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當前位置: 首頁 > 信息發布 > 全國聯播 > 上海
上海
區級圖書館、文化館總分館制建設全覆蓋 
大力推動公共文化服務效能提升
發布時間:2019-09-06 10:53 來源: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 編輯:張靜
信息來源: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 2019-09-06
  今年,上海全面對標中央和上海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及公共文化領域重點改革的目標要求,按照文化和旅游部、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等五部委《關於推進縣級文化館圖書館總分館制建設的指導意見》的要求,結合上海實際,有序推進改革工作,全面完成區級圖書館、文化館總分館制建設,實現公共文化資源在區域內聯動共享,大力提升公共文化服務效能。
  形成具有上海特色的總分館模式
  在上海中心圖書館一卡通、上海市民文化節平台、上海公共文化供給配送平台、文化上海雲平台等堅實基礎上,各區均組建了“以區級圖書館、文化館為總館,各街鎮圖書館、社區文化活動中心為分館,居村綜合文化活動室(中心)、農家書屋為基層文化服務點,積極鼓勵社會力量參與,實現公共文化資源在區域內聯動共享”的總分館主要架構模式,實現了“統一標識、統一挂牌、統一業務要求、統一資源配送、統一數字服務、統一績效考核”。各區通過總分館機制,不斷創新服務方式和服務手段,在供需有效對接、擴大有效覆蓋、實現資源整合、推動資源下沉、提高服務均等化水平等方面取得新突破,進一步夯實、健全了公共文化服務網絡。
  聚合優質資源納入總分館體系
  在總分館建設中,各區除按行政區劃搭建起公共圖書館、文化館三級服務網絡之外,都注重聚合優質資源,吸納多元服務形態,動員社會力量參與到公共文化服務中來,納入總分館體系,豐富總分館制的結構和內涵。如嘉定區的圖書館總分館制囊括了1個區級總館、12個街鎮分館、30個“我嘉書房”、100個“百姓書社”、110個農家書屋、252個居村圖書室、6個農民工公共電子閱覽室以及5個24小時街區智慧圖書館。浦東新區的文化館總分館制納入多種建設模式,形成了區域分館、特色分館、街鎮分館和社會分館等四種類型,並以近1252個基層綜合文化活動中心,以及文化睦鄰點的龐大規模架設起公共文化館的服務網絡。奉賢區把由263個企事業單位、56個婦女微家、24個部隊單位、13個學校、2個大型社區、8家咖啡館構成的“城市閱讀聯盟”劃入總分館體系的第三級服務網絡。普陀區憑借多年開展圖書漂流活動的扎實基礎,將既有的89個“蒲公英”圖書漂流屋作為基層服務點,納入到區級總分館建設的體系中。
  加速公共文化資源重心“下沉”
  各區將提升基層服務能力作為重點,通過各類資源的“下沉”式輸送和流動,帶動了社區文化活動中心,尤其是居村綜合文化活動室的建設。楊浦通過文化資源菜單式配送平台,將“我的小書房”“歐洲之窗”“行走楊浦”等品牌項目活動輸送到基層服務點,豐富了基層服務內容。浦東根據街鎮文化特點下沉服務資源,與陸家嘴、洋涇、三林街道共育品牌,合力打造金融、航運、民俗主題圖書館,受到白領人士等不同需求人群的歡迎。
  通過總分館制建設,數字資源得到迅速下沉,提升基層的公共文化服務效能。徐匯區推進落實區圖書館總分館制各街鎮分館“一機一盒一平台”即數字閱讀機、數字資源機頂盒和圖書自助借還平台建設,完成對區域內211家居村綜合文化活動室“文化雲盒”點位鋪設,實現圖書數字資源共享,確保分館提供與總館水平相當的基本服務。靜安區投入360萬在館外建設了6座24小時自助圖書館,並即將通過智能移動閱讀平台,把電子書刊、有聲讀物、視頻節目等數字資源鏈接至40家分館和基層服務點。長寧區開通電子資源遠程訪問平台,將200萬冊電子書通過區級平台與基層館共享,以實現資源利用最大化。浦東陸家嘴街道的31個基層服務點通過數字借閱平台實現了上海中心圖書館“一卡通”。
  通過圖書館、文化館總分館體系建設,對區域公共文化資源的統一管理、調配及效能發揮產生積極的影響,切實有效提升公共文化服務能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