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當前位置: 首頁 > 信息發布 > 直屬單位 > 故宮博物院
故宮博物院
金秋九月 故宮博物院舉辦多項展覽活動
發布時間:2017-09-12 13:48 來源:故宮博物院 編輯:楊倩
信息來源:故宮博物院 2017-09-12

文化部黨組成員、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介紹展覽相關情況

文化部政府門戶網站記者楊倩 攝

  今年9月,故宮博物院的展覽活動再次進入黃金期,月內有《趙孟頫書畫特展》、《明月清風——故宮博物院藏新安八家書畫展》、《千裡江山——歷代青綠山水畫特展》、《發現﹒養心殿——主題數字體驗展》、《天祿永昌——故宮藏瑞鹿文物特展》、《明代御窯瓷器——景德鎮御窯遺址出土與故宮博物院藏傳世弘治、正德瓷器對比展》、《茜茜公主與匈牙利:17—19世紀匈牙利貴族生活展》、暢音閣戲曲館等8項臨時展覽、專題展覽及引進展覽在故宮博物院相繼開幕,並有反映國寶南遷歷史的原創話劇《海棠依舊》在京專場演出。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表示,精彩紛呈的文化內容將讓觀眾在金秋時節欣賞到更多更好的院藏珍貴文物,了解故宮博物院以及國寶的歷史,隨著“原狀陳列是重點、專館展覽是特點、臨時展覽是亮點、年度大展是熱點”的展覽特色的深化,故宮博物院將以更加豐富多元的形式向社會公眾傳遞故宮文化信息。

  一、趙孟頫書畫特展

  時間:2017年9月6日—12月5日

  地點:武英殿書畫館

  “趙孟頫書畫特展”於2017年9月6日至12月5日在故宮博物院武英殿書畫館舉辦。本次展覽將先後展出的100余件珍貴書畫,其中以故宮博物院藏品為主,另有上海博物館(7件)與遼寧省博物館(1件)藏品。展覽將分為兩期,擬於10月下旬更換部分展品。此次展覽以趙孟頫的書法、繪畫作品為核心,較為全面地呈現出趙孟頫書畫的藝術淵源、其在藝術領域取得的卓越成就以及對後世的影響,並期望將與之對應各個時代的藝術萬象呈現出來,以饗世人。

  趙孟頫(1254—1322)是元代著名畫家、書法家,字子昂,號鬆雪、水精宮道人,吳興(今浙江湖州)人。宋宗室。入元出仕,累官至翰林學士承旨、榮祿大夫。作為元代的藝壇領袖,素有博學多聞、操履純正、文詞高古、書畫絕倫、旁通佛老之譽。對於書畫,趙氏用力最勤、最深,就繪畫創作的表現形式明確提出“書畫本同”、“以書入畫”的藝術觀點,針對南宋筆法大壞的頹勢書風以“托古改制”的方式加以扭轉,其倡導的藝術主張對中國藝術史的貢獻尤為卓著。與之相呼應,趙孟頫書法楷、草、行、隸、篆諸體兼擅,繪畫山水、人物、花鳥、鞍馬、竹石皆精,是中國藝術發展史上無可爭議的藝苑大師。趙孟頫不僅與其身邊的諸多文藝家共同開創了元代書畫的時代新風,更對後世藝苑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

  此次展覽依次分作“溯本清源——趙孟頫的藝術淵源”、“書畫交輝——趙孟頫的藝術成就”、“鬆雪遺韻——趙孟頫的藝術影響”、“雲泥有別——趙孟頫書畫辨偽”四個部分,將以趙孟頫的書法、繪畫作品作為核心,將給他的書畫創作以啟迪、受到他的藝術觀念與技巧引領的藝術家們的佳作為外緣,通過諸多數百年前的藝術佳作,多層次、多角度地呈現趙孟頫超邁群倫的書畫成就,並勾勒出其藝術的淵源和對後世的影響,從而陪伴觀眾們全方位地了解這位大師的藝術面貌,透過作品感受他迥乎凡人的藝術天分、雍容閑雅的筆墨逸韻。

