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當前位置: 首頁 > 信息發布 > 直屬單位 > 中國國家博物館
中國國家博物館
“禮出東方——山東焦家遺址考古發現展”在國家博物館開幕
發布時間:2018-07-11 12:33 來源:中國國家博物館 編輯:李慶禹
信息來源:中國國家博物館 2018-07-11

  7月10日,由中國國家博物館、山東大學、山東省文物局、濟南市人民政府聯合主辦的“禮出東方——山東焦家遺址考古發現展”在中國國家博物館北開幕。

  “禮出東方——山東焦家遺址考古發現展”為中國國家博物館全國考古發現成果系列展之一,文物展品230余件,絕大部分來自獲得“2017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殊榮的山東濟南章丘焦家新石器時代遺址,是這些國寶首次以最全的陣容集中向公眾亮相。焦家遺址以豐富的大汶口文化遺存而著稱,不但有夯土城牆、護城壕溝、大型聚落居址等設施,更有大批高等級墓葬和大量的玉器、白陶和彩陶高端產品,在埋葬制度上形成了十分穩定的禮儀制度和文明化標志,為深入研究中國早期社會的禮儀、宗教、思想和藝術等提供了極為難得的實物資料。山東傳統上被中原地區稱為東方,“禮出東方”的展覽名稱即來源於此。

部分展品

文化和旅游部政府門戶網站記者李慶禹 攝

  為全方位展現焦家遺址的重要發現,展覽分為橫空出世、王者之城、禮制先河、工藝流變四個部分。

  第一部分橫空出世,展示焦家遺址的發現和基本概況。焦家遺址位於濟南市章丘區西北20公裡處裡。遺存主要為大汶口文化中晚期階段,年代距今約5300-4600年。遺址總面積超過100萬平方米。焦家大汶口文化遺存以多姿多彩的紅陶、白陶、灰陶、黑陶、彩陶、彩繪陶、玉禮器、玉飾品等為主體,既是生活實用器也是墓葬內隨葬品的組成部分。陶器通常成對,陪伴於墓主人的體側,表現出古人事死如生的淳朴觀念。墓葬隨葬品中玉器和陶器並重,包括玉鉞、玉刀等禮器,以及玉鐲、玉指環、玉環、玉串飾和玉耳墜等裝飾品,裝飾品是玉器的主要種類。焦家遺址應代表了黃河流域一處極為重要的治玉和用玉中心。展覽選擇密集型集中展示的方式對遺存的基本構成進行表現,讓參觀者一進入展廳就感受到遠古文化的風採扑面而來。

  第二部分王者之城,主要展示遺址從大型聚落到中心城邑的演變歷程。焦家人聚族而居,目前共發掘出116座大汶口文化房址,聚落形態經歷了早期居住址—中期墓地—晚期居住址三個大的發展階段,早期房址多為半地穴式,晚期房址多為地面式,建筑形式由早期單間房向後期聯排房子形式轉變。焦家人定居生活,經營農業和採集漁獵活動,並且掌握了制作陶器、石器、骨器等加工技術,生產生活已經處於同時代的相對發達的水平。發現中以夯土城牆、護城壕溝和高等級墓葬最為突出,昭示焦家古城成為距今5000年前後魯北地區的中心聚落。玉鉞、玉刀等王權象征物,城牆內發現以人作奠基的祭祀坑,顯示出古城的統治者當時也是軍事上的首領,在古城中擁有無上的權力。針對大型墓葬的毀墓現象比較獨特,墓主身體及陪葬陶器、玉器多被破壞,而且是在入葬後不久即遭破壞,反映了當時高層內部的權力斗爭和社會生活中的風雲變幻。

  第三部分禮制先河,重點表現墓葬中折射出的社會分化、等級差別和禮儀制度。焦家遺址共發現215座大汶口文化墓葬,墓葬體量、棺槨葬具的形制、隨葬品高低多寡等現象,已經表現出明顯的社會分化和等級差別,並且形成了很嚴格的禮儀制度。以大型墓為代表,禮儀制度初見端倪,大墓棺槨齊全,隨葬品陶器和玉器並重,用重槨一棺、一槨一棺等形式來彰顯墓主人的身份等級。大墓主人多陪葬玉刀、玉斧等重器來象征生前擁有的權力,玉鐲、玉指環、玉墜飾、玉環等用於裝飾人身,隨葬陶器和玉器的位置固定,成套陪葬,形成嚴格的組合關系。大墓附近有集中分布的祭祀坑,堆滿打碎的陶器或埋葬整狗、豬、鷹等。墓葬中還表現出大汶口時代人們一些特殊的地域風俗,如頭骨人工變形、拔牙、口含小球等。

大型幕M184墓內遺物和遺跡場景復原

文化和旅游部政府門戶網站記者李慶禹 攝

  被譽為五千年前“山東大漢”的部族首領大墓M184本次也出現在展場內,是最有代表性的一個大墓。墓主人身軀和隨葬的禮器全部經過復原,採用等比例原狀陳列的方式展示當時的禮儀形式。男性墓主身高經實測近2米,墓口長近4米,寬2.1米,一棺一槨,內外相套,棺槨之間和人身上放置近20件陶器、玉器隨葬品,其中1件玉鉞長達18厘米,表面有大片的朱砂痕跡,是焦家遺址目前所見最大的玉鉞,成為當之無愧的“玉鉞之王”。展覽採取場景復原的形式,以原大比例再現大墓出土場面,將全部陶器、玉器等文物按被揭露時的情形加以復位,以最直觀的方式表現這些高等級墓葬禮儀制度和恢宏氣勢。

部分展品

文化和旅游部政府門戶網站記者李慶禹 攝

  第四部分工藝流變,旨在展示焦家先民高超的制陶、治玉工藝發展。大汶口文化擁有十分發達的遠古工藝技術,以制陶和玉石器制作最為發達。制陶業達到成熟的高度,白陶、磨光紅陶、黑陶、彩陶、彩繪陶爭奇斗艷,三足、鏤雕、動物造型等手法多變,輪制技術普及,燒造火候高,可以生產出質地細膩的薄胎陶器。玉器制作異軍突起,既有玉鉞、玉刀等禮器,也有形式多樣的玉鐲、玉指環、玉管、玉環、玉錐形器、玉墜等裝飾品。玉器形式古朴,造型多變,可能還處於玉器發展的初始階段,尚未形成整齊劃一的固定格式。玉器重功能和實用,不追求過分繁縟的修飾,玉飾品之間或形成串飾組成使用,或不同個單件玉飾之間形成固定搭配在人體上成套使用,這些用玉的原則和規律在後世多得到延用和發展,在玉器發展歷史上具有開創性的意義。

    展覽計劃開放至2018年9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