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當前位置: 首頁 > 信息發布 > 全國聯播 > 海南
海南
海南澄邁:文化成為發展的新指標
發布時間:2012-06-12 09:24 來源:中國文化報 編輯:全悅
信息來源:中國文化報 2012-06-12
    中國文化報記者劉嬋:2011年GDP超過140億元,比上一年增長22.6%,增速在海南省排名第一——澄邁縣,這個有著2000多年歷史、56萬人口的海南島北部縣城,已經逐漸成為海南省除海口、三亞之外的第三經濟體。與經濟方面引人注目的數字相比,澄邁縣文化的發展也令人矚目,2008年澄邁文化產業產值佔當地GDP的比重僅為0.35%,而2011年這個數字躍升為13.5%。 
    富起來了才開始辦文化,這是很多城市的思維,但澄邁不是這樣。澄邁要建設文明生態村,文化是其中一部分﹔澄邁是中國長壽之鄉,於是體育場與文化室共同建設、共享資源﹔澄邁要配合海南島的國際旅游島建設,文化也是重要的指標。如今的澄邁,文化已經滲透到全縣發展的方方面面。 
    村一級納入公共文化建設 
    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中,村一級一直是薄弱環節。從全國大多數情況看,承擔大量基層工作的主要是鄉鎮綜合文化站,由於缺乏體制支持,沒有人員和經費保障,村一級難以形成一個工作層級,這導致很多村文化室大門緊閉,更不要提開展文化活動了。日前,記者走訪澄邁縣發現,這裡的村文化室卻是最活躍的地方之一。 
    澄邁縣位於海南島西北部,常年溫度超過25攝氏度,農村人口佔全縣人口七成以上。有了空閑時間,村文化室便成了大家愛去的地方,這裡不僅有電視、報紙,還有實用的培訓、豐富的活動。記者在金江鎮大拉村文化室遇到正在觀看別人下棋的陳大爺,他今年78歲,是文化室的常客。“他不識字,也聽不懂普通話,電視、報紙也看不了,但每天都要過來坐坐,跟大家聊聊天,因為這裡熱鬧。”文化室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記者發現,在大豐村、才存村等地的文化室,同樣有著旺盛的人氣,這裡已經成為農民們最主要的公共空間之一。 
    澄邁的文化室還不隻有文化,一到傍晚或者天氣涼快的時候,文化室門口的籃球場、羽毛球場就熱鬧非凡。與很多地方不同的是,在農村的文化基礎設施建設中,澄邁縣實行的是體育設施和文化廣電設施一體化原則,即有文化室的地方必有籃球場、排球場等體育健身活動場所,也就是“兩場一室”。在這裡,文體基礎設施建設被列入文明生態村創建活動的硬指標中。目前,澄邁縣共創建各級文明生態村369個,每個文明生態村都建有文化室和農民體育健身場所,投入資金均不低於5萬元。截至目前,澄邁縣村文化室佔到行政村總數的90%以上。每個行政村不僅建起文化室,還配備了文化輔導員,政府提供財政補貼,讓文化室真正“轉”起來。 
    在建設和利用公共文化設施上,澄邁縣有著自己的思路。“完善公共文化設施網絡系統化建設,在於文化資源有效整合。在縣、鎮、村的不同層面,要統籌規劃,合理布局。在農村,要統籌村文化、教育、體育、基層黨建場所的規劃建設和綜合利用,整合各部門面向農村實施的各項重大工程,努力做到共建共享,形成集文化、教育、體育、基層黨建等於一體的綜合性服務平台。”澄邁縣委書記楊思濤說。 
    品牌活動帶動群眾文化發展 
    把村文化室辦活,隻是澄邁縣公共文化建設的思路之一。不僅要活躍基層文化,還要形成具有一定影響的文化活動,打造具有帶動性和輻射性的群眾文化活動品牌,這是澄邁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又一思路。在澄邁,文化品牌已經形成“東西南北中”格局,讓老百姓無論在哪兒,都能就近參與到文化活動中來。 
    東部永發鎮的椰風狂歡節已經連續舉辦10多年,可謂是澄邁的文化品牌。每年正月初八,不僅遠近各鄉鎮的群眾都會扶老攜幼趕赴永發鎮,甚至不少海口市民也會趕去看熱鬧。這一天,人們可以看瓊劇、歌舞表演,盡情唱卡拉OK,運氣好的話,還可以在游園活動中領到小禮物。 
    農歷二月是南部各鎮軍坡節的日子。以往這個節日過得像“吃喝節”,近幾年,澄邁縣用文化引導農民文明過節,每年的農歷二月十五在加樂鎮舉辦家家樂農民文化節。每到這一天,附近的農民就帶著全家去加樂鎮過節,挑擔子、夫背妻、妻背夫,各種妙趣橫生的比賽,即使是當個觀眾也樂趣無窮。 
    無論是閑暇的周末還是繁忙的工作日,西部福山咖啡館的顧客總是絡繹不絕。隨著近兩年澄邁大力推動咖啡文化,以咖啡為主題的福山咖啡文化節讓這種獨特的咖啡文化被逐漸推廣開來。而福山咖啡文化風情鎮中心區廣場更是成為第十一屆海南島歡樂節的主會場,這讓福山咖啡賺足了人氣。 
    每年端午節期間,人們趕赴北部的盈濱半島戲龍水、觀龍舟賽,有些人還是來自海口、定安、臨高等周邊市縣。端午節在盈濱半島舉行的龍舟賽已逐漸形成品牌賽事,自2010年升格為全國賽事後,影響力日益擴大。2011年中國龍舟公開賽落戶澄邁,並將連續3年在這裡舉辦。 
    中部金江鎮的綠地文化廣場,不但是居民們每天晨練、晚上跳舞必去的地方,也是縣城很多重要活動的理想去處。每逢元旦、春節等重大節日,廣場上總是人頭攢動,這裡舉辦的大型演出已成為人民群眾的節日文化大餐。 
    文化隊伍不斷充實壯大 
    有了陣地和品牌文化活動,當然少不了一支好的隊伍。如今,澄邁縣有來自各行各業的老百姓組成的文藝表演隊60多支,盡管數量不多,但水平不低:嶺門村盅盤舞隊和縣老體協的中老年人健身舞隊曾登上中央電視台的舞台,而在上海世博會上,由澄邁農民組成的八音隊更是一展絕活。有些表演隊還是澄邁的“明星”,音響設備和演出服務都有企業提供贊助。 
    這些都離不開全縣文化輔導員的努力。近幾年,澄邁致力於培養群眾身邊的文化輔導員,建立群眾身邊的文藝隊伍,開展群眾身邊的文化活動。為了培養文化人才,澄邁每年都選派文化骨干到清華大學、復旦大學等院校學習,同時從省外引進文化人才,採取傳、幫、帶的方式,培養文化活動積極分子。與此同時,該縣財政還加大文化事業的投入,每年用於開展群眾文化活動的財政資金近3000萬元。 
    這支文化隊伍正在不斷充實壯大。隨著澄邁縣被列為首批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創建城市,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力度進一步加大,對於文化人才的需要量也更大。依托全縣較好的群眾文化基礎,澄邁縣已經征集到1000余名文化志願者,他們利用自己的專長和服務精神,在圖書館、文化館、廣場等各種場所開展了形式多樣的志願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