  展覽選擇了青綠色基調,展廳中運用竹、石、模彷自然的光影等設計語言與要素,力求對趙孟頫歸隱情思作出最佳的闡釋與解讀。在展線的關鍵位置上通過局部放大《秀石疏林圖》、《紅衣羅漢圖》等趙孟頫的代表作品,重構表現趙孟頫的內心世界,引起觀者的共鳴與沉思。通過對建筑環境、展櫃的顏色處理、展覽空間的尺度處理,給觀者帶來沉浸其中、重返質朴自然的觀看體驗。

  在展覽期間,還會配合推出《趙孟頫書畫全集》。此套圖錄是全球性的趙孟頫書畫作品征集,一並收錄流傳有緒的博物館、美術館、私人藏品與個別有爭議的作品,堪為目前收錄趙孟頫作品最全的圖書。全集由著名書畫鑒定家、故宮博物院研究館員王連起先生擔任主編。王連起先生在數十年研究積澱的基礎上,結合近些年新發現的文物資料作出新的突破性研究成果,並為全集撰寫概論。全集共十卷,正八開。主要內容有,凡例、總目錄、序言、概論、圖版、作品的基礎信息、釋文等。全集收錄的所有趙孟頫書畫作品圖片均由各博物館、收藏單位提供。附有高清局部大圖,保證圖書的高質量呈現。故宮出版社編號限量發行,帶收藏證書,具學習與收藏的雙重價值。   

  二、明月清風——故宮博物院藏新安八家書畫展

  時間:2017年9月8日——10月7日

  地點:安徽中國徽州文化博物館

  黃山市,古稱徽州,山清水秀、人杰地靈,文化底蘊深厚。境內白牆灰瓦素淨淡雅、溫婉深邃的景色,與故宮端正庄嚴的紅牆黃瓦對比鮮明。我們在這兩種風格迥異的文化中找到了故宮博物院收藏的新安畫派這個切入點,讓源自徽州的新安畫派作品再次回到故鄉的山水之中。

  唐宋以來,徽州畫家代有傳人。明末清初形成於徽州的新安畫派,以其清逸高潔的筆墨和超凡脫俗的境界名重一時。清人張庚在《浦山論畫》中把弘仁、查士標、孫逸和汪之瑞並稱“四家”。事實上,新安畫派諸多風格各異的高水平畫家,遠非四人可以盡覽,近年來學術界將藝術水准彷佛者四人補入,即程邃、戴本孝、鄭旼、江注,是為“新安八家”。實際上,新安畫派前後近百人。他們以徽州自然山水、尤其是黃山一帶風景為靈感源泉,格調新奇,別開生面,將中國山水畫推向了一個新的高峰。

  “新安八家”源於宋元、師法自然,作品較能全面地展現新安畫派畫家群體超塵脫俗、凜若冰霜的風格和氣質。新安八家皆為生於黃山腳下、處於鼎革之際的遺民畫家,作品滲透力強、感染力大,對後續中國山水畫家產生了極大的影響力。有評論稱,新安八家中的弘仁風格冷靜蕭疏、空曠幽深﹔查士標筆墨疏簡,意境清寂﹔孫逸閑雅軒暢、蔚然天成﹔汪之瑞清淡簡練,野逸秀麗﹔程邃渴筆焦墨,富金石氣﹔戴本孝丘壑不繁,意境恬淡﹔鄭旼用筆疏簡,清幽澹逸﹔江注筆墨蒼古,酷肖弘仁。

