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當前位置: 首頁 > 信息發布 > 全國聯播 > 廣東
廣東
六大措施助推廣東公共圖書館事業快速發展
發布時間:2017-12-08 10:00 來源:廣東省文化廳 編輯:李慶禹
信息來源:廣東省文化廳 2017-12-08

  近年來,廣東高度重視公共圖書館事業建設,通過出政策、廣惠民、拓服務、擴輻射、求創新、強隊伍六大措施,有力助推公共圖書館事業快速發展,成效顯著。

  一、出政策,保障有力到位。一是落實經費保障。全省各地黨委政府重視公共圖書館事業發展,財政投入近年持續增加,圖書館運行經費到位,購書專項經費有明顯增幅。2016年底,全省縣級以上公共圖書館文獻購置費達3.16億元,比2013年的2.2億元增長了43%,其中廣州市大力推進“圖書館之城”建設,2016年購書經費增至8692萬元,比2015年增長67.6%﹔深圳、佛山、東莞、河源圖書館分別增至2430萬元、1400萬元、950萬元、832萬元。二是加強政策保障。《廣東省公共文化服務促進條例》已列入廣東省第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立法規劃修訂項目,計劃於2018年底完成修訂﹔《廣東省全民閱讀促進條例(草案)》已經省人大常委會審議﹔廣東還陸續出台了《廣東省文化事業發展“十三五”規劃》《廣東省文化志願服務事業發展“十三五”規范》《關於推進縣級文化館圖書館總分館制建設的實施方案》《關於推進基層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建設的實施意見》等一系列文化政策。各地相繼制定出台地方性法規或部門行政性規范文件,規范公共圖書館管理和服務,促進公共圖書館事業科學發展。其中《廣州市公共圖書館條例》2015年5月1日正式實施,是我國第一部省會城市公共圖書館法規。三是大力提升辦館條件。各級政府紛紛新建、改建或擴建圖書館,佛山市圖書館、深圳市寶安區圖書館、深圳市鹽田區圖書館、廣州市黃埔區圖書館、揭陽市圖書館、河源市圖書館等新館陸續建成開放,中山市圖書館、潮州市圖書館等正在建設新館,韶關市湞江區、茂名市茂南區、雲浮市雲城區等也填補了空白,建成公共圖書館並因地制宜地開展陣地服務。四是推動標准化建設。廣東2015年出台了《廣東省基本公共文化服務標准(2015-2020年)》,2016-2017年將第一批、第二批圖書館總分館試點建設納入省政府“十件民生實事”,出台了總分館制建設標准、驗收標准,並設計、公布全省圖書館文化館總分館統一標識,積極提高總分館建設和服務的影響力和公眾知曉度﹔制訂《公共文化設施公共信息導向系統設置規范》《公共文化設施公共信息導向系統管理辦法》,以有效指導公共圖書館在內的各級公共文化服務機構進行公共導向信息系統的規劃、設計、設置、維護和使用。

  二、廣惠民,深化免費開放。廣東自2012年起全面實施公共圖書館免費開放,省財政每年安排“三館一站”免費開放經費8000多萬元,對粵東西北地區公益性文化設施免費開放給予補助。2016年底,全省縣以上公共圖書館累計發放有效借書證640萬個,比2012年增加299多萬個﹔總流通人次8624萬人次,比2012年增加2206萬人次﹔書刊外借5619萬冊次,比2012年增加2550萬冊次﹔為讀者舉辦各種活動32468場次,比2012年增加27176場次,參加人次達1595萬人次,比2012年增加616萬人次。廣州、深圳、佛山、河源、肇慶、韶關等圖書館不斷推進24小時自助圖書館建設和汽車圖書館服務,佛山市南海區建成100家“讀書驛站”,韶關市打造覆蓋全市的“風度書房”,極大地延伸了圖書館的服務范圍,使圖書館成為全天候、無障礙開放的文化設施。各公共圖書館強化為特殊群體服務,大幅度改進無障礙設施,設立信息無障礙閱覽區,舉辦盲人、外來務工人員閱讀系列活動,送書、送講座到看守所,為特殊讀者提供更加人性化的服務。省財政每年劃撥500萬元專款建設的“廣東流動圖書館”項目成效顯著,至2017年初,已在全省建立90個分館,接待讀者超6658萬人次,外借圖書館1180.4萬冊次,實現公共文化服務資源向基層的有效延伸。

