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當前位置: 首頁 > 信息發布 > 全國聯播 > 山東
山東
山東泰安:打造鄉村旅游“升級版”書寫鄉村振興大文章
發布時間:2018-07-24 09:56 來源:山東省旅游發展委員會 編輯:郭鵬
信息來源:山東省旅游發展委員會 2018-07-24

  田園生活,是中國人內心深處一種揮之不去的情結。隨著人們對高質量生活的不斷追求,越來越多的人離開喧囂的城市,走進綠水青山。田園風光的詩意,民風民俗的多彩,鄉音鄉情的溫暖……鄉村帶給人們全身心的愉悅。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發展鄉村旅游是優選。扎實推進鄉村旅游提檔升級,是泰安發展全域旅游的需要,是新舊動能轉換的需要,是精准扶貧的需要,將為鄉村振興注入巨大動力。

  頂層設計 鄉村游助推鄉村振興

  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勾畫出“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振興藍圖。

  旅游業作為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提升百姓生活品質的幸福產業,肩負著鄉村振興的重要使命。發展鄉村旅游,對於改善農村人居環境、促進農民就業增收、推動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實現“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脫貧攻堅,發展鄉村旅游是一個重要渠道”,“要抓住鄉村旅游興起的時機,把資源變資產,實踐好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是我們發展鄉村旅游的行動綱領和科學指南,更是對鄉村旅游發展提出的重要要求。

  為推動鄉村振興,2018年1號文件《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出台,對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作出全面部署,明確提出要實施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精品工程,鄉村旅游已經上升為國家戰略,鄉村旅游迎來了蓬勃發展的春天。據統計,2017年全國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共接待游客28億人次,實現營業收入7400億元,從業人員達到1100萬人,帶動750萬戶農民受益,鄉村旅游在鄉村振興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業態多元 鄉村游遍地開花

  依托泰安優越的生態環境以及鄉村豐富的文化積澱,近年來,泰安鄉村旅游“點、片、圈、帶、面”發展,一批“特而強、精而美、新而活”的旅游小鎮、休閑農庄、田園綜合體、精品民宿、特色村已經嶄露頭角。鄉村旅游已經超越傳統農家樂形式,向觀光、休閑、度假復合型轉變。

  綠色是鄉村旅游的本色,特色林果和特色花卉規模化種植為泰安鄉村游走出一條“綠色發展”之路。“這裡原來隻是一條窮山溝”,岱岳區道朗鎮茶溪谷負責人王兆祥介紹說,“自2012年我們開始發展旅游,種植了茶葉、杏、水蜜桃等,現在已經發展到了佔地2000多畝。”溝溝坎坎滿山披彩挂綠,碧波蕩漾,山區“顏值”和“人氣”陡增。新泰良心谷1.2萬畝有機茶園、百合和園2000畝百合、徂汶景區1600畝向日葵花海……荒山變綠地,農田變景區,採摘游、賞花游、婚紗拍攝、攝影旅游“顯山露水”。

  立足特色產業,田園經濟正在拉長鏈條,向著現代農業的“升級版”——田園綜合體方向發展。新泰樓德鎮的長興農業﹒百匯庄園,在園區內不僅可以觀賞和採摘葡萄、草莓以及各類果蔬,而且能品嘗地道的葡萄酒,參與騎馬、射箭、篝火晚會等娛樂活動,年接待游客過10萬人,實現綜合收入1000多萬元。“田園綜合體項目在依托高效農業的基礎上,完善倉儲物流等產業鏈,發展農業觀光等三產產業,項目全部建成後,年銷售收入可實現5億元以上,帶動周邊優質農產品蔬菜、水果種植5萬余畝,大幅推動周邊地區農業農機化水平的快速提升。”該景區負責人介紹。田園綜合體顛覆了傳統意義上簡單的種養模式,依托農業種植,延伸了產業鏈條,最大限度地滿足了游客不同層次的消費需求。

  “一村一品、一鎮一主題、一縣一特色”是泰安市發展鄉村旅游遵循的原則。各縣市區因地制宜,打造了一批品牌鮮明的旅游小鎮。走進大汶口水上石頭古鎮,處處彰顯著濃郁的大汶口文化特色。“這裡的文化特色吸引了我,特別有感覺”,來自北京的游客陳曉艷說,“孩子們可以做木工、學畫板畫,還可以學習傳統文化。”在國家和山東省公布的8個特色小鎮中,岱岳區滿庄鎮、大汶口水上石頭小鎮、東平縣老湖水滸影視小鎮等以旅游為特色的小鎮達到6個。截至目前,全市擁有省級旅游強鄉鎮39個,佔泰安全部鄉鎮的將近一半,規模化發展鄉村旅游的村庄超過150個,經營業戶達到6000戶,從業人員超過2萬人。