  故宮博物院是在明、清兩代宮廷建筑及其藏品基礎上建立起來的藝術品寶庫,在序列齊全、內涵豐富的180多萬件藏品中,新安畫派作品有800余件。此次展覽從中遴選出146件精品,回到作者故鄉展出,扇、冊、軸兼備。“明月清風共一家,全以山川為眼界”,精彩紛呈,蔚為大觀。藏品中,不乏新安畫派的名家名作。這些作品大多都是故宮博物院成立後通過征集的形式逐步入藏,代表了故宮博物院的研究方向和收藏理念。

  “明月清風——故宮博物院藏新安八家書畫展”,是故宮博物院收藏的新安八家作品第一次系統展出,從一個側面展現了新安畫派的藝術風貌,可以從中管窺新安畫派的發展脈絡,亦能領會明末清初徽州獨特的文人風骨,意為傳遞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的美好,讓觀眾加深對明清文人書畫的認識,領略中華文明的精彩。此次展出的絕大多數作品都是首次亮相,因此展覽必將推動新安畫派藝術進一步深入研究,為當地新安畫派的愛好者提供欣賞機會,為觀眾朋友們帶來一場文化盛宴。

  三、千裡江山——歷代青綠山水畫特展

  時間:9月15日—12月14日

  地點:午門正殿及東西雁翅樓

  “千裡江山——歷代青綠山水畫特展”將於2017年9月15日至12月14日在故宮博物院午門展廳和東西雁翅樓展出,分前後兩期,共展出文物86件套,中間將於10月30日換展。本次展覽以故宮博物院的藏品為主,並展出有上海博物館、遼寧省博物院和敦煌研究院的藏品。

  本次展覽以北宋王希孟的《千裡江山圖》為中心,旨在系統梳理、展示中國歷代青綠山水畫的發展脈絡。“千裡江山——歷代青綠山水畫特展”是故宮博物院2017年年度大展,本次舉辦該展覽具有重要意義:第一、青綠山水是中國山水畫的一個重要門類,但是由於元及以後文人畫的迅速發展並佔據畫壇主流,導致通常我們對中國山水畫的印象主要是水墨山水,忽略了青綠山水在畫史上的地位和價值。系統展示中國古代青綠山水畫的發展脈絡,有助於更全面地理解山水畫的概念,以及中國藝術的精神。第二、故宮博物院收藏有展子虔《游春圖》、王希孟《千裡江山圖》、宋人《江山秋色圖》、趙伯骕《萬鬆金闕圖》等重要作品,在青綠山水畫的收藏上有突出優勢。借此展覽,可以讓民眾對故宮博物院藏品的重要性有直接、具體的認識。第三、故宮博物院經過全面的文物清理,向社會公布了全部藏品的目錄。舉辦青綠山水這樣的專門性展覽,是系統清理成果的具體體現,也反映了故宮博物院藏品清理、研究的深入化。

  本次展覽共分為5個單元:第一單元“東晉至宋:金碧輝映”展示的是青綠山水濫觴、成立至完備的過程,該單元展示的均為美術史的名作,尤其是敦煌莫高窟唐代壁畫、展子虔《游春圖》、傳趙伯駒《江山秋色圖》、趙伯骕《萬鬆金闕圖》實為難得一見的珍品﹔第二單元“元至明中期:墨色清趣”展示的是青綠山水與元人畫合流的過程,其中的著名作品如胡廷暉《春山泛艇圖》、佚名《東山絲竹圖》、文徵明《惠山茶會圖》、仇英《玉洞仙源圖》等﹔第三單元為“重點單元:千裡江山”,主要展示王希孟的《千裡江山圖》及干隆宮廷畫家王炳、方琮彷作﹔第四單元“明晚期至清中期  彷古脫古”展示的是青綠山水在董其昌“南北宗論”和彷古思想指導下突變的過程,重點展示的是董其昌和清初四王的作品﹔第五單元“近現代:借古開今”展示的是青綠山水在西畫和西方文化的沖擊下轉型的過程。

