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當前位置: 首頁 > 信息發布 > 全國聯播 > 山東
山東
增強文化自信 講好濟南故事 高質量保護傳承弘揚黃河文化
發布時間:2020-01-10 09:38 來源: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廳 編輯:張靜
信息來源: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廳 2020-01-10
  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重大國家戰略,不僅是山東的機遇,也是濟南的機遇,更是濟南市文化旅游業高質量發展的機遇。濟南市強化責任,主動謀劃,積極作為,擔起黃河下游中心城市的使命擔當,全力推動黃河文化保護傳承弘揚。
  一、全面梳理文化旅游資源。濟南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擁有“山、泉、湖、河、城” 於一體的獨特風貌,素有“泉城”之美譽,四大泉域、十大泉群、七十二名泉、800多處天然泉水遍布市域。黃河之水深刻影響著濟南,文化傳統、水利河工、文物遺跡廣泛分布。濟南有2600多年的城市發展史,龍山文化、大舜文化、泉水文化、嬴秦文化、黃河文化、曲藝文化、紅色文化等交相輝映,構成一幅光燦奪目的美麗畫卷。1300多年前,詩聖杜甫贊譽濟南“海右此亭古,濟南名士多”,“三皇五帝”的舜帝、神醫扁鵲、名將秦瓊在濟南誕生,曹操在此任相,“二安”(辛棄疾、李清照)或豪放或婉約的詩詞中都有家鄉的情愫,可以說,這個城市的每一塊石頭都充滿著歷史的積澱。今天,濟南正在加快建設“大強美富通”現代化國際大都市,全力打造宜居宜業宜游宜學的現代品質之城,實施“綠城﹒花城﹒泉城”三城共建,榮獲2019國際花園城市競賽最高獎項金獎,在全球化與世界城市研究網絡組織發布的全球城市分級排名中,濟南入選全球二線城市。作為全國重要的綜合性交通樞紐城市,濟南每天有300多個高鐵車次直達全國254個城市,有204條航線通達海內外114個城市。近年來,文化旅游業發展勢頭強勁,入選“中國十佳數字閱讀城市”“夜間經濟十佳城市”“全國十大工業旅游目的地城市”“東亞文化之都”2022年候選城市。
  二、高點定位黃河文化發展。今年初,在濟南市經濟工作會議上,濟南市委市政府提出建設“大強美富通”現代化國際大都市“九大提升行動”,打造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樣板城市,其中大力提升城市文化影響力是重要內容。濟南市文化和旅游局堅決扛起政治責任,認真領會習近平總書記對山東提出“兩個走在前列、一個全面開創”的殷切希望,全面落實省委“地處黃河下游,工作力爭上游”的目標要求,突出濟南中心城市帶動作用,制定建設國家中心城市三年行動計劃,提升城市文化軟實力,講好新時代濟南“黃河故事”,打造黃河流域文化旅游高質量發展增長極。著力從四個維度把濟南打造成為新時期黃河文化國家中心城市:一是依托黃河、泰山、孔子“山水聖人”中華文化樞軸,打造世界文明交流互鑒高地﹔二是依托黃河流域九省(區)資源,打造黃河文化保護傳承弘揚和旅游業高質量發展的國家中心城市﹔三是依托省內九地市沿黃文化和旅游資源,打造黃河下游文化和旅游發展的龍頭城市﹔四是整合全市與黃河有關的文化和旅游資源,打造國內黃河文化保護傳承弘揚和旅游業高質量發展的先行區。
  三、全力推進重點工作落實。一是打造“山水聖人”中華文化樞軸。強化頂層設計,加強與泰安、濟寧兩市的文化旅游協同合作,整合世界級的文化旅游資源,策劃實施一批重大文旅項目,完善提升道路交通等基礎設施,實施統一的品牌推廣計劃,共建世界級中華文化樞軸,打造全省文旅融合發展新高地和世界文明交流互鑒高地。二是加快建設世界文化旅游名城。高標准承辦全省旅游發展大會,舉辦山東國際文化旅游博覽會,在“一帶一路”國家落地一批“濟南海外文旅交流驛站”。推進建設一批“泉城書房”,持續打造“書香濟南”。規劃建設濟南市博物館新館等一批展現黃河文化、齊魯文化、紅色文化的場館載體。發揚戲曲傳統豐富、戲曲資源深厚的優勢,打造中國戲曲“大碼頭”。三是積極創建“東亞文化之都”。加大與日、韓的文化交流與合作,舉辦涵蓋齊魯文脈、年俗非遺、戲曲演出、旅游觀光、儒學禮儀、文創設計、影視動漫等特色文旅元素的對外文化交流活動。四是建設國家非遺集聚型城市。以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博覽會永久落戶濟南為契機,承辦好兩年一屆的中國非遺博覽會,推進中國非遺博覽會展示中心建設,打造國際知名非遺旅游目的地。五是加快“泉﹒城”文化景觀申遺。聚焦城市歷史文脈傳承,對72名泉及其他重要泉群進行整體規劃、有效保護、創意設計,推進大明湖、小清河及四大泉群聯通工程,打造世界泉水體驗區,向世界人民介紹泉城,擦亮“天下泉城”文化旅游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