  三、拓服務,多元合作聯動。一是依托區域圖書館聯盟,實現區域文化共建共享。繼續實施珠三角地區地方文獻資源共建共享、數字圖書館聯盟等項目,促進珠三角地區一體化發展。粵西7個地級市組建了“粵西公共圖書館聯盟”,基於統一的系統平台實現粵西文獻資源共建共享。二是跨區域、跨系統合作,實現合作共贏。如深圳市福田區圖書館在粵東西北地區建設19個分館,輸送圖書資源,既有效緩解本館藏書承載壓力,又在一定程度上解決欠發達地區文獻資源緊缺問題。佛山市推進文群共建,圖書館和文化館、博物館、科學館、體育館、工人文化宮等9個機構成立公共文化設施聯盟,推動機制共建、陣地共享、信息互通、品牌共創、人才共育。廣州市黃埔區圖書館與區文化館、區文博合作,共建共享地方非遺文化數據庫以及文化媒體資源,已建成“黃埔區地方群文活動資源庫”“尚古文化文獻資源庫”等。三是積極探索與社會力量合作,豐富服務供給。如廣州市黃埔區圖書館以政府、社會、市場共建為創新點,建立華新園、樂飛家園、聯創空間等園區、企業分館﹔深圳市寶安區圖書館與傳媒、醫院、學校、法院及其他社會機構、團體、個人建立緊密合作關系,推出了“創想匯”“南都論壇”等一系列公益活動,充分發揮圖書館的社會文化陣地作用﹔汕頭市龍湖區圖書館聯合大型商業綜合體開辦合勝分館,該分館擁有可容納208人的報告廳,有效地填補龍湖區圖書館無講座場地的功能區設置短板,並使龍湖區館在服務體系建設、社會力量合作、館舍面積三方面均得到提升。

  四、擴輻射,發展數字文化。一是著手開展“廣東公共文化雲”建設,打造一站式服務平台。省文化廳制訂了《廣東省公共數字文化服務平台建設方案》並完成五年建設規劃,選取佛山、中山、江門、清遠等7個地級市開展試點地市項目建設,選取省立中山圖書館等6個廳屬單位開展雲平台特色應用項目建設。至2016年底,第一批試點單位的建設任務已基本完成,如佛山市打造的“佛山文化e網通”公共數字文化服務平台實現網上圖書館、文化資訊、文化活動、文化眾籌、文化點單等八大功能﹔省立中山圖書館推進的“廣東省公共數字文化E(驛)站”建設,已完成廣東文化信息、商用數字資源、本館特色資源、網絡資源等的整合發布,實現觸摸大屏終端、桌面終端、手機app等方式使用。二是繼續實施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數字圖書館推廣工程和公共電子閱覽室建設計劃等國家數字文化建設重點工程。國家公共文化數字支撐平台廣東省節點平台已完成軟硬件建設,目前開始試運行。全省21個地級以上市公共圖書館數字化硬件平台建設全部達到文化部配置標准,省立中山圖書館以及廣州、珠海、江門等10個地級市公共圖書館和國家圖書館之間搭建起互聯互通的VPN虛擬專網,共享總量超過140TB的中外文數字資源。進一步加強對珠三角數字圖書館共建共享與聯盟管理平台的管理應用,通過整合相關圖書館的館藏書目和數字資源,以及網上免費資源,實現全省甚至全國范圍的共建共享,借助該平台,網絡傳遞電子文獻已成為廣東省館際互借和資源共享的主要手段和方式。據統計,目前該平台以平均每天10萬條索引的速度更新,可檢索元數據總量為5.9億篇(冊),2012年至2016年,其門戶網站訪問量達2707萬人次,通過平台提出館際互借和文獻傳遞請求的圖書館有161家共415萬余次,讀者170萬余次。三是各地探索創新公共文化服務數字化,借助信息技術和新媒體設備豐富服務供給。如深圳市鹽田區圖書館基於信息可視化、物聯網、移動互聯網、大數據等技術,提供智慧牆、智能書架、智慧坐席、移動APP等服務系統,實現了讀者全開放、資源全透明、服務全預知,建成國內首個“智慧圖書館”,並於2015年通過“文化部科技創新項目”驗收。佛山市進一步擴大智能圖書館集群規模,其中,建成的蒙娜麗莎自助圖書館、機關幼兒園自助圖書館分別是全省第一間在企業內、幼兒園內建設的自助圖書館。

