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 密码:
站内搜索:
整合 提升 开放 创新——文化部社会文化司司长于群答记者问
时间:2011-11-01 编辑:全悦
    中国文化报记者刘婵报道: 2011年中国图书馆年会暨中国图书馆学会年会将于10月26日至27日在贵州省贵阳市举办。这是年会首次由文化部主办,规格高,规模大。参会人员包括文化部有关司局负责人、各省(区、市)文化厅(局)负责人,全国各级各类图书馆馆长,有关专家、学者及图书馆工作者,总人数将超过1300人。年会举办之际,记者就相关情况采访了文化部社会文化司司长于群。 
    记者:作为组织者,您对本届年会的举办,有什么期望? 
    于群:今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也是公共图书馆实现免费开放的重要一年。本届年会恰逢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刚刚胜利闭幕,将成为文化部及时贯彻落实全会精神的重要会议和具体举措。我们将以本届年会为契机,进一步推动全国图书馆事业发展,构建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记者:本届年会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于群:2011年中国图书馆年会暨中国图书馆学会年会由工作会议、学术会议、展览会3部分组成,简言之,就是“图书馆交流与合作的年度盛会、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携手共赢”。 
    本次年会首次由文化部主办,使得年会站位更高、视野更广阔,将年会定位为对全国图书馆行业有实际指导意义的大会,明确图书馆事业在国家文化战略中的重要地位。本届年会将讨论图书馆“十二五”发展目标,展望未来发展前景,进一步加强年会议题的深度和广度。 
    年会期间,将召开全国公共图书馆工作会议,研究公共图书馆“十二五”发展目标和任务,部署明年重点工作;召开2011年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制度设计研究工作会议,研究有关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制度设计有关工作;还将召开中国图书馆学会学术研讨会等17个学术会议分会,涵盖图书馆行业相关的理论研究、实践工作等。 
    同时,将举办年会展览会,全面展示与图书馆相关的最新产品、设备、资源和技术,形成图书馆与相关产业共同发展的良性机制,实现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合作共赢。 
    记者:我们注意到,本届年会与以往相比有较大变化,体现出许多调整和创新,这是出于什么考虑? 
    于群:今年6月,我率团赴美出席并深入考察了2011年美国图书馆协会年会。该年会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美国图书馆协会年会由美国图书馆协会(ALA)举办,一直以规模大、影响大著称于国际图书馆界。通过考察,我认为美国图书馆协会年会之所以保持旺盛生命力、数十年长盛不衰的根本原因在于:美国图书馆协会年会不仅是图书馆界的盛会,而且动员了社会各界力量,找到了各方利益的平衡点,形成了“多赢共举”的局面。通过会展结合的年会模式,为图书馆行业、地方政府、企业界提供了互通信息、整合资源、全面展示的良好平台,各方利益均得到有效实现,由此形成一种良性机制,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中国图书馆学会成立于1979年,自1999年起,每年举办一届年会。学会年会在我国图书馆事业发展中发挥了积极作用。进一步扩大学会年会的规模与影响,加强中国图书馆界的沟通与协作,对于促进我国图书馆事业和相关产业的发展,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具有重要意义。因此,社会文化司进行了认真研究,与中国图书馆学会充分沟通,报部批准后,决定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对年会进行适当调整。考虑到今年年会举办在即,时间有限,就先在原有年会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探索和尝试,承上启下,为今后打下坚实基础。 
    记者:有人认为,这次年会是一次开放的会议,不仅体现了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融合,还从一个更广阔的范围整合了图书馆的相关资源,将促进图书馆相关行业的整体发展。是否如此? 
    于群:本届年会体现了以下思路:一是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相结合。本届年会首次由文化部主办,规格高;由文化部社会文化司与有关单位及行业学术组织、贵州省文化厅承办,力量强;协办和支持单位包括文化企业、IT类企业等,社会力量参与广。二是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相结合。年会期间将举办大型展览会,展览会内容丰富,针对性强,有利于全国各级各类图书馆管理者相互交流学习,广泛获取信息;有利于参展厂商展示品牌,提升业界影响力。三是理论研究与实践工作相结合。工作会议和学术会议并重,相辅相成,致力于将理论研究更好地服务于实践工作。广大图书馆工作者和图书馆专业研究人员都可以从中受益,充分发挥了年会推动理论创新、推进实践应用的作用。 
    记者:图书馆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图书馆年会如何体现 “面向基层,服务社会”的特点?
于群: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必须适应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发展,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承担更加重要的责任,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面向基层,服务社会”是本届年会的突出特点。一方面是特别邀请全国300多名县级图书馆馆长参会,为他们提供宝贵的学习交流机会,同时倾听基层的呼声,分享基层的成功经验,开展更多面向基层的务实研究;另一方面是大力开展公益宣传,重点宣传图书馆事业的成就,让广大公众了解图书馆、走进图书馆,享受图书馆服务。本次年会的展览会是面向社会公众开放的,同时还将在贵州广泛开展阅读推广活动,实现年会的专业性与公众的文化需求相结合。 
    记者:高新技术为图书馆事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将成为推动图书馆事业发展的重要引擎。对此,年会是否将对高新技术在图书馆领域的广泛运用进行描绘? 
    于群:加强公共数字文化建设是公共文化服务创新的重要内容。当今时代,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网络技术、数字技术、新型传媒技术的推广应用,为图书馆事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高新技术成为推动图书馆事业发展的重要引擎。文化与科技的深度融合,对文化生产与传播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十一五”以来,文化部、财政部共同组织实施了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和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计划,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开拓新的发展空间,培育新型的服务业态,并取得积极进展。为此,本次年会特别设立数字图书馆和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两个专题互动体验区,生动展示“十二五”公共数字文化建设的内容和前景。这或将成为本届年会的一个热点。
网站说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旧版网站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 地址:北京市朝阳门北大街10号
网站管理:文化部信息中心 邮编:100020
ICP备案:京ICP备05083456号 电话:86-10-5988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