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當前位置: 首頁 > 信息發布 > 全國聯播 > 江蘇
江蘇
全球首個中英雙語昆曲數字博物館在劍橋大學開通運行
發布時間:2017-08-29 09:55 來源:報送系統 編輯:楊倩
信息來源:報送系統 2017-08-29

    當地時間8月25日,“全球昆曲數字博物館”在劍橋大學正式開通運行。該項目由劍橋大學“康河計劃——保護即將消失的世界”項目組主辦,江蘇藝術基金資助,中國昆曲博物館(蘇州)和全國7家昆曲院團支持。

    江蘇省文化廳黨組書記、廳長徐耀新,中國駐英大使館公使銜文化參贊項曉煒、劍橋大學國王學院副院長Stephen Cherry共同點擊開通數字博物館。全英華人華僑中國統一促進會總會長單聲先生等僑界名流,劍橋大學國王學院終身院士Alan Macfarlane、劍橋大學考古和人類學博物館副館長Mark Elliott等出席開館儀式。

    開館儀式上,來自蘇州昆劇院的兩位青年演員為觀眾表演了昆曲選段,活動現場還邀請了多位藝術家現場作畫,通過“外國藝術家眼中的中國昆曲”系列作品更好地推廣中國昆曲這一古老藝術。

    徐耀新在致辭中表示,昆曲起源於江蘇,後由江蘇擴展到全國並傳向世界。江蘇建有全國唯一的由文化部批准和支持的“中國昆曲博物館”,“中國昆劇節”也永久落戶於江蘇。“全球昆曲數字博物館”項目得到了全國7家昆曲院團的傾力支持,匯集了中國與劍橋大學保存的昆曲藏品,江蘇兩任省長先後致信予以充分肯定。該項目的建成是多方合作的成果,是全球共享昆曲藝術的新平台,這既是中英“黃金時代”大框架下,把江蘇的精彩傳向世界的又一重要成果,也是國際合作保護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嶄新嘗試。

    Stephen Cherry介紹了劍橋大學國王學院“康河計劃——保護即將消失的世界”實施30年來的總體情況和主要成果。他希望,通過“全球昆曲數字博物館”項目加強與中國、與江蘇在文化藝術等領域的交流合作,優勢互補,共同為傳承人類文化遺產做出貢獻。

  項曉煒代表中國駐英使館對“全球昆曲數字博物館”的開通表示祝賀。他說,人文交流是中英關系三大支柱之一,地方文化交流與項目合作是近年來中英人文交流的新亮點和生力軍。“全球昆曲數字博物館”開通運行,是2017年兩國文化交流合作的重要事件,希望以此為契機,為兩國文化交流合作注入新動力。

    Mark Elliott介紹了劍橋大學人類學與考古學博物館保存的勞倫斯﹒皮墾院士所收藏的與昆曲相關的樂器、服裝、道具等藏品的情況。他希望,進一步加強與江蘇相關博物館的合作,共同對劍橋大學人類學與考古學博物館所藏的大量中國藏品進行系統的整理與研究。

    “全球昆曲數字博物館”是世界首個中英雙語的昆曲數字博物館。該項目以昆曲為研究對象,借助於劍橋大學“康河計劃”實施30多年來積累的一整套分析研究方法,初步實現了智能化展示。在視頻演示方面,利用VR(虛擬現實)技術,用戶可以通過VR眼鏡實現在劇場、戲台、園林等多重實景360度觀賞昆曲的效果﹔在實物陳列方面,通過高清3D技術,可以放大、旋轉,多角度觀察昆曲歷史實物﹔在史料整理方面,採用了最新的數字化掃描與修復技術,成功修復了一批極為珍貴的上世紀老一輩昆曲藝人視頻資料。

    目前“全球昆曲數字博物館”已征集昆曲實物資料370多件,演出和教學視頻100多部,研究文獻70多篇,總數據量超過6TB。未來,“全球昆曲數字博物館”將進一步豐富展出內容,加強合作研究,並將積極與國內外的新媒體平台對接,使昆曲數字博物館的成果應用其中,加強手機端適配的功能開發,持續提升昆曲數字博物館的影響力和傳播力。(來源:江蘇省文化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