  王希孟為北宋宮廷畫家。十八歲時在徽宗畫院為生徒,後召入禁中文書庫,得徽宗親授,其後不到半年就以《千裡江山圖》進獻。畫史文獻沒有王希孟的任何記載,《千裡江山圖》是他唯一的傳世作品,清宋犖推測他畫完這件作品後“未幾死,年二十余”(《論畫絕句》)。該圖長達11.9米,以一幅完整的絹幅表現千裡江山壯闊之景,山峰層巒疊嶂,奔騰起伏,江水煙波浩渺,平遠無盡。山水間有屋舍村落、橋梁渡口、寺觀塔剎、樓閣亭榭等,並描繪有眾多人物活動,有行旅、幽居、捕魚、觀瀑、游玩等。該圖繼承和發展了唐代青綠山水畫的技法,用筆精細,注重在青、綠顏色中尋求變化,古意與創造兼備,實景與想象並融,是存世青綠山水畫中最具代表性和裡程碑意義的作品。北宋政和三年(1113)徽宗將該圖賜權臣蔡京,後隔水有蔡京題,尾紙有昭文館大學士溥光於元大德七年(1303)題。該圖曾入南宋內府,清梁清標曾收藏該圖,後入清內府,卷首有干隆帝御題詩。《石渠寶笈》(初編)著其貯御書房。

  本次展覽出版有圖錄,分為晉唐宋元、明清近現代兩冊,收錄有本次展覽的全部作品,圖片印制精美,顏色還原度高,注重放大局部和細節,並收錄青綠山水研究的專業論文。

  四、發現﹒養心殿——主題數字體驗展

  時間:2017年9月下旬開展

  地點:端門數字館

  “發現﹒養心殿——主題數字體驗展”是在故宮博物院端門數字館舉辦的第二期主題數字展,該展依托於養心殿專題研究的學術成果,又借助虛擬現實(VR)、人工智能(AI)、人機交互等科技技術,彌補了因養心殿正在進行研究性修復保護而暫時無法接待觀眾參觀的遺憾。觀眾在這裡可以體驗到古代工匠在屋檁或花瓶上細細勾勒出的一筆,又可體驗與朝中重臣共商國是,度過“政務—文化—起居”活動在內的濃縮版的“養心殿裡的一天”。

  同時,該展還結合故宮博物院研究資源、觀眾偏好和技術優勢,特別是多年積累的數字化成果,設計成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形式。線上以“微故宮”社交平台為依托,從今年初開始持續推出關於養心殿歷史的系列專題,通過圖文、小視頻等方式陸續介紹養心殿相關背景知識,緩緩打開養心殿裡的歷史畫卷。線下部分即端門數字館展覽實體,以“養心殿的一天”為主線,充分利用端門數字館現有的各項數字設備,以及多年積累的養心殿相關數字資源,選取養心殿生活中最具代表性的活動,讓觀眾通過游戲的方式,穿越歷史,度過在“養心殿裡的一天”。

  展覽分為“引言、“互動”、“體驗”、“回顧”4個部分:“引言”通過數字沙盤的高清視頻片,使觀眾對養心殿歷史、結構、功能等產生宏觀了解。“互動”包括6個體驗項目:“召見大臣”模擬在養心殿明間召見大臣、引見官員的工作場景,觀眾可通過手機與大臣進行實時問答﹔“朱批奏折”模擬在養心殿內批閱奏折的工作,觀眾批閱奏折的同時可以解鎖當年朱批原件﹔“鑒藏珍玩”精選了90件置於數字多寶閣中,其中可以觸摸到的49件藏品配以深度互動環節﹔“走進三希堂”展示三希堂原狀陳列,觀眾可選擇多寶閣高層的藏品擺入三希堂中,也可“拿起”三希堂內陳設藏品進行欣賞﹔“親制御膳”可以通過動手制作了解御膳的制作過程和配套餐具﹔“穿搭清裝”為搭配清代宮廷服飾,也可親身試穿。

