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當前位置: 首頁 > 信息發布 > 直屬單位 > 中國國家博物館
中國國家博物館
“海岱朝宗——山東古代文物菁華”展覽開幕
發布時間:2019-04-19 13:46 來源:文化和旅游部政府門戶網站 編輯:李慶禹
信息來源:文化和旅游部政府門戶網站 2019-04-19

  4月19日上午10時30,由中國國家博物館與山東省文化和旅游廳、山東省文物局、淄博市人民政府聯合主辦的“海岱朝宗——山東古代文物菁華”展覽在中國國家博物館開幕,展覽為期近3個月。

展覽開幕式現場

攝影:余冠辰

  本次展覽以齊文化腹心地區出土的新石器時代至秦漢時期的精品文物為主體,以時代演進為脈絡,從文化源起、演變、交流、互動的動態視角考察該地區考古學文化的淵源、脈絡及其時代和區域特色,力圖讓觀眾對海岱之間的齊地文化面貌有更加全面、直觀、具體、深入的了解。展覽匯集的近200件(組)文物精品,大多出土於臨淄齊故城及其周邊,還包括高青、臨朐、海陽等地的重要考古發現,堪稱山東地區最能代表齊文化特色和發展水平的代表性考古遺物。其中,高青陳庄遺址是近年西周考古取得的突破性重要發現,出土的“豐”青銅鼎等帶有“齊公”“祖甲”“齊師”等銘文的青銅禮器,對於研究齊國早期歷史發展具有重要意義。“齊侯”青銅甗則是為數不多的帶有“齊侯”銘文的禮器之一。臨淄齊故城是古代中國東部地區重要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也是中國古代規模最大的早期城市之一,臨淄周邊的高級貴族墓葬出土的大量珍貴文物,數量之豐富,制作之精美,令人嘆為觀止。“公子土斧”青銅壺、“國子”青銅鼎、“高子”青銅戈等珍貴文物揭示了齊國世家大族參政、主政的歷史細節﹔“齊叔姬”青銅盤、“郾王”青銅劍、“吳王夫差”青銅劍等則是齊國與周邊邦國之間進行交流互動的重要物證﹔大武齊王漢墓、稷山漢墓出土的鎏金青銅熏爐、鎏金青銅編鐘等則讓我們有機會一睹西漢時期齊地文化的獨特風採。

展廳內景

文化和旅游部政府門戶網站記者李慶禹 攝

  本展覽以時代發展和齊地文化演變為主線,整個展覽分為三個單元:

  第一單元:多源同流。本單元介紹自新石器時代至商、西周時期的齊地考古學文化面貌,個別文物的時代可晚至春秋早期,重點展示齊地早期考古學文化的發展演變以及不同文明之間持續存在的交流、互動。本單元重點文物有高青陳庄遺址出土的“豐”青銅鼎、“豐”青銅甗等帶有“齊公”“祖甲”“齊師”銘文的八件青銅禮器,它們是近年來揭示齊國早期歷史的突破性考古發現。此外,“齊侯”青銅甗則是為數不多的帶有“齊侯”銘文的禮器之一。

  自遠古時代以來,魯北地區的夷人部族在東方大地上孕育了悠久燦爛且特色鮮明的海岱文明。中原文明與齊地的海岱文明之間一直存在各種形式的文化交流和聯系。夏王朝建立後,齊地的東夷部族曾一度賓服於夏,夏的政治勢力也曾抵達東夷腹地。商人滅夏後,加強了對東夷地區的控制,尤其薄姑、逢、奄等古國所在的淄水流域與商王朝交往甚密,出現了東夷文化與商文化初步融合的跡象。商周之際,姬周部族和齊太公所屬的姜炎部族也都直接受到商文化浸潤,文化面貌發生顯著變化。武王滅商後,齊太公等姜炎貴族被分封到山東,齊文化正式誕生,開啟了周文化與東夷文化新的融匯歷程。

  從文化人類學角度講,先秦時期的齊文化融合了我國早期東夷、姜炎、商、周等多個時期、多種族群的文化元素,它本身即是一個多元復合體﹔從地域文化角度講,齊文化融合了濱海文化和內陸文化的特點﹔從經濟模式角度講,齊文化兼具農耕文化、畜牧文化、漁牧文化、工商文化之所長。總而言之,西周時期的齊國立足於殷商故地,在周文化的主導之下,以東夷文化為基礎進而融匯各種文化元素,終於孕育出自成體系、特色鮮明的齊文化。

