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 密码:
站内搜索:
年会第五分会场会议报道
时间:2011-11-01 编辑:全悦
    10月27日8:30,2011年中国图书馆年会暨中国图书馆学会年会以“数字资源建设与共享:‘十二五’展望”为主题的第5分会场会议在贵州省贵州饭店国际会议中心二楼六盘水会议室成功举行。会议吸引了100余位年会参会代表参加。 
    会议由中国图书馆学会学术研究委员会资源建设与共享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国家图书馆外文采编部主任顾犇和资源建设与共享专业委员会委员、四川省图书馆信息网络部主任陈雪樵共同主持。他们介绍了到场的专家和征文论文作者代表,欢迎并感谢与会代表的支持。 
    研讨会由专题报告和论文作者交流发言两部分组成。 
    资源建设与共享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研究员孟连生作了题为《面向未来构建数字资源知识服务系统——NSTL“十二五”发展展望》的专题报告。孟连生在报告中介绍了NSTL的基本情况、资源建设现状和“十二五”期间的发展目标,重点阐释了STKOS的建设目标、系统框架及其主要建设任务,总结了STKOS的建设意义。华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信息管理系主任、教授高波作了题为《我国高校图书馆区域性信息资源共享——现状、问题、对策》的专题报告。高波用两个颇有深意的寓言故事和美国学者贝克(S?K?Baker) 的《资源共享的未来》前言中的一段话引入报告的主题,以大量的调查实例为依据,从总体状况、共享模式和网络功能等三个方面介绍了我国高校图书馆区域性信息资源共享的现状,总结了资源共享中存在着联盟资金严重不足、共享资源很少等问题,并从资金、动力与人才三个方面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两场专题报告都对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与共享的未来发展做出了深入的分析,提出了明确的发展方向与发展思路以及应对新问题的具体策略。报告深入浅出,吸引了众多听众,会场座无虚席,还站满了前来听讲的参会人员,中国图书馆学会秘书长严向东也跟随着阵阵掌声来到本分会场。 
    五位论文作者分别从数字资源建设与共享的不同角度作了发言。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的李书宁的发言题目为《用户参与的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研究》,他分析了邀请用户参与数字资源建设的意义和可行性,提出了用户参与建设的方法、内容,并通过国内外的一些实践案例对用户参与的保障机制进行了分析研究。上海图书馆的桂飒爽的发言题目为“从《华东联合目录》的衍变推进,看资源共享平台的发展轨迹”,她以《华东联合目录》20多年的变化为线索,回顾了上海地区图书馆外文期刊共建共享工作的发展轨迹,分析了纸质和数字资源引进比例的变化给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提供带来的新挑战和新机遇。武汉大学图书馆的黄莉的发言题目为“数字资源建设与共享中的知识产权及合理使用”,她分析了我国对互联网环境下知识产权保护的立法现状与知识产权保护立法的不足,以实例提出了图书馆的应对之策。西安外国语大学图书馆的王颖洁的发言题目为《我国区域性机构知识库联盟构建研究》,她分析了国内外IR联盟的发展概况,剖析了区域性IR联盟建设优势,并以陕西高校为例,阐述了区域性IR联盟的构建模式。国家图书馆的魏达贤的发言题目为《微博在数字图书馆应用分析》,他介绍了微博在国内外图书馆的应用现状,并从可行性、应用方式、服务、推广四个方面做了微博在数字图书馆的应用分析。论文作者的发言从不同的角度展望了数字资源建设与共享的发展方向,提出了图书馆面临新机遇与新挑战时所应作出的调整与应对之策,高度切合了会场主题,可谓内容丰富、精彩纷呈,引来听众不时提问,会场交流互动积极。 
    交流发言后,严向东秘书长称赞了本会场组织的有序与气氛的热烈,并主持进行了“中国图书馆学会在职培训需求调查表”的现场抽奖,当场产生了1名一等奖与2名二等奖。在获奖者与参会代表的声声笑语中,第5分会场的主题会议圆满结束。 

                                                                                                湖南图书馆 陈瑛
网站说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旧版网站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 地址:北京市朝阳门北大街10号
网站管理:文化部信息中心 邮编:100020
ICP备案:京ICP备05083456号 电话:86-10-5988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