  “體驗區”請觀眾戴上VR眼鏡,走進虛擬的養心殿正殿和後寢殿,進行高沉浸感的視覺體驗,身臨其境感受養心殿。“回顧區”是在虛擬現實劇場中,觀看養心殿影片,跟隨導覽員的介紹更可以看到養心殿建筑很多難得一見的細節,如養心殿屋頂內的結構。

  “發現﹒養心殿——主題數字體驗展”通過多種手段請觀眾走進養心殿,對話歷史,體驗歷史,反觀歷史。當虛擬現實遇上真實故宮,當傳統文化與新科技元素碰撞和融合,將擦出精彩閃耀的火花。

  五、天祿永昌——故宮藏瑞鹿文物特展

  時間:2017年9月26日開幕——2018年2月底

  地點:永壽宮

  鹿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祥瑞之獸,常為吉祥、善良、正義之化身,能夠為國家和人民帶來福祉,不論是在儒、釋、道三種文化中或是古代民間信仰中,人們對於鹿的推崇與喜愛從未減少。此外,鹿與清代宮廷亦有著十分特殊的聯系。“木蘭秋狝”是清代宮廷的一項重要的政治軍事活動,“狝”為秋日狩獵,“木蘭”即是滿語“哨鹿”的之意,是一種特殊的獵鹿方式。

  御花園在清代也曾養過鹿,鹿苑在今故宮御花園西南,還有一座高台名“觀鹿台”,台下尚存有一道半圓形的鹿圈圍欄地基遺址。鹿苑與御花園東南角的鶴圈形成鶴鹿同春的景觀。

  將與宮廷生活有關的活的動植物引入展覽之中,是故宮博物院展覽的一個新的思路,是為了讓觀眾更加親近它們,了解故宮文化。故宮博物院繼2015年的牡丹文物展和2016年的菊花文物展之後,今年金秋時節為向觀眾展現以鹿為題材的文物,故宮博物院將於9月26日起在永壽宮舉辦“天祿永昌——故宮博物院藏瑞鹿文物特展”,展出鹿角椅、青玉銜靈芝臥鹿、鹿頭尊等近70件珍貴文物。

  同時,作為清代的皇家園林,依據帝王苑囿的養鹿傳統,故宮博物院與承德市文物局雙方擬定於2017年9月下旬至2018年2月底在故宮博物院慈寧宮花園引入承德市避暑山庄內的梅花鹿。避暑山庄從建園之初就飼養了大量的梅花鹿,現余300多隻。此次雙方計劃引進9隻,其中雄鹿2隻,雌鹿5隻,子鹿2隻,希望給觀眾帶來了新的感受。為確保鹿隻安全和展覽順利進行,承德市專門選派一名經驗豐富的管理人員和一名獸醫隨行。

  六、明代御窯瓷器——景德鎮御窯遺址出土與故宮博物院藏傳世弘治、正德瓷器對比展

  時間:2017年9月29日—2018年2月28日

  地點:齋宮、誠肅殿

  由故宮博物院和景德鎮市政府聯合主辦的明代御窯瓷器對比系列展之三——“景德鎮御窯遺址出土與故宮博物院藏傳世弘治、正德瓷器對比展”將於2017年9月29日在故宮博物院齋宮展廳開幕。

  明代弘治(1488∼1505年)、正德(1506∼1521年)時期,處於15世紀與16世紀之交,是明代社會、文化變遷的分水嶺,即明代社會開始由之前的保守、沉悶逐漸走向革新、活躍。由於這兩朝景德鎮御器廠燒造的御用瓷器具有一定共性,如生產規模均相對縮小、品種都急劇減少、裝飾風格也都相對朴素,因此,特將這兩朝瓷器一同展出。

  展覽旨在通過將明代景德鎮陶廠或御器廠遺址出土的落選品(修復件或殘片標本)與故宮博物院收藏的傳世品以對比的方式進行展示,以較全面地反映明代御窯瓷器所取得的高度藝術成就,為觀眾提供一個全面了解明代景德鎮御窯燒造瓷器品種和欣賞標准器的機會。