  第二單元 :競爭稱雄。本單元主要結合出土文物以及春秋戰國時期的齊國歷史文化來介紹春秋戰國時期齊地的文化面貌及其特色,重點突出齊都臨淄、世家大族、邦國關系、歷史拐點、禮儀變革等特色性、關鍵性的主題內容。本單元的重點文物有“公子土斧”青銅壺、“國子”鼎、“齊叔姬”青銅盤、“郾王”青銅劍、“吳王夫差”青銅劍,以及淄江花園出土的一系列青銅禮器,它們是見證春秋戰國時期齊國內政、外交等歷史文化事件的重要物證。

  自齊國受封建國開始,齊文化就被賦予銳意革新的精神內核。太公建國後,政治上“尊賢尚功”,文化上“因其俗,簡其禮”,經濟上則“通商工之業,便魚鹽之利”,不僅鞏固了政權基礎,並開創性地完成了對夷俗和周禮的初步改造,一舉奠定了齊文化開放務實、變革求新的精神格局。

  春秋戰國時期是中國歷史上最重大的變革、轉型時期之一。周平王東遷,開啟了春秋戰國的時代大幕,中國古代歷史自此進入諸侯群起、霸權迭興的新階段。動蕩失序的政治格局給各諸侯國帶來激烈的競爭,大國爭霸,小國圖存。齊國數位君主都曾主動變法圖強,使齊國長期躋身於大國之列。春秋早中期,齊桓公任用管仲等賢臣,實行“四民分業”“官山海”“相地而衰征”等政策,終於九合諸侯,一匡天下,令齊國一躍成為春秋五霸之首。田氏代齊後,齊國依然保持著強國地位。齊威王整頓吏治,嚴罰重賞,選賢任能,廣開言路,齊國一度“最強於諸侯,自稱為王,以令天下”。齊宣王、湣王時期,齊國進入戰國史上的盛世,文化影響力也極盛於一時。伴隨政治、經濟形勢的巨變,春秋戰國時期的物質文化生活也發生了諸多顯著變化。齊國青銅禮器在器類、器型、紋飾方面均呈現出不少鮮明的區域文化特色,對周邊地區也產生了顯著的影響。

鎏金青銅熏爐

文化和旅游部政府門戶網站記者李慶禹 攝

  第三單元:融歸一統。本單元主要介紹秦漢時期的齊地郡國文化,重點突出齊文化逐漸融入秦漢統一王朝並最終演化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基因的過程和趨勢。本單元的重點文物有大武齊王漢墓陪葬坑出土的青銅鼎、鎏金青銅熏爐、鎏金青銅弩機等文物,以及稷山漢墓發現的鎏金青銅豆、鎏金青銅編鐘等,讓人們有機會一睹西漢時期的齊國物質文化面貌。

  秦漢時期是中華傳統文化形成過程中的關鍵時期,秦漢王朝建立後,破除了可能阻礙區域文化交流的政治壁壘,為多元一體的中華傳統文化的形成與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公元前221年,齊國被秦所滅,其地盡歸於秦﹔漢承秦制後,大一統的國家形態得到進一步鞏固和提升。隨著齊國政權的滅亡,齊國舊地淪為大一統王朝的郡、國屬地,甚至被分割為數個封國。齊文化喪失了強有力的政權支持和相對穩定的疆界屏障,這意味著邦國政治意義上的齊文化遭到顛覆和終結。然而,社會及族群意義上的齊文化不僅沒有消失,反而繼續保持著異常蓬勃的生機和活力。

  實現大一統的秦漢中央王朝逐漸融合了此前流行於各地的種種區域文化,使之成為波及全國的統一的思想文化,深刻地影響了中國歷史的發展進程。積澱數千年的齊文化早已超越邦國形態,演化為一系列優秀的思想文化基因,為大一統格局下中華傳統文化的新生作出了卓越貢獻,對秦漢時期乃至整個中國古代的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發展都產生了重大影響。最終,源遠流長的中華傳統文化成為一條匯納百川的文化長河,奔流不息,澤被後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