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當前位置: 首頁 > 信息發布 > 直屬單位 > 國家藝術基金管理中心
國家藝術基金管理中心
《尋找家鄉記憶——傳統藝術新媒體交互傳播普及大展》在京開幕
發布時間:2017-06-20 08:48 來源:報送系統 編輯:李慶禹
信息來源:報送系統 2017-06-20

  6月10日,由中國數字圖書館有限責任公司承擔的國家藝術基金2016年度傳播交流推廣資助項目《尋找家鄉記憶——傳統藝術新媒體交互傳播普及大展》在北京炎黃藝術館開幕。文化部科技司司長孫若風,文化部公共文化司副巡視員關紅雯,國家藝術基金管理中心副主任王勇,人民日報海外版副總編劉玉琴,工信部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黨委書記、中國信息化推進聯盟理事長宋顯珠,教育部中央電化教育館館長王珠珠,中國國家圖書館副館長孫一剛,中國高科技產業化研究會副會長劉延寧,中國藝術研究院原常務副院長劉茜等出席了開幕式。

  劉延寧在開幕式上致辭。她指出,藝術與科技是人類走向文明的翅膀,二者缺一不可。本次展覽是在人類進入高科技時代,文化、教育、信息化跨界融合的一次創新,使得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藝術魅力通過科技手段,在現代文明社會煥發出了嶄新的生命力和更絢麗的光彩。本次展覽充分利用新媒體手段,將古老的傳統藝術融入到孩子們的教育當中,生動地體現了科技在非物質文化遺產進校園的過程中所發揮的重要作用。

  本次展覽是在全國教育信息技術研究“十二五”重點課題——《基礎教育中的傳統文化數字資源建設與應用》的成果基礎上,將全國各地孩子們創作的作品與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制作的精品匯聚,並運用高科技手段將虛擬展示與實物展示融為一體的、充滿情趣的創新型展覽,旨在通過新媒體手段,將傳統藝術更深入地融入少年兒童的教育之中。

  展覽共分四個部分:“插上科技的翅膀”“民間大美”“五彩記憶”“教學相長”,共匯集了來自全國各地中小學、幼兒園孩子及老師們創作的兩千余件民間藝術作品。有來自大連的紙扎中國龍、貴州的儺戲面具和銀飾、北京的泥塑和風箏、吉林的滿族刺繡、天津的版畫、河北的皮影、南通的藍印花布等。展覽第一次運用虛擬現實(VR)科技手段,將位於江蘇南通的“藍印花布博物館”全景搬到現場,全方位地展示了藍印花布的古老制作流程和千姿百態的藝術紋樣。觀眾通過虛擬現實(VR)技術可以在傳承人的指導下,親手體驗藍印花布制作技藝的過程﹔也可以在動漫游戲的體驗中,親身感受藍印花布藝術紋樣數字拼圖的樂趣。

  “普及與傳承”是本次展覽的重要主題。為此,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吳元新、邰立平、王阿板等和各省市級傳承人不僅帶著他們的精品參加展覽,還現場制作、解說和指導,使觀眾在與傳承人的互動中更生動地了解鳳翔木板年畫的歷史、藍印花布的紋樣、貴州民族盛裝的審美、北京彩繪技藝的特點以及吉林滿族刺繡的內涵。在傳承人精品參展的同時,還展出了部分民間藝術衍生品。這些源於傳統並與當代人生產生活緊密相連的民間藝術衍生品充滿了生機和活力,為古老的傳統藝術煥發出時代的光彩。孩子們在老師和非遺傳承人的精心指導下,通過自己的創作表達了對家鄉記憶的理解、對民間藝術的追求、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熱愛。

  2016年,國家藝術基金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關於繁榮發展社會主義文藝的意見》提出“大力發展網絡文藝”的要求,經反復論證,在傳播交流推廣資助項目中新增了對運用現代科技手段開展傳播交流推廣項目的資助,支持運用各種互聯網新技術、新渠道、新平台開展傳播交流推廣活動,鼓勵探索和創新。作為國家藝術基金第一批資助的,將傳統藝術形式與現代科技手段相結合的傳播交流推廣項目,《尋找家鄉記憶——傳統藝術新媒體交互傳播普及大展》充分利用新媒體表現手段將非物質文化遺產進行廣泛傳播,一方面打破了地域、時空的限制,擴大了傳播范圍、提升了傳播效果,凸顯了傳承創新、跨界融合的特點,吸引了更多的觀賞者、參與者﹔另一方面通過此次展覽的成功舉辦,有助於提高文化自信、文化自覺,也有利於提升優秀傳統文化的品質,將為傳統文化與高科技的深度融合積累有益經驗,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在更大范圍的普及、傳播提供有效路徑。

  展覽期間,中國數字圖書館有限責任公司還舉辦了互動體驗、交流講座的活動,並開通了網絡平台,全程免費向公眾開放。人民日報、光明日報、中國教育報、中國文化報、科技日報、中國藝術報、中國音樂學雜志、中央電視台、人民網、光明網、環球網、搜狐網、新浪網等媒體進行了報道。(來源:國家藝術基金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