  七、茜茜公主與匈牙利:17—19世紀匈牙利貴族生活展

  時間:2017年9月28日—2018年1月3日

  地點:神武門

  伊麗莎白?阿瑪莉亞?歐根妮,又名茜茜公主,是匈牙利歷史上的一位杰出女性。她於1854年嫁入顯赫的奧地利哈布斯堡家族,成為弗蘭茨?約瑟夫一世的皇後,並在她努力下,形成近代歷史上的奧匈帝國。1955年,一部奧地利電影《茜茜公主》風靡一時,讓世界知道了這位來自巴伐利亞的美麗公主。

  “茜茜公主與匈牙利——17-19世紀的匈牙利貴族生活”將於9月28日在故宮博物院神武門展廳開幕,149件(套)珍貴文物均來自匈牙利國家博物館,是具有傳奇色彩的匈牙利文物首次在故宮博物院展出。

  八、故宮博物院戲曲館

  時間:2017年9月19日開展

  地點:暢音閣、閱是樓

  暢音閣戲曲館,位於干隆皇帝為自己養老修建的太上皇宮中,由暢音閣(戲樓)、扮戲樓(後台)和閱是樓(觀眾席)組成一個完整的清代宮廷“大戲院”。暢音閣建於干隆三十七年(1772年), 嘉慶七年(1802年)和光緒十七年(1891年) 先後進行過修繕,是干隆時期所建保存至今的唯一一座三層大戲台。

  歷史上曾經有五座三層大戲台,其中圓明園的同樂園戲台毀於咸豐十年(1860年),紫禁城內壽安宮戲台於嘉慶四年(1799年) 拆除,避暑山庄清音閣戲台1945年毀於火災,目前三層戲台僅存干隆時期的故宮暢音閣戲台和光緒十六年(1891年)興建的頤和園德和園戲台。

  暢音閣和閱是樓區域在1944年由故宮博物院舉辦“戲劇陳列”,1949年舉辦“閱是樓原狀陳列”,1950年舉辦“清代宮廷戲曲資料展覽”,1983年為“戲曲資料陳列館”,2004年舉辦“清宮戲曲展”。

  2017年的戲曲館提升改造,著力強調宮廷戲曲的獨特性,彰顯暢音閣建筑的“大劇場”特色。通過新的參觀流線設計,將扮戲樓納入展覽,貫通扮戲樓、暢音閣、閱是樓三個空間,令觀眾一睹劇場全貌。

  其中扮戲樓為戲曲文物展廳,首次打開後台的地下室入口,通過地下空間展示暢音閣獨特的“音響設備”(共鳴地井)和“舞台機械”(轆轤和水井),管窺三層大戲樓壽台、祿台、福台巧妙的機關設置,牽引出暢音閣戲台演出的大量特殊劇目。扮戲樓通過兩側廊道聯通閱是樓觀眾席,通過廊道牆面戲曲圖像裝飾,烘托觀戲氛圍,同時在廊道和閱是樓設置茶席,為觀眾提供舒適的看戲空間。並將逐步在暢音閣恢復宮廷戲曲劇目演出,讓文物真正活起來。

  宮廷戲劇館的展覽特色在於:不強調文物展陳數量,而是把觀眾更多的視線引導到舞台上,通過演員穿著和使用各類宮廷式樣的戲曲文物復制品,讓通常陳列在展櫃裡的文物動起來。同時通過地下室強調暢音閣戲台的獨特,讓各種機關在戲曲演出中使用上,實現動態的宮廷原狀展覽。

