論隊伍,開展積極健康的文藝批評。加大優質文藝產品推廣力度,運用主流媒體,公共文化場所等資源,在資金、頻道、版面、場地等方面為弘主流價值的精品力作展演展映展播提供條件。
  二、進一步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一是進一步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網絡。要將公共文化服務網絡延伸到城市社區和村民小組,激活公共文化最微小的細胞,把區縣以下公益性廣播電視機構和文物博物機構納入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使服務內容更加充實和豐富。依托整合文化資源信息共享工程,構建全市公共文化服務信息平台。對文化文物和廣播影視資源進行數字化處理,提升公共文化服務綜合能力。扶持文化企業以連鎖方式加強基層和農村文化廣電建設,推動電影院線、演出院線向區縣延伸。支持演藝團體深入基層和農村演出。二是進一步加強公共文化服務設施建設。要強力推進市級十大標志性文化設施建設,完善城市功能﹔積極支持六個區域性中心城市建設一批大型文化設施﹔區縣文化館、圖書館全部達到國家標准,所有區縣都要有影劇院和特色文化廣場,多數區縣有國有博物館和特色文化街區﹔街道文化中心、社區文化中心、農村文化中心實現全覆蓋﹔廣播電視綜合人口覆蓋率達到99%,實現廣播“村村響”,電視“戶戶通”﹔為區縣文化館、圖書館、博物館配備流動文化設備。三是進一步豐富城鄉居民文化生活。建立公共文化服務公示制度,公益性文化設施免費開放制度,不斷創新公共文化服務方式。全市所有公益性文化設施逐步免費開放,為群眾提供優質、高效的文化服務。把農民工納入城市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引導企業社區積極開展面向農民工的公益性文化活動。深入挖掘民族傳統節日文化內涵,重點辦好“唱讀講傳”等十項市級群眾性文化活動。支持區縣培育和打造特色文化品牌,開展各個層面、各個時節、各種主題的文化活動,讓文化融入和豐富群眾生活。
  三、大力實施文化產業振興規劃。一是著力調整和優化文化產業布局。根據區域經濟發展狀況和文化資源分布,構建我市文化產業“一核兩帶多點”產業布局。“一核”即主城九區是文化產業核心區﹔“兩帶”即長江三峽文化旅游產業帶和三峽、渝東南至渝西特色產業帶﹔“多點”即是各區縣發展特色文化產業形成亮點。二是著力培育支柱產業及企業。根據文化廣電行業發展特點,重點發展廣播影視、演藝娛樂、動漫產業、藝術培訓、文博會展和文化旅游業,重點做大做強重慶廣電集團、紅岩文化產業集團、重慶演藝集團、重慶電影集團、重慶視美動畫、重慶享弘數字影視公司和重慶藝術職業學院。堅持國有與民營同抓方針,推動民營文化經濟發展,新增1萬家專精特新微型文化企業。打破行業地域和體制界限,推動文化產業與旅游、體育、信息、物流、建筑等產業融合發展,增加相關產業文化含量,延伸文化產業鏈,提高附加值。繼續推進電影院線、演藝院線建設。三是著力推進基地和園區建設。研究制訂出台《重慶市文化產業基地認定管理辦法》,保障好文化產業基地和園區用地,鼓勵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產品質量水平高的文化企業、文化產品落戶文化園區或文化基地,享受相關優惠政策和扶持資金。依托全市48個工業園區和11個城市外圍組團,培育10個國家級100個市級產業基地和園區。
  四、加強文化遺產保護與利用。一是要全面提高文物保護水平。推進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建設,國保單位由20個上升到70個左右,市級保護單位由317個上升到500個左右,區縣級由1329個上升到2000個左右。實現市級以上文化保護單位“四有”,實施區縣文廣局標准化建設。加強考古發掘研究,申報創建2—3個國家文物局保護科研基地,新增3—5個文物保護工程甲級資質單位。建成抗戰文物、文化遺產保護、巴渝文化等三個文物保護研究中心,建立市級金屬質文物、紙質文物、石質文物等三個文物保護科研基地,做好三峽庫區消落區文物保護。二是全面提高文博展示水平。加強建設歷史、抗戰、革命、工業、自然五大博物館群,博物館總數達到100所,形成區域性中心城市擁有功能健全的綜合性博物館,其他80%區縣有專題性博物館,部分企事業單位擁有行業博物館。