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當前位置: 首頁 > 信息發布 > 全國聯播 > 廣西
廣西
桂林:旅游在改革大潮中創新提升
發布時間:2018-09-17 10:00 來源:桂林旅游網 編輯:郭鵬
信息來源:桂林旅游網 2018-09-17

  “桂林山水甲天下”的名句源於宋代,但桂林旅游業真正名揚天下是在改革開放之後。40年來,桂林旅游從艱苦創業到品質提升的發展歷程中,取得了許多成績和可借鑒的經驗,逐漸成為國際旅游目的地和世界認識中國的一張美麗名片。

  旅游快速增長

  桂林市導游協會的劉萌剛從事導游工作15年,接待過來自50多個國家的近兩萬名游客。他從一名普通導游做起,一步一個腳印,先後榮獲“全國十大旅游風採人物”“全國最美導游”“援藏導游員先進個人”等稱號,並成為第五屆全國道德模范中唯一的旅游行業代表。

  劉萌剛的經歷實際上也是桂林旅游飛速發展的縮影。1978年,桂林市隻有2家涉外飯店,床位1100多張,游覽木船8艘,全市直接從事旅游接待、翻譯、導游的不到200人。

  現在,桂林全市旅游直接從業人員約14萬人,帶動就業超過60萬人,全市持證導游約1.26萬人。桂林的旅游接待能力也在迅速提升,從40年前隻有一家五星級酒店,如今已建成4400多家旅游酒店,能一次性接待26萬游客。2017年,桂林接待游客數超過8000萬人次。截至2017年底,桂林A級景區達 63家,其中5A級景區4家、4A級景區25家。

  根據國務院2018年2月同意桂林市建設國家可持續發展議程創新示范區的批復:到 2025年,桂林要全面建成國際旅游勝地,成為更高水准、世界一流山水觀光休閑度假旅游目的地、全國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全國旅游創新發展先行區、國際旅游合作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旅游總收入佔地區生產總值比重超過四分之一,旅游公共服務體系和綜合服務功能完備,形成一批國內一流、國際有重要影響力的旅游、養生、文化品牌。

  守護綠水青山

  漓江是桂林山水的精髓,1982年被國務院列入“第一批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1996年被列入國家重點保護的13條江河之一,2014年漓江流域內700平方公裡的喀斯特地貌被列入世界自然遺產地名錄。

  以漓江為代表的綠水青山是桂林旅游發展的核心資源。保護好桂林的山山水水,是當地旅游發展的首要任務。

  改革開放初期,全國各地工業急劇發展,桂林不但沒有新建工廠,而且以壯士斷腕的勇氣關停並轉一大批原有的工廠,並修建了污水處理廠。通過旅游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條件初步具備,越來越多的外國游客慕名而來,桂林旅游在20世紀80年代實現了爆發式增長。

  桂林知名度進一步提升,越來越多游客游覽漓江,對漓江的承載力提出了挑戰。為此,桂林市果斷停止了漓江貨運,將這條航道完全讓位於旅游。同時,對游船進行改造。第一步是把游船上的垃圾和污水實行集中清運;第二步,停止游船上的餐飲加工,以確保游船對漓江環境的壓力減至最低。目前,桂林正在思考第三步,將漓江游船從柴油動力轉變成綠色無污染的電力動力。此外,為了更加規范和有效地保護漓江,桂林還制定了《漓江風景名勝區保護條例》。

  多年來,作為桂林市飲用水水源地的漓江,水質達標率為100%,所有國家考核水流斷面水質均達到地表水Ⅱ類標准。

  桂林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副市長韋鳳雲說,下一步,桂林將努力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在環境保護方面邁出“美麗的步伐”。

  創新引領發展

  壯族三月三是廣西各少數民族的傳統節日,如同春節一樣喜慶隆重。廣西各地會舉辦各種旅游節慶活動,其中不乏民族歌舞與演藝活動。桂林在發展旅游時,特別注重挖掘民族文化。比如,2004年3月在陽朔推出山水實景演出《印象﹒劉三姐》,高峰時段節假日每晚連演4場,目前累計接待觀眾超過1800萬人次。

  “該演出把壯族歌仙劉三姐的山歌、廣西少數民族風情和漓江漁火等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場景進行創新組合,詮釋了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桂林市旅發委主任羅建章說。

  《印象﹒劉三姐》突破了傳統劇場結構,實踐了大型“山水實景演出”的藝術樣式,成為文化與旅游結合的典范。河南、江西、內蒙古、湖南、四川等地紛紛借鑒,結合本地資源特色,推出了一批實景演出項目,形成了獨具特色的產業,提升了中國文化的影響力。

  桂林旅游業創新發展遠不止一個《印象﹒劉三姐》。1994年,桂林成立全國第一個旅游信息咨詢服務中心;1997年,桂林市設立了旅游質量監察所;2009 年,陽朔縣成為聯合國世界旅游組織首次在中國設立的第一個可持續旅游觀測點;2012年,國務院確定建設的國際旅游勝地後,桂林創新推進旅游產業用地改革試點;2015年起,中國—東盟博覽會旅游展永久落戶桂林……

  40年來,桂林旅游業之所以又好又快發展,得益於桂林旅游人在開放的大潮中,敢於探索、勇於改革、不斷創新,創造了多項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