  九、故宮博物院原創話劇《海棠依舊》:追憶國寶南遷史

  時間:2017年9月19日—20日

  地點:北京保利劇院

  一座600年的紫禁城,幾經興衰起伏,風雲變幻。一條16年的古物南遷路,世人知之甚少,卻蕩氣回腸。歲月保留下了屬於中國人的文化結晶,同時也延續了保護國寶背後的堅定與擔當。

  近日,由故宮博物院青年職工自編自演的院史級話劇《海棠依舊》正在進行緊張的排練。9月19日—9月20日,他們將以演員的身份帶著故宮人的真情實感,和那段“文化不絕,精神便不會絕”的故宮國寶遷移史,將一個真實動人的故事搬上北京保利劇院的舞台。

  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日本侵略者鯨吞東北,虎視華北,國破家亡的危機像烏雲一樣壓在每一位有識之士頭上。戰火中的國寶一旦落入敵人手中,無非掠奪和毀壞的結果,故宮文物的安危也就成了令人困擾的難題。故宮博物院第一屆理事會的理事馬衡提議古物南遷,卻引發社會爭議。1933年I月3日,山海關失守,故宮博物院理事會正式決定古物南遷。2月6日凌晨,載有精心打包的2118箱古物的板車從午門魚貫而出。從此,被稱為世界文物史上“傳奇之行”的“故宮文物大遷移”拉開序幕。

  這條古物南遷路一走就是16年,足跡布滿10余個省市。當時的故宮人不會想到,他們翻過雪山,躲過轟炸,在槍林彈雨中保護了19000余箱古物的安然無恙,創造了第二次世界大戰歷史上人類文化的守護奇跡。這部波瀾壯闊、層層險阻的大遷移史詩中,故宮人面臨危險和磨難,無怨無悔地奉獻了熱血和青春。時值亂世的暫別卻多成了永別。許多年後,回憶起這段經歷,參與其中的故宮人竟隻用“圓滿的交代”做總結,就好似他們完成的不過是一件日常工作。

  話劇《海棠依舊》的故事緣起於這段被故宮前輩深藏心底的“南遷往事”。2010年時任《紫禁城》雜志副主編的王戈參與主持了專題《記憶與認同——1933-1949 故宮文物南遷》。在閱讀查詢大量故宮文物南遷的書籍資料後,決心用事實來感動更多人,用真情來致敬前輩。長達三年的創作和修改,最終完成了《海棠依舊》的劇本創作。

  話劇《海棠依舊》以1933年至1948年間故宮博物院文物的南遷、西遷、遷台歷程為主線,選擇一個家庭視角作為切入點。通過講述故宮南遷時普通職員顧紫宸為保護故宮國寶而離開北平以及正懷有身孕的妻子,從此踏上幾十年漂泊旅途的故事來展開主題。

  話劇之所以定名為《海棠依舊》,是以故宮最美麗的生命意象——海棠花,渲染戰爭背景下悲歡離合的人情,並以經過漫長寒冬等待在春天綻放的海棠,象征對於團圓的期待和希望,以及一代又一代故宮人對保護人類文化遺產使命的堅守。

  話劇《海棠依舊》的17名演員全部來自於故宮博物院各個崗位的工作人員,在他們認真工作之余,更為這部話劇傾注了無數熱情和汗水。2015年10月,故宮博物院建院90周年之際,《海棠依舊》在文物南遷的起點之一故宮寶蘊樓進行實景演出,寶蘊樓前,每年隻在5月開放的海棠花卻有幾朵幽靜地盛開了,彷佛和這些生活在和平年代的年輕故宮人一起,對老一輩故宮人傾訴一生都說不完的長情告白。

  這部由故宮博物院出品,中國兒童藝術劇院青年導演毛爾南執導,故宮博物院員工自編自演的話劇《海棠依舊》將於2017年9月19日及20日登上北京保利劇院的舞台,與更多觀眾分享這段鮮為人知的故宮博物院院史。本次演出也會延續公益形式,免費向公眾發放演出票,具體搶票方式將於近日在故宮博物院官方微信及微博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