  鄉村旅游是一二三產業的“粘合劑”。作為肥城市特色城市名片,佛桃種植面積已達10萬多畝,年產量上億公斤。以桃為媒,肥城已經連續舉辦了17屆桃花節,今年桃花節期間接待游客達到了110萬人次。不僅僅是賞花摘果,肥城市大力發展桃木工藝雕刻,把昔日的“燒火棍”變成為了寓意吉祥的桃木旅游商品。2017年桃木旅游商品年銷售額達到20億元。從林果種植到農業觀光、再到旅游商品銷售一條龍,旅游與農業、文化、物流等產業互促共贏,融合發展。

  民宿是鄉村旅游接待的重要載體和吸引物。泰山腳下的麓垚山居,庭院錯落、流水潺潺。游客慕名而來,感受桃源般的隱士生活,周末兩天,營業收入超萬元。裡峪鉑思民宿、汶口鄉奢藝術酒店、曳尾園泰山精品酒店、浮糧店崖居部落和以五埠嶺村、聖井峪村等為代表的石頭院落民宿設施,讓游客面山臨水,詩意棲居。

  為了留住“鄉村記憶”,一些村子建起了鄉村博物館。肥城馬家埠村在“丁氏祠堂”舊址改建了馬家埠民俗博物館,織布機、老水車、石磨石碾、舊書報等2萬余件藏品,喚起了無數人的鄉愁。位於省庄鎮岳庄村的泰山鄉村文化博物館開館以來,累計接待了10萬多名游客。寧陽胡茂村發動村民把家裡的老物件搜集起來,建起了“鄉村記憶館”。通過發展鄉村旅游,鄉村傳統文化得到了搶救和傳承。

  目前,泰安市已經發展形成了旅游小鎮、精品民宿、農業觀光園區、紅酒庄園、研學基地和親子樂園等五大系列近四十多個主題產品,擁有省級旅游特色村87個,省級工農業旅游示范點70個,精品採摘園35個,星級農家樂300家。岱岳區裡峪村、肥城市劉台村、東平縣塘坊村和南堂子村被評為中國鄉村旅游模范村。鄉村旅游業已成為泰安旅游經濟新的增長極。

  旅游生財 聚力精准脫貧

  在全域旅游的大背景下,越來越多的鄉村通過發展鄉村游,不僅改變了村容村貌,而且讓老百姓吃上了旅游飯,摘掉了貧困帽子。

  自2014年起,泰安市共從省裡爭取各類鄉村旅游資金2800余萬元,為六個縣市區編制了鄉村旅游規劃,為58個村、774戶農家樂完成“雙改”,對200余個鄉村旅游廁所進行補助,對70多個鄉村旅游項目進行重點扶持,組織300余名鄉村旅游帶頭人赴省內外及台灣地區,並到韓國、日本、西班牙進行交流培訓,對32個重點旅游扶貧村進行重點扶持。

  東平湖西岸銀山鎮南堂子村,“南堂子村過去非常貧窮,‘山清水秀風光好,隻見大哥不見嫂’,窮得村裡的年輕人都娶不上媳婦。”南堂子村支部書記鄭燦賓說,“發展旅游業改變了南堂子的命運。”如今,村裡通過開發景點,發展旅游,已經成了省級農業旅游示范點、省級旅游特色村和山東省最美鄉村。

  泰山區省庄鎮大河峪村,“過去我們村是貧困村,乘著鄉村游發展的快車,村裡開始改善基礎設施,發展獼猴桃種植採摘,不僅帶來了大量游客,而且幫助我們脫了貧。”村黨支部書記陳翠國高興地說,“我們的獼猴桃基本不用放到市場上賣,就被前來採摘的游客一搶而空。”鄉村旅游發展為農產品打開了銷路,促進了供、產、銷上下游產業的融合。

  “七一”前後,大批游客走進新泰掌平窪村,他們在革命史紀念館接受紅色教育,在村裡體驗農家樂,感受“老井精神”,採摘漫山遍野的“杏梅”。鄉村游,為一個昔日牆倒屋塌的“空心村”帶來了活力,帶來了財源,村中50戶貧困戶、69人全部脫貧。

