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政府信息公开 | 政策法规 | 热点专题 | 文化统计 | 专项工作 | 公众留言 | 网上直播 | 在线访谈 | 网上调查 | 12318举报 | |
行政许可项目 | 网络音乐 | 网络游戏 | 营业性演出 | 文化产业投融资 | 视频报道 | 中国文化 | 网站地图 | 电子邮件 | 展演/讲座信息 |
中国图书馆学会副理事长陈力致辞
在中国图书馆年会暨中国图书馆学会年会
闭幕式上的致辞 中国图书馆学会副理事长,国家图书馆副馆长 陈 力 2011年10月26日 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各位同仁: 大家下午好! 2011年中国图书馆年会暨中国图书馆学会年会即将完成各项议程,圆满落幕。两天来,来自全国各地文化主管领导、国内外图书馆专家、学者、图书馆工作者及新闻媒体和企业界代表共约1300余人欢聚一堂,共谋我国图书馆事业发展大计。我谨代表中国图书馆学会感谢各位领导的莅临指导,感谢各位专家学者的精彩演讲和真知灼见,感谢新闻媒体朋友们的精准报道,感谢企业界朋友们对图书馆事业的关注和支持,更感谢全体与会代表的积极参与和大力支持。 本次年会是在借鉴国际上图书馆年会先进办会理念和经验的基础上,由文化部主导推动改革和创新的,主要体现了如下几个新的特点: 一是年会名称新,参与力量强。以“中国图书馆年会暨中国图书馆学会年会”命名,首次由文化部主办,文化部社会文化司、中国图书馆学会、贵州省文化厅、国家图书馆、文化部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建设管理中心等共同承办,还有协办单位和支持单位,充分体现了政府主导和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有机结合,为本次年会的成功举办提供了重要保障,也为年会今后的举办积累了有益的经验。 二是年会主题新,讨论范围广。本次年会以“公益?创新?发展:‘十二五’时期的图书馆事业”为主题,紧扣了我国当前图书馆事业发展的脉搏。主会场上,周和平馆长的主旨报告、蒯大申所长和陈传夫院长的主题发言以及图书馆现代技术的专题发言分别从我国图书馆事业发展的高度、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和图书馆学术研究以及图书馆信息技术发展等多个角度阐释了年会的主题,做到理论与实践的契合,为年会增添了无限亮点。同时,学术分会场共计17个,就图书馆法律与知识产权、信息资源建设与共享:“十二五”展望、免费服务与可持续发展、少儿图书馆的服务创新与可持续发展、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等多个方面的主题进行了广泛的讨论,实现了新思想和新观念的交流与碰撞。 三是年会内容丰富,会展结合共同促进事业发展。年会期间除了传统的学术会议以外,还举办了公共图书馆工作会议和大型展览会。展览会内容丰富,参展企业众多,而且几乎都是与图书馆行业发展息息相关的高新技术企业。通过展览会,广大图书馆工作者丰富了视野,拓宽了工作面;参展企业展示了品牌,提高了知名度,甚至直接获取了商机。可见,会展结合不但促进了包括图书馆在内的文化事业的发展,而且还实现了文化产业的繁荣。此外,年会期间还进行了青年人才奖、优秀会员和优秀学会工作者、韦棣华奖学金、全民阅读活动等相关奖项的颁发。 四是年会代表分布广泛,真正实现了全行业的大动员。本次年会的参会代表分布相当广泛,既有文化主管领导,也有专家、学者和图书馆工作者;图书馆工作者中既有各系统、各高校和各专业的图书馆馆长,也有公共图书馆馆长;公共图书馆中,既有省级馆的馆长,也有地市级馆的馆长,还有专门邀请的320个县的图书馆馆长,年会参会人群实现了空前的广泛和代表性,真正做到了全行业的大动员,这将进一步带动广大中西部地区图书馆,尤其是基层图书馆的跨越式发展,缩小我国图书馆事业的地域和城乡差异,从而在根本上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推动我国社会的进步。 各位代表,本次年会之所以能够成功举办,就在于文化部和各承办、协办单位以及全国各地文化主管部门、中国图书馆学会各专门工作委员会、各分支机构、各地方学会、各级各类图书馆、各位论文作者和各位与会代表以及广大会员共同参与和努力的结果。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本次年会的东道主贵州省文化厅、贵州省图书馆和贵州省图书馆学会予以年会大力支持和无私贡献。在此,我谨代表中国图书馆学会和全体与会代表,向上述三个单位的领导和同志们表示诚挚的谢意! 下面,我宣布:2011年中国图书馆年会暨中国图书馆学会年会胜利闭幕! |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 地址:北京市朝阳门北大街10号 |
网站管理:文化部信息中心 邮编:100020 |
ICP备案:京ICP备05083456号 电话:86-10-598811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