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當前位置: 首頁 > 信息發布 > 直屬單位 > 中國國家畫院
中國國家畫院
袁運甫藝術精神再耀“光華”
發布時間:2018-09-03 10:50 來源:中國文化報 編輯:李慶禹
信息來源:中國文化報 2018-09-03

  中國文化報記者高素娜報道:8月16日,由清華大學、中國美術家協會、中國國家畫院主辦的“光華——袁運甫藝術之美”在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舉行,展覽通過123幅油畫、水粉畫、水墨畫、彩墨畫等作品,全面展示了袁運甫在繪畫領域的杰出成就,尤其是他在現代色彩學和水墨藝術現代性方面的探索成果。

  袁運甫(1933-2017),江蘇南通人,1949年至1952年在杭州國立藝專(現中國美術學院)學習,1954年畢業於中央美術學院,1956年中央工藝美術學院(現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成立即在該院任教,曾任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博導,中國國家畫院公共藝術院院長。作為中央工藝美術學院建院首批教員,袁運甫被師生們尊稱為“袁先生”,在長達61年的教學生涯中,袁運甫以謙和的人格魅力,博大的文化學養和精深的藝術功力,為學院留下了寶貴的學術文脈和精神傳統。“袁先生是以德育人的典范,他以幾十年的行為准則,踐行了一個仁者對社會,特別是對年輕人的教化。謙遜、朴素、自覺、獨立、仁愛、無私的行為准則讓袁先生在學院享有崇高的威望,在他身上,我們能夠切身體會到作為一名教師的偉大和無窮魅力。”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館長馮遠說,“袁先生是這個時代思想的中堅,也可以說是承上啟下的集大成者。因為歷史或現實的局限性,我們可能並不能完全理解袁先生,因此我們要通過展覽更好、更准確地解讀他的思想和藝術成果,並通過對他的認知,了解學院真正的精神傳統。”

  在袁運甫眾多的藝術成就中,中國畫創作是一個重要方面。舉凡寫意花鳥、山水與人物、寫生性風景、寫意構成以及重彩花鳥、山水等,他都一一涉獵。“在創作中,他善於發揮水、色、墨混沌交融的表現效果,其彩墨作品,墨中有色,色中有墨,既展現出雄渾壯麗、恢弘磅礡的精神氣象,也洋溢著幽雅閑遠、清逸蘊藉的詩性特質。其語言充分發揮了沒骨設色、潑墨、潑彩相結合的優長,並輔以鋪水、漬水、潑水之法,極盡‘渲’‘淋’‘涮’‘滾’‘凝’‘積’諸手法之能事,同時也成功地吸取了敦煌壁畫古朴絢麗的色彩表現效果,以及民間藝術祥和喜慶的原生色彩趣味。另外,將光影創造性地引入畫面,也是袁先生彩墨畫創作最為得意的地方。”《中國美術報》總編輯張曉凌說。

  除卻在壁畫、插圖藝術、設計藝術、雕塑、裝置等諸多領域的卓越成就,袁運甫的水彩畫也讓人津津樂道。他曾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畫了一批對景寫生的水粉畫,寫生地域包括甘肅、浙江、北京、山東、上海、四川、江西、福建等﹔題材則有鄉村、城市、工廠、碼頭、漁港、川峽、灘涂等,林林總總,近於全景式的關照,是那個時代普通人生活的真實寫照。這批畫幾乎都是暖色調,陽光明媚、溫馨怡人,呈現出中國美術史上從未有過的景象。“不斷有人說袁先生的這批水粉畫,代表著那一時期中國藝術的最高成就,我贊成這種評價。這批畫作題材的廣度前無古人,這是其一﹔其二,這批畫作語言精美,每一幅都堪稱經典。回到那段歷史去看,這種評價是公允的。”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杜大愷表示,關於藝術的所有是是非非都是圍繞著藝術與生活的關系展開,歷史地看藝術的任何變化都是社會變化的結果,袁運甫先生的這批水粉畫適時地回應著那一時期中國社會變化的現實,體現了一個杰出藝術家對社會變化的敏感和自覺。

  應袁運甫之子、本展策展人之一袁加的請求,此次展覽未設開幕式。“這和我父親的性格有關,他是一個特別低調的人。記得2004年, 他在中國美術館舉辦的個展開幕式上說:‘我鼓起勇氣做這個展覽,就是想為自己准備一條鞭子,請大家用它來抽打我,讓我警醒。’所以此次展覽也希望得到大家多方面的評價,而不是簡單的贊美。這是我父親最高興的事情,所以我們就以他最高興的方式來開始這個展覽。”袁加說。

  本次展覽主題“光華”其實隱喻了中央工藝美術學院所在的位置,即北京光華路,代表著對老一輩藝術家和知識分子獨立思想和意志的繼承與發揚。此外,這也暗合了本次展覽的初衷:一是對2017年辭世的袁運甫先生的紀念。通過對其藝術思想和藝術作品的梳理與解讀,追尋他的從藝之路和美術史意義。二是從學術文脈的角度,通過對袁運甫先生的個案研究,深入探究清華美院的歷史傳統和思想發展軌跡。

  據了解,清華大學在2014年提出“清華美術學群”概念以後,“清華美術”作為當代美術的一個重要現象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本次展覽進而提出“裝飾主義”的藝術議題,力求通過對這一歷史概念的進一步闡釋,形成具有特殊意義和原創價值內涵的中國現代藝術理念,以期對清華大學美術學院的歷史文脈及思想有更加准確、客觀的理解和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