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當前位置: 首頁 > 信息發布 > 全國聯播 > 廣東
廣東
廣東以改革創新為動力推動文化建設走在全國前列
發布時間:2018-07-06 10:22 來源:廣東省文化廳 編輯:李慶禹
信息來源:廣東省文化廳 2018-07-06

  廣東省文化廳系統按照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自信”的要求,按照省委十二屆四次全會上李希書記提出的“新時代廣東要做到‘四個走在全國前列’,更加需要文化的引領支撐和涵養滋潤”的要求,加快建設文化強省,以改革創新為動力,真抓實干、敢為人先,在新時代以新擔當新作為推動廣東文化建設走在全國前列。

    加快補齊短板,高標准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以問題為導向,高標准落實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各項重點工作,提升公共文化服務的供給能力,補齊短板、加長長板,擴大文化惠民,不斷滿足全省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精神文化生活需要。實施重點基礎文化設施攻堅做強工程,加大力度督導推進未建、未達標的“三館”(圖書館、文化館、博物館)建設,對進展緩慢文化場館提請省政府進行督導,積極推動各地鄉鎮(街道)綜合文化站達標升級和村(社區)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全覆蓋建設,在2020年實現“三館一站兩中心”建設全覆蓋和全達標,加快推進廣東當代美術館、廣東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中心等省級七項重大標志性文化工程建設,力爭廣東省公共文化基礎設施總體水平走在全國前列。利用社會資源加大公共文化投入,通過民辦公助、政策扶持、政府採購等方式,在體制和機制上調動社會各方面力量,建設面向公眾開放的、非營利的圖書館、博物館等文化設施。加快公共圖書館、文化館數字化建設,推動“廣東公共文化雲”平台建設,運用信息化、數字化、互聯網手段提升各級公共文化資源的影響力、傳播力和互動力,讓廣東省公共文化服務更具活力、更具智慧。打造文化聚集中心,豐富群眾性文化活動,推出一批文化惠民項目,以高品質的公共文化服務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求。辦好省群眾藝術花會、打工者歌唱大賽、公共文化服務“三百工程”等一系列文化惠民品牌活動,改進活動方式,創新品牌。推動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深入推進文化精准扶貧,全面提升文化小康水平,更好地夯實人民群眾共有的精神家園、共同奮斗的思想文化基礎。

    實施創新驅動,做大做強文化產業。深化“放管服”改革,進一步加大放權力度,優化文化領域行政許可事項的設置,取消或降低市場准入門檻。進一步加強監管,對涉及意識形態安全、文化安全和文物安全的行政許可事項,加強審核把關。進一步提升服務,減少環節、提高效率,實現“最多跑一次”,讓群眾切實感受到改革帶來的紅利。建立健全文化市場信用體系,建立守信激勵和失信懲戒機制,構建法治化、國際化、便利化營商環境。以省政府名義印發實施《廣東省關於加快文化產業發展的若干政策意見》,不斷解放和發展文化生產力,提高文化產業發展質量和效益。以“文化+”提升文化產業競爭力,發展現代文化產業,推動“文化+科技”“文化+金融”“文化+旅游”“文化+互聯網”等新興文化業態發展,激發文化產業發展新動能。大力發展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和文化創意企業,推動文化產業集聚發展,發揮“規模效應”。重視對文化龍頭企業和中小微企業的扶持和培育,推動擴大文化消費試點工作。

    樹立正確創作導向,繁榮藝術創作生產。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堅持核心價值,圍繞改革開放題材、紅色革命題材、本土歷史文化題材、海上絲綢之路題材等主題開展創作生產,鼓勵創作更多謳歌黨、謳歌祖國、謳歌人民的優秀文藝作品,不斷出成果、出人才、出品牌、出模式。打造“廣東省藝術院團演出季”品牌,推進藝術生產“三條線”建設(復排、演出經典劇節目,加大力度推廣演出當紅流行劇目,創排、演出新創劇節目),創作生產一批觸動靈魂、震撼人心的精品力作。創新舉辦廣東省藝術節、廣東國際青年音樂周等一批重大藝術品牌活動,探索建立廣東文藝產品生產模式,提高文藝創作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促進廣東文藝創新發展,運用互聯網和新媒體等高新科技,推動文藝與科技的融合,打破傳統范式,豐富文藝樣態。不斷創新文藝表現形式,探索開展符合當代青年觀眾審美需求的網絡舞台劇的創作生產,增強文藝作品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擴大受眾面和影響力。加強文藝隊伍建設,充分發揮文化人才作用,造就一批德藝雙馨名家大師,培養一批優秀文化人才。

    傳播廣東聲音,提升文化開放水平。以我為主、兼收並蓄,講好廣東故事,唱響嶺南聲音,進一步加強對外文化交流,形成經濟、文化雙輪驅動、相互促進的新局面。密切配合國家關於“一帶一路”倡議和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依托文化和旅游部、海外中國文化中心、駐外使領館等資源,落實一批部省合作項目,積極傳播包括嶺南優秀傳統文化在內的中華文化,把中國價值、中國智慧、中國趣味傳播出去。深入打造“廣東文化精品絲路行”“月圓四海”品牌,創新開展廣東國際青年音樂周、廣州青年交響樂團歐洲巡演、中國國際馬戲節、連州國際攝影年展等國際文化交流、交易品牌活動,擴大嶺南文化國際影響力。積極配合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開展粵港澳大灣區藝術精品展演。以國家對外文化貿易基地(深圳)為龍頭,輻射帶動泛珠三角地區對外文化貿易快速發展。適應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和外事工作的新要求,探索對外文化交流工作轉型新思路,對廣東省文化類出訪團組加強引導管理,控制數量和規模,提升質量和效益。

    強化文化遺產保護利用,傳承發展優秀傳統文化。進一步挖掘嶺南文化的優秀遺產,結合時代要求繼承創新,促進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做好文物安全保護和利用工作,建立文物安全工作協調機制,開展文物保護單位智慧消防、智慧安防和智能巡查工作,加強革命文物和南粵古驛道保護、利用和傳承,實施一批革命文物和古驛道沿線文物保護重點項目。強化非遺保護傳承能力建設,進一步完善非遺名錄建設,建設一批非遺工作站,促進非遺廣泛傳播。創新利用現代科技手段,提高基本陳列水平,加大對民辦博物館的支持,大力推動文化文物單位文創產品開發工作,使館藏精品活起來,推動文化遺產傳承利用,讓廣大群眾共享文化成果。

    全面從嚴治黨,提供堅強政治保證和組織保證。認真貫徹落實新時代黨的建設的總要求,嚴肅黨內政治生活,強化制度建設、權力監督,把黨的領導貫穿於文化建設的全過程、各方面,發揮黨組領導核心作用。按照省加強黨的基層組織建設三年行動計劃的要求,加強文化系統基層黨組織建設,選好配強基層班子,從嚴教育管理監督黨員,推動黨建工作“一崗雙責”落到實處。積極探索有效手段加強廉政風險防范,推動廉政文化建設,不斷加強和改進工作作風,把文化系統各級黨組織鍛造得更加堅強有力,為新時代廣東文化建設走在全國前列提供堅強政治保證和組織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