根據文物資源分布,建立區域性文物中心庫房。深化博物館、紀念館免費開放,加強館藏文物開發利用,每年在國外引進和舉辦5—10個文物展覽。三是全面提高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水平。積極推進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代表性傳承人申報、命名和保護工作,國家級、市級、區縣級保護項目分別達到50個、400個和2000個。建立渝東南土家族、苗族國家級文物生態保護區等五個專題文化生態保護區,命名一批國家級、市級民間文化藝術之鄉。強化古跡文獻保護,編輯中華古跡聯合目錄重慶卷,建立三級名錄體系,力爭國家級、市級、區縣級珍貴古跡目錄分別達到300種、400種和500種,國家級、市級、區縣級古跡重點保護單位達到5家、15家和20家。依托重慶圖書館,建成國家級古跡修復中心和中國抗戰大後方文獻中心。
  五、推進文化體制改革創新。一是大力發展現代傳播體系。建立重慶數字媒體中心,數字電視研發生產基地和國家網絡視頻基地,提高多媒體研發能力。建設重慶網絡電視台,開發互動電視、高清電視,建成IT電視集成播控平台和監管系統。完成全市有線電視網絡資源整合,推進有線電視網絡數字化轉換,探索以廣電為主導地位的“三網”融合試點。完成一批骨干網絡建設,結合“村村通”工程實施下一代廣播電視網絡試點工程,地面數字單頻網應用示范項目,完成無線廣播電視數字化改造,建設地面數字電視覆蓋網,全市所有城市開通移動多媒體廣播電視信號。二是大力加強對外文化貿易和交流。制訂文化貿易和交流規劃,有計劃、有步驟、有重點將全市文化產品介紹到不同國家和地區,並建立文化產品出口的統計指數和信息系統。充分利用部市合作平台、重慶友城平台和商業演展平台,開展“重慶文化周”和歡樂春節品牌活動。實施重慶媒體境外落地工程,依托長城平台,提高重慶電視台國際頻道在海外的有效落地。鼓勵重慶有條件的國有、民營、文化企業開拓海外市場,力爭國家級文化產品出口項目和文化企業分別達到10個。三是大力深化文化體制改革。創新宏觀管理體制,進一步轉變政府職能,完善相關政策,著力建立文化產業市場進入、退出和動態資源配置三大機制。重塑文化市場主體,大力推動經營性文化單位轉企改制,鼓勵有條件的文化企業,通過市場機制,以資產為紐帶,推動文化企業走兼並聯合重組之路做大做強。加強公益性文化事業單位改革,深化和推動勞動人事、收入分配和社會保障三項制度改革。加快培育產權、版權、技術、信息等要素市場,組建重點文化產權交易所,規范文化資產和藝術品交易。加強行業組織建設,健全中介機構。
  六、加快文化人才隊伍建設。一是注重加強專業文化人才隊伍建設。要繼續實施“五個一批”和巴渝新秀青年文化人才培養工程,建立重大文化項目首席專家制度,造就數十名群眾喜愛,有社會影響的名家大師。要繼續實施集中培育工程和人才引進工程,加強專業文化工作隊伍、文化企業家隊伍建設。扶持資助優秀中青年文化人才主持重大課題,領銜重點項目,推出數百名善於開拓文化新領域的拔尖創新人才,掌握現代傳媒技術的專門人才,懂經營善管理的復合型人才,適應文化“走出去”需要的國際化人才。二是注重加強基層文化人才隊伍建設。落實好區縣文化機構人員編制,配齊配強鄉鎮街道綜合文化站文化專干,行政村和社區至少配一名文化工作人員。重視發現和培養扎根基層的鄉土文化能人,民族民間文化傳承人,特別是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鼓勵和扶持群眾中涌現出的各類文化人才和文化活動積極分子,促進他們健康成長,發揮作用。壯大文化志願者隊伍,鼓勵專業工作者、社會各界人士參與基層文化建設和群眾文化活動,形成專精結合的基層文化工作者隊伍。三是注重創新人才培養機制。實施高端精確文化人才培養計劃,搭建文化人才終身學習平台。開展基層文化隊伍5年培訓計劃,市區縣兩級每年培訓2000名,5年輪訓1萬人。鼓勵和扶持高等學校和中等職業學校優化專業結構,與文化企事業單位共建培養基地。完善人才培養開發、評價、發現、選拔、任用和流動、配置、激勵、保障機制,深化職稱評審改革,為優秀人才脫穎而出、施展才干創造有利制度環境,對非公有制文化單位人員評定職稱、參與培訓、申報項目、表彰獎勵同等對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