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當前位置: 首頁 > 信息發布 > 全國聯播 > 寧夏
寧夏
寧夏文化系統“一工程四體系”扎實推進文化繁榮發展
發布時間:2018-08-20 09:30 來源:寧夏回族自治區文化廳 編輯:李慶禹
信息來源:寧夏回族自治區文化廳 2018-08-20

  寧夏回族自治區成立60年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在黨中央、國務院的關懷支持下,在自治區黨委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寧夏文化系統圍繞中心、服務大局,著力實施“一工程四體系”,扎實推進文化繁榮發展。

  著力實施文藝精品創作工程,優秀作品成果豐碩。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推動文藝出精品、創品牌和高質量發展。創排《花兒聲聲》等精品劇目44部,打磨提升《花兒》等優秀劇目10余部,配合自治區重大活動創作舉辦《頌歌獻給黨》等主題晚會15台。各類優秀文藝作品獲得“五個一工程獎”“文華獎”“梅花獎”等國家級獎項83個。今年,重點實施60大慶文藝創作工程,創排秦腔《擎天一柱》、京劇《花漫一碗泉》、音樂劇《花兒與號手》等獻禮劇目7部,創作一批音樂和美術作品。同時,以國家水准、寧夏特色為標准,全力舉辦慶祝自治區成立60周年群眾文藝表演、主題文藝晚會、自治區文藝精品舞台演出和寧夏文化藝術節“三演一節”文化活動,營造了全區上下喜迎大慶的濃厚氛圍。

  著力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人民群眾基本文化權益有效保障。堅持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切實促進公共文化服務標准化、均等化。自治區先後出台《關於加快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實施意見》等配套文件12個,有力地保障了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覆蓋城鄉的五級公共文化服務設施網絡基本形成,截至2017年,全區共有公共文化館26個、圖書館26個、博物館61個,鄉鎮(街道)文化站237個,行政村(社區)綜合文化服務中心2782個,農民文化大院730個,各類民間文藝團隊1136支。今年,重點推進寧夏美術館、寧夏人民劇院浮雕牆和寧夏文化館維修改造“三大工程”。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創建西部領先,全區5個地級市有4個開展創建活動,銀川市、石嘴山市成功創建第一批、第二批示范區,吳忠市第三批示范區創建工作接受國家考核評估,固原市被文化和旅游部確定為第四批創建城市。文化惠民工程成效顯著,送戲下鄉惠民演出、“清涼寧夏”廣場文化演出、“歡樂寧夏”全區群眾文藝會演、“新春樂”全區社火大賽等文化活動品牌化、常態化、制度化舉辦,年惠及觀眾300多萬人次。全區公共文化場館實現無障礙、零門檻向公眾免費開放,年服務群眾100萬人次以上。

  著力構建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體系,文化遺產保護成效明顯。堅持繼承與創新相結合、保護與開發並重、活化與傳承並行,進一步促進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實施了西夏陵、董府、須彌山石窟、長城等一批重點文物保護項目。完成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和長城資源調查工作。截至2017年,全區不可移動文物總數達到3818處,其中: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35處、自治區級文物保護單位125處、市縣級文物保護單位344處。水洞溝遺址、西夏陵、開城遺址被列入全國150處大遺址,西夏陵、絲綢之路(寧夏段)入選《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西夏陵列入第三批國家考古遺址公園,青銅峽鴿子山遺址、彭陽姚河源商周遺址分別入選2016和2017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固原博物館“千年固原絲路華章”入選“2016年度全國博物館十大陳列展覽精品”。實施自治區博物館通史展覽、寧夏民俗展覽提升和建筑改造工程。全區各類博物館總數達到75座,人均佔有率全國領先。推動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有1項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國家級和自治區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名錄達到18項和99項,國家級和自治區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達到18名和164名,有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生產性保護示范基地1個、非遺保護利用設施6個,自治區非遺保護傳承基地67個。4個項目入選首批國家傳統工藝振興目錄,9個縣區、鄉鎮被文化和旅游部命名為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

  著力構建現代文化產業體系,文化產業實現新發展。堅持做大與做強相結合、改革與發展相結合,圍繞擴總量、提質量、增效益,出台扶持政策,統籌規劃指導,推動全區文化產業發展。黨的十八大以來,規模以上文化企業由2012年的54家增加到2016年的99家,文化產業增加值由51.7億元增加到2016年的74.36億元。累計創建國家級文化產業示范基地6家、試驗園區1家﹔評選命名自治區級文化產業示范園區4家、示范基地53家、示范戶66家、特色村鎮5個,示范帶動全區文化產業發展。推進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建立全區動漫企業認定工作機制,5家動漫企業通過文化和旅游部等部門認定,8家文化及相關企業在新三板成功挂牌﹔《馬蘭花動漫廣場》等10多部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動漫游戲產品推向市場,動漫形象“小哈家族”榮膺“中國十大卡通形象”大獎,銀川文化藝術創意節、互聯網電影節、AFN2018“一帶一路”(寧夏)動漫節等成為文化創意協作交流的重要平台。與中國動漫集團簽定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借助“國字號”文化企業,打造中國動漫集團眾創空間寧夏基地。推動銀川市創出政府補貼、企業讓利、大眾受惠文化消費試點模式,受到文化和旅游部通報表揚。支持寧夏人民劇院實行專業化管理、多元化演出,累計演出476場,惠及觀眾近50萬人次。推動文化與旅游、特色農業、科技等深入融合,寧夏枸杞文化小鎮入選首批中國起源地文化產業示范基地,寧夏秒銀互聯網科技公司手機廣告精准分配平台成為移動互聯網手機廣告第一品牌。

  著力構建對外文化交流體系,寧夏影響力持續提升。堅持國內與國外相結合,突出兩條腿走路,著眼服務“一帶一路”倡議,開展全方位對外文化交流。加快“走出去”的頻度,黨的十八大以來,寧夏組團赴30多個國家(地區)開展文化展演展示,埃及“寧夏文化周”、“文化中國﹒神奇寧夏”赴美國慰僑演出、“歡樂春節﹒神奇寧夏”赴歐盟4國訪演等得到海外僑胞、當地觀眾、國外政要和海外媒體的高度評價﹔寧夏智慧宮文化傳媒公司“一帶一路”阿拉伯國家影視播放服務平台項目、寧夏巴鳥麻編手工坊巴鳥文化產業西雅圖合作項目被文化和旅游部列為“一帶一路”貿易與投資重點項目。加大“請進來”的力度,邀請近40個國家來寧開展文化交流,舉辦第十五屆中國戲劇節等國家級文化活動和中國西部民歌(花兒)歌會、WDC世界國際舞蹈錦標賽和全國青少年國際標准舞錦標賽等文化交流活動33項,召開“早期絲綢之路與東西文化交流”等國際學術研討會,擴大了寧夏文化影響力,增進了文化交流。擴展“建渠道”的廣度,與俄羅斯、坦桑尼亞、貝寧、斯裡蘭卡等6個中國駐外文化中心建立合作關系,舉辦演出、展覽、講座、培訓等項目37項,接待海外學者、藝術家、青年學生來寧參訪、採風、創作,推動文明互鑒﹔組織《回民干娘》《喊水村移民紀事》《鐵杆庄稼》等優秀劇目在西北4省區、黃河流域9省區、長江三角洲地區巡演,有力宣傳了寧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