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當前位置: 首頁 > 信息發布 > 全國聯播 > 廣西
廣西
廣西隆安“那”文化旅游節展稻作文化
發布時間:2012-04-17 09:03 來源:中國文化報 編輯:全悅
信息來源:中國文化報 2012-04-17
中國文化報記者賓陽 通訊員謝中國報道:2012年中國﹒隆安“那”文化旅游節暨“四月八”農具節將於4月26日至5月3日在廣西壯族自治區隆安縣舉行,其間將主要安排“那”文化論壇、山水旅游節、書畫攝影民俗作品展等12項活動。屆時,廣西壯侗語民族地區千百年來稻作生產引發出來的社會生活、民俗事象的“那”文化傳統將得到全面展示。 
    壯侗語民族把水稻田叫做“那”,“那”文化就是稻作文化。“那”文化圈范圍包括我國的廣西、廣東、海南、雲南以及越南北部和老撾、緬甸、泰國等,這些區域的民族共同起源於古代百越民族中的西甌和駱越,有悠久的稻作文化歷史和獨特的稻作文化習俗。 
    據介紹,作為壯族稻作文化發祥地之一的廣西隆安縣,近年來相繼出土了大石鏟、牙章、遺骨等文物,發現了中國最古老的原始栽培稻和普通野生稻。“四月八”農具節原名浴佛節,形成於明朝萬歷、天啟年間,距今已有300多年歷史,是大石鏟祭祀的傳承。古代駱越人在水稻插秧農事活動結束後,要舉行洗梨耙收存的祭祀儀式,祈求農業祖神賜予豐收,後來就演變成了過農具節的習俗。 
    據廣西駱越文化研究會會長謝壽球介紹,隆安素有“蝶城”之稱,壯族人口約佔全縣人口的95%。遠在新石器時代,隆安壯族先民就出現了大規模的有組織的水稻生產。隆安大龍潭大石鏟文化區現擁有中國新石器時代最先進的稻作工具。目前,當地的“那桐農具節”正在申報進入國家級非遺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