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當前位置: 首頁 > 信息發布 > 直屬單位 > 中國國家話劇院
中國國家話劇院
國家話劇院話劇《特赦》12月在京首演
再現民國奇案的情法激辯
發布時間:2018-11-14 11:34 來源:中國國家話劇院 編輯:馬思偉
信息來源:中國國家話劇院 2018-11-14

  

圖為原創話劇《特赦》新聞發布會現場。

文化和旅游部政府門戶網站記者馬思偉 攝

  1113日,由中國國家話劇院出品、演出的原創話劇《特赦》舉行新聞發布會。《特赦》將民國時期“施劍翹槍殺孫傳芳”一案搬上舞台,通過一場場高潮迭起的庭審戲,引領觀眾不斷追問和思索著義與理、情與法的兩難命題。該劇將於124日至9日在國家話劇院劇場進行首輪演出。  

  民國奇案思考情法之爭 

  《特赦》編劇徐瑛,導演李伯男,舞美設計劉科棟,主演江佳奇、高發、彭博、石展、王楠鈞、李曄、郭犇、夏奇等。該劇根據民國真實事件改編,講述了1935年,天津發生了舉世震驚的槍擊案,一名叫施劍翹的女子將殺父仇人孫傳芳射殺於居士林佛堂,隨後散發傳單宣布自首。圍繞施劍翹殺人一案,辯控雙方在法庭上展開了激烈的辯論,審理過程反轉不斷高潮迭起,社會輿論與大眾同情在其中也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讓這場圍繞情與法之爭的殺人案最終以國家特赦的方式結案。 

  該劇自1016日建組以來,一直進行著無休息不間斷的緊張排練。為了更好地貼近角色,10月底,劇組17位演職人員先後前往施劍翹故居、天津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等地體驗生活、搜集素材,翻看施劍翹案卷宗,與歷史專家座談,深刻理解了“施劍翹特赦案”中民國社會亂象與司法公正、新聞輿論與道德倫理的多重困境,為二度創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編劇徐瑛曾執筆過歌劇《駱駝祥子》、《李白》等諸多作品,並被翻譯成英語、法語、意大利語等在世界各地演出。談及該劇的創作過程,徐瑛感慨萬千,“法律是公平正義的守護神,通過對民國奇案的探究,希望能讓觀眾從審判過程中感受到公平正義的光芒。此次劇本能夠順利完成,得感謝民國的報人對庭審過程的詳實記錄。”他坦言,“情與法之爭是人類有了法律的歷史以來就一直存在的一個難以定論的話題,其中含有人類至今無解的悖論,這是激發我創作這部話劇的一個緣由。” 

  導演李伯男是北京戲劇家協會副主席,當代中國劇壇最具創意生產力和品牌價值的戲劇導演之一,歷十二載,李伯男曾獨立執導原創舞台劇近六十部。此番是他首次與中國國家話劇院合作。李伯男表示,感謝國家話劇院對於創作團隊的支持和信任,並期待它成為一部留得下的中國原創法庭大戲。“這台戲是堅持現實主義創作的方向與原則的,彰顯了‘話劇姓話’特色,從刺客到居士的審判之路,更是觀眾思考社會與人心的心靈之旅。全劇具有冷靜全面的客觀性態度,有著熱烈素朴的人文情懷和理性深沉的法治精神,這在提倡法治社會的當下,具有深刻的現實意義。” 

  法律的庄嚴,人物情感的兩難與掙扎,佛門的禪意……如何將眾多元素融入,《特赦》的舞美設計也別具匠心。該劇的視覺風格追求極致的現代感,在現代品格的包裹下透露出民國氣韻,即庄重而冷靜的演出氣質。排練場中展示出的雙層演劇結構濃縮成了兩個時空,台上台下的空間結構可以刺激出激烈的交流和對抗,讓人物在冷靜的法律表象下滿懷情感。 

  情法激辯表達理性之聲 

  話劇《特赦》中施劍翹的扮演者江佳奇在發布會上講述了自己與角色“結緣”的過程。“這部戲人物命運曲折復雜,法庭辯論針鋒相對,需要扎實過硬的台詞和表演功底。自己剛開始對施劍翹與父親、孩子、丈夫、堂兄等人的情感關系還有著疑惑,但是後來隨劇組赴天津採風,和歷史專家面對面探討,最終找到了答案。”她直言,盡管本劇是以法庭審判為切入點,但是施劍翹也有著心理矛盾和轉變,從為父報仇與堂兄決裂,到審判後期與丈夫離婚,面對新聞輿論和公眾的支持,最終皈依佛門,都有著深刻的人物變化和情感邏輯,施劍翹也在情與法、為報父恩與舍棄家庭之間面臨著兩難,最終得到個人情感與法律的雙重“特赦”,贏得心靈的自由與解脫。 

  《特赦》中施劍翹辯護律師余棨昌的扮演者高發在劇中有著大段的辯論戲,大量與公平正義、社會輿論、傳統文化相關的犀利台詞讓他在排練中不斷鑽研打磨,並對情與法產生了另一種理解,“盡管歷史上該案是以特赦的方式結案的,但余棨昌本人是不主張特赦的,他認為特赦意味著政府對於暴力復仇的認可,會削弱法律權威性,於國家和社會則可能是災難。到底該不該特赦?情與法究竟如何平衡?這些都是話劇《特赦》留給觀眾的思考空間。” 

  《特赦》以不俗的功力和面對面的對手戲,致力於情感的營造與情理的博弈,展現了施劍翹的內心決絕與審判過程的正面交鋒,強化了故事本身的張力與戲劇性,牢牢牽動著觀眾的心。值得一提的是,劇中施中誠、施靖公、孫家震等角色雖然戲份不大,但人物的性格、情感以及價值觀都彰顯得立體生動,豐富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