  五、求創新,提升服務效能。一是有效開展公共文化事業單位法人治理結構改革。堅持“先行先試,分類指導”原則,推進省立中山圖書館、深圳市福田區圖書館等8個單位試點扎實開展法人治理結構改革。其中福田區圖書館積極完善理事會架構,制定了理事會工作8項規章制度,並在引入社會力量參與公共圖書館建設、創新公共圖書館服務方式和內容、提升閱讀服務和對外文化交流合作等方面充分發揮理事智庫參謀的作用。二是探索建立縣級總分館制,實現上下聯動,資源和服務延伸到村。廣東2016年初啟動縣級圖書館總分館試點建設,作為省政府“十件民生實事”之一大力推進,兩批共選取27個圖書館總分館試點開展建設。試點以群眾文化需求為導向,以強化館站服務效能為目的,以管理機制的創新打通以往資源相對分散、服務相對獨立的瓶頸,基本建立起縣級總館、鄉鎮(街道)分館、村(社區)服務點的三級體系,盤活基層公共文化資源,實現資源的互通共享,取得初步成效。2017年初,省文化廳組織開展第一批圖書館總分館試點驗收工作,廣州市黃埔區、佛山市禪城區、江門市開平市轉為總分館建設示范地區。三是改變傳統選書方式,暢通群眾選書、薦書渠道,豐富文獻資源建設方式。多個圖書館建立了群眾參與文獻採選機制,與實體書店合作,開展群眾選書、圖書館入藏活動,如省立中山圖書館“你閱讀、我採購”活動、廣州圖書館“你選書、我買單”活動等,激發全民閱讀熱情,實現服務與需求有效對接。

  六、強隊伍,提高綜合素質。一是各級公共圖書館採取多種手段引入專業人才,穩定人才隊伍,如汕尾市圖書館和梅州市劍英圖書館通過政府人才引進計劃,吸納圖情和計算機等相關專業技術人才,為圖書館注入新鮮血液﹔粵西、粵北部分公共圖書館創造條件引進高素質人才,一些高校圖情專業畢業生開始在山區圖書館發揮骨干帶動作用,成為新館建設、創新服務的精英力量﹔東莞市虎門鎮政府建立在館工作6年可轉為正式職工的保障機制,形成專業人員隊伍配備穩定並能積極開展業務研究的敬業工作局面。二是加強人才隊伍建設,提升隊伍專業素養。省文化廳2014年起開展“基層館站服務效能提升計劃”,組織專家組建巡回指導工作小組進行“手把手”現場指導和培訓,對基層圖書館的存在問題、不足及原因提出解決的方法和建議,商定整改的思路和具體措施,形成整改方案,並長期進行回訪、督導和指導,成效明顯。省文化廳指導廣東圖書館學會、省中心圖書館委員會辦公室與各地文化主管部門和圖書館緊密配合,開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業務培訓和學術研討活動,如2013-2016年實施的全省基層巡回培訓計劃,4年來在茂名、陽江、江門、珠海、肇慶、韶關、清遠、梅州、河源等舉辦10期基層業務培訓班,培訓學員近千人次﹔2015年廣州舉辦中國圖書館年會,展現廣東公共圖書館的風採和成就。三是積極與香港、澳門地區公共圖書館、大學圖書館、文化機構合作,通過館員互訪和舉辦業務知識培訓、讀書活動、學術交流等形式,促進粵港澳三地圖書館的交流合作。如2016年共舉行三次合作工作會議,組織四次共48人次的館員互訪﹔共同舉辦古籍修復技術培訓班、開展世界閱讀日粵港澳創作比賽等。

  下一步,廣東將把學習、宣傳、貫徹今年11月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共圖書館法》作為一項重要任務,進一步提升全省各級圖書館的建設和管理水平,提高服務質量,為加快構建廣東省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文化強省奠定更加堅實的基礎。(來源:廣東省文化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