  經過幾年來的培育和發展,從泰城和周邊城市到鄉村旅游的游客大幅增長,僅僅200余戶人家的裡峪村,實現年接待游客近4萬人次,收入200余萬元,旅游富民效應凸顯。

  據預測,到2020年,全市接待鄉村游游客數量將達到3000萬人次,鄉村旅游消費額達到150億元,帶動2萬農民增收致富,鄉村旅游的拉動作用將更加明顯。

  突出特色 打造鄉村游的“齊魯樣板”

  “在看到鄉村游發展成就的同時,我們不能盲目樂觀,要清醒認識到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和短板,尤其是對標省內臨沂的沂水、沂南、費縣,省外的浙江湖州莫干山,台灣地區等地,同時也對照游客多樣化的旅游需求,我市的鄉村游發展還存在一定的差距。”業內人士表示,“隨著全域旅游和優質旅游時代的到來,要實現鄉村旅游轉型升級,仍需要在規模化、特色化、品牌化上做足文章。”

  泰安市旅游發展委黨組書記、主任李華民表示:“下一步,泰安市鄉村旅游發展將加強規劃和標准引領,整體構建‘一帶、三環、多片’的發展格局,實現鄉村旅游連點成線,連線成片。”“一帶”即大汶河鄉村休閑旅游帶。以大汶河為依托,以汶河文化和水生態為突出特點,發展農業生態、濕地生態、汶河文化為特色的鄉村觀光與休閑體驗。“三環”即環泰山、環徂徠山、環東平湖。環泰山主要突出山地生態、泰山民俗等特色,打造山地觀光、鄉村養生、文化體驗為主體功能的鄉村休閑旅游帶。環徂徠山主要發展以生態旅游、鄉村採摘、紅色文化、溫泉養生等為特點的鄉村休閑帶。環東平湖立足東平湖漁家文化特點和水滸文化特色,打造漁家風情特色品牌。“多片”主要是選擇旅游資源豐富地區,通過龍頭帶動,集中連片發展鄉村旅游集聚片區,形成規模效應。在具體措施上:

  推進鄉村旅游規模化、品牌化發展。推動各類家庭農場、農業園區提檔升級,拓展觀光採摘、休閑體驗、科普教育、文化創意等功能,打造田園綜合體和休閑農業示范園區。穩步推進旅游特色小鎮建設,以國家級或省級特色小鎮為依托,豐富旅游業態、完善旅游基礎設施。同時立足各縣市區資源稟賦、區位環境、歷史文化、產業集聚等特色,打造蓮花小鎮、藝術小鎮等特色小鎮。

  加快建設鄉村旅游集群片區。在全市打造一批相對集中、業態豐富、功能完善、擁有核心吸引物與綜合競爭力的鄉村旅游集群片區。泰山景區打造慢谷片區、泰山區打造省庄北部山區片區、岱岳區打造汶口—滿庄片區和夏張—道朗片區、新泰市打造石萊有機茶片區和龍廷片區、肥城市打造劉台—魚山片區和潮泉北部山區片區、寧陽縣打造東疏園林片區、東平縣打造稻屯窪濕地片區和戴村壩片區。

  實施“鄉村記憶工程”。深度挖掘鄉村文化,講好“泰安鄉村故事”,建設一批民俗生態博物館、鄉村博物館、民俗旅游特色村。依托汶口古鎮、艾家庄、浮糧店等加大對古村落、古街區、古民居等的保護利用,推出一批古村落度假村、古民居精品民宿。“活化”泰山皮影、泰山剪紙、大汶口陶藝、泰山漢麻、汶河大鼓等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培育一批陶藝村、剪紙村、傳統民俗表演村、手工藝制作村等“非遺”村落,打好“鄉情牌”“鄉愁牌”。

  深入推動“旅游+”,豐富鄉村旅游新業態。開發研學、康養、水利、森林、體育等主題旅游產品。在建設鄉村民宿、休閑農庄、特色庄園、田園綜合體、鄉村酒店、鄉村旅游度假區的基礎上,形成鄉村營地、運動公園、鄉村公園、藝術村等一批鄉村新業態,打造多元化的鄉村旅游產品格局,使鄉村成為既有田園風光、又有時尚生活,既有現代氣息,又有鄉愁民俗,宜居宜業宜游的多元化鄉村。實施“旅游後備箱”工程,讓泰山茶、泰山赤鱗魚、“泰山四大名藥”等中藥材、泰山板栗核桃、天寶櫻桃、肥城桃、寧陽大棗、東平湖水產等土特產轉換成為旅游商品,拉動游客整體消費,讓鄉村游為村民帶來實實在在的收益。(齊魯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