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當前位置: 首頁 > 信息發布 > 全國聯播 > 重慶
重慶
重慶市文化廣電局 “6664”工作思路推進今後五年文化強市建設
發布時間:2013-02-18 10:35 來源:報送系統 編輯:李慶禹
信息來源:報送系統 2013-02-18

  為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和重慶市第四次黨代會精神,重慶市文化廣電局明確了今後五年“6664”的工作思路,努力建設文化強市。

  一、在工作重心上推動六大轉變

  一是推動文化體制改革由理順體制向完善機制轉變。國有經營性文化單位改革要從轉企向轉制邁出實質性步伐。局屬事業單位改革要加快建立和完善人事制度、分配制度。二是推動公共文化服務由工程建設向體系建設轉變。把工作的重點由硬件建設、工程性的項目建設轉移到強化管理使用、提高服務能力、形成完整體系上來。三是推動文化遺產保護由搶救性向整體性轉變。既抓搶救性發掘、修復、維護,又抓展示、利用和合理開發,實現保護、傳承、開發和可持續利用。四是推動文藝創作由抓原創抓精品向重演出重普及轉變。加快推動原創作品轉化為文化產品,推動高雅藝術向大眾普及,切實提高文藝作品的市場轉化率和大眾普及率。五是推動文化產業由體制內發展向全領域整合轉變。加大文化資源整合,加大文化產業與科技旅游等融合,加大各部門工作橫向聯合,形成文化產業協同共進的發展態勢。六是推動對外文化交流由政府主導向政府與市場結合轉變。更多地依靠市場提升文化傳播能力,開展對外文化交流,增強重慶文化的整體實力和競爭力。

  二、在發展目標上完善六大體系

  一是著力完善文化設施體系。每萬人擁有群眾文化設施面積達到600平方米,市級大型文化設施功能完備,區縣文化設施實現標准化,鄉鎮(街道)以下文化設施能滿足群眾便捷享受文化服務。二是著力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全面建成農村“半小時文化服務圈”和城市“十五分鐘文化圈”,成為全國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三是著力完善創作生產體系。推出在全國有影響的舞台藝術劇目10台、美術作品50件、影視作品70部、保持川劇、雜技、油畫、雕塑等在全國的領先優勢。四是著力完善現代傳播體系。重慶衛視有效覆蓋率進入全國前十位、本地市場份額保持30%以上﹔文化交流項目總量翻一番,對外文化貿易額年均增長25%以上。五是著力完善優秀傳統文化傳承體系。形成集保護、發掘、修復、展示、利用五位一體的文物保護工作體系,力爭建成五大博物館群,建成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體系。六是著力完善現代文化產業體系。力爭培育1個百億級文化產業集群、10個國家級文化產業基地、100個骨干文化企業、文化產業增加值達到1000億元,成為全市的支柱產業。

  三、在工作層面上實現六大突破

  一是在文化設施建設上取得突破。建成和推進一批大型文化設施,完善市級院團團場,實施區縣廣播電視台站和文管所標准化建設,加快農村文化中心戶、社區文化活動室建設。二是在公共文化服務上取得突破。廣電、文博公益性機構和進城務工人員納入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支持發展各種民辦文化館、圖書館、博物館,實現各類文化下鄉活動常態化。三是在文藝創作生產上取得突破。實施重大歷史題材創作工程和現實題材重點創作工程。注重原創作品轉化,注重高雅藝術普及。四是在文化傳播交流上取得突破。做大做強重慶衛視,建成重慶網絡電視台,實施重慶文化“走出去”工程,深化渝台抗戰文化保護交流。促進重慶美術、雜技、動漫等文化貿易。五是在文化遺產保護上取得突破。實施大足石刻、革命遺址、抗戰遺址、大遺址和古建筑、三峽後續文物五大文物保護工程,著力構建五大博物館群,申報創建土家族苗族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區,建成國家級古籍修復中心和中國抗戰大後方歷史文獻中心。六是在文化產業發展上取得突破。打造一批大型文化企業和企業集團,加快建設一批文化產業帶、產業集群、產業基地和產業園區。

  四、在發展保障上夯實四大基礎

  一是加強領導,夯實投入基礎。推動建立公共文化服務、藝術創作、遺產保護、廣播影視、對外交流、文化人才引進培養等專項資金,健全文化投入財政保障機制。二是爭取支持,夯實政策基礎。落實各項中央支持文化產業、文化事業發展的扶持政策,加大財政、稅收、金融、用地等對文化建設的扶持力度。三是充實隊伍,夯實人才基礎。實施高端緊缺文化人才培養計劃和文化文物廣電“師帶徒”傳承活動,培育一批在全國有較大影響力的文化領軍型人物。四是頂層設計,夯實改革基礎。深化公益性文化單位改革,使人員能進能出、職務能上能下、收入能高能低。深化經營性文化事業單位和國有文化單位內部改革,加快建立現代企業制度。(來源:重慶市文化廣播電視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