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當前位置: 首頁 > 信息發布 > 全國聯播 > 黑龍江
黑龍江
黑龍江省文化廳以文化助力鄉村振興戰略
發布時間:2018-09-13 09:49 來源:黑龍江省文化廳 編輯:李慶禹
信息來源:黑龍江省文化廳 2018-09-13

  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鄉村振興既要塑形,也要鑄魂”的指示和黨的十九大及省委十二屆二次、三次全會精神,黑龍江省文化廳立足繁榮興盛農村文化,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重點實施文化惠民工程、文化產業發展工程和文化人才隊伍培訓工程,加強鄉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發掘和激活鄉土文化資源,在以文化助力鄉村振興方面取得切實成效。

    加強頂層設計,政策框架基本形成

  圍繞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推動落實《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出台了《黑龍江省關於加快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實施意見》和《實施標准》,《黑龍江省推進基層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建設實施方案》《關於推進縣級文化館圖書館總分館制建設的實施意見》《關於戲曲進鄉村的實施方案》《黑龍江省“十三五”時期貧困地區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工作方案》及《黑龍江省公共文化設施管理規定》,下發了《關於扎實開展鄉村文化惠民活動的通知》,這些政策文件從完善設施網絡、增強發展活力、豐富群眾生活、推動群眾脫貧致富等方面,明確了黑龍江省農村文化發展的時間表、路線圖和任務書,形成了比較完備的政策框架體系。

    加強硬件建設,文化設施顯著改善

  積極爭取中央支持,充分整合文化事業、美麗鄉村建設、少數民族發展等項目資金,以設施建設為重點,以數字文化建設為補充,先後投入資金9億多元,推動鄉村文化設施建設。目前,全省鄉鎮文化站達到900個,實現了全省鄉鎮全覆蓋﹔在全國率先啟動了村級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建設,為3616個行政村文化活動室配置了設備,並配套建設了文體活動廣場﹔全省各地共建設完成村級文化活動室7300多個,農村文化大院近1.1萬個﹔創造性開展了“邊疆數字文化長廊”建設,在全省邊境鄉村建成數字基層服務點(驛站)1752個,實現了全省邊境地區鄉村數字文化服務全覆蓋。

    堅持品牌引領,群眾文化活動蓬勃開展

  堅持面向群眾,著眼百姓需求,積極打造品牌文化活動。持續開展農民文化藝術節、“金色田野”、送歡笑到基層、送戲曲進鄉村、百館千站送文化到基層、文化志願服務等文化惠民活動,全省共打造具有龍江文化特色、先進文化視野的群文活動品牌200多個,組建各類群眾文化活動團體1000余個,每年舉辦各類群眾性文化活動近2萬場次,惠及群眾近百萬人次,人民群眾的文化獲得感和幸福指數明顯提升。

    加強人才培養,激發內生動力

  從深化文化供給側改革入手,切實提高農民群眾自身創造活力、增強群眾文化“造血功能”,依托國家“三區”文化人才支持計劃,面向全省開展“結對子種文化”活動及百萬文化能人培訓工程。全省各級群藝館(文化館)、圖書館,以及藝術職業學院、文藝院團與農村地區結成幫扶對子1萬多支,採取“請上來”和“走下去”相結合的方式,邀請省內外知名專家,從理論知識、制度措施、管理層面、業務素質入手,舉辦50余期培訓班,對全省鄉鎮文化站長、農村文藝愛好者、文化志願者及文化大院帶頭人進行集中培訓,共培訓農村文藝骨干及文藝愛好者10萬多人次,有效解決了農村文化人才匱乏的問題,農民群眾的活動策劃及演出水平都有了顯著提高。

    堅持文化富民,推動文化產業發展

  按照省委、省政府“調結構、謀發展、促振興”的決策部署,積極推動文化與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著力提高農業領域的創意和設計水平,挖掘“寒地黑土”“北大荒”等優勢特色農業品牌的文化元素,提高農產品包裝、經銷環節創意設計水平,實現了優質產品、優良形象與文化內涵的效益疊加﹔推動農村文化旅游產業融合發展,在鏡泊湖、五大連池、雪鄉和北極村等農村地域重點旅游景區,年均策劃實施駐場演出300多場﹔開展非遺技藝培訓,舉辦滿族刺繡、剪紙、魚皮畫制作、麥秸剪貼、樺樹皮制作及文化創意等各類培訓班,受益農戶達2000余戶,6000余人,實際帶動農民增收近千萬元,促進了農村地區的經濟發展和農民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