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 密码:
站内搜索:
年会第二分会场会议报道
时间:2011-11-02 编辑:全悦
    10月27日上午,2011年中国图书馆年会暨中国图书馆学会年会第二分会场“图书馆法律与知识产权论坛”如期举行。此分会场由中国图书馆学会学术研究委员会图书馆法律与知识产权专业委员会主办,分为国内立法与图书馆管理、国外立法与图书馆管理二个阶段,由肖燕(图书馆法律与知识产权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清华大学图书馆学术委员会主任、研究馆员)、金晓明(图书馆法律与知识产权研究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市图书馆学会副秘书长)、高文华(图书馆法律与知识产权研究专业委员会副主任、黑龙江省图书馆馆长、研究馆员)共同主持。共有六位发言人(三位特邀发言人和三位征文获奖者)在会上做了专题发言。 
    特邀发言人李国新(中国图书馆学会学术研究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图书馆法律与知识产权研究专业委员会主任、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教授)在《公共图书馆法立法进展》的专题发言中,通报了《公共图书馆法》的立法进程,介绍了立法支撑研究与法条的主要内容,简要分析并回答了业界关注的问题;特邀发言人申晓娟(国家图书馆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副研究馆员)在《古籍保护条例制定进展》的专题发言中,介绍了《古籍保护条例》的制定背景、进程、条文框架以及下一步的工作;特邀发言人肖燕在《著作权法第三次修订进展》的专题发言中,介绍了《著作权法》第三次修订的背景、进程、不同利益群体的诉求和图书馆界重点关注的问题;论文获奖者龙滔(重庆图书馆研究馆员)在《图书图书馆事业发展的瓶颈与制度保障》的专题发言中,基于对重庆公共图书馆发展现状的调查研究,阐述了立法缺失对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的负面影响并提出了改进对策;论文获奖者翟建雄(图书馆法律与知识产权研究专业委员会委员、国家图书馆发展研究院研究馆员)在《欧洲六国互联网资源采集和缴存立法评析》的专题发言中,介绍了欧洲在互联网资源采集和缴存方面的法律保障以及值得借鉴的做法;论文获奖者陆晓曦(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在读博士生)在《美国公共图书馆权力制衡案例分析与启示》的专题发言中,通过对布朗诉约翰斯顿案和无名氏诉冈萨雷斯案的分析,介绍了美国公共图书馆在履行自身各项职能外,还扮演着在相关利益者权利受到侵害时与侵害实施者相抗衡的权力制衡角色以及与之相关的法律制度保障。 
    发言结束后,主持人肖燕做了简短的总结,认为图书馆事业的健康发展需要法律法规的护航,呼吁业界有识之士以理智和热情继续关注并积极参与立法活动,为共建良好的法制环境而努力。 
    会议历时三小时,与会听众百余人次。因时间关系现场提问受限,不少与会者就自己关心的问题在会下与各位报告人进行了交流探讨。
网站说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旧版网站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 地址:北京市朝阳门北大街10号
网站管理:文化部信息中心 邮编:100020
ICP备案:京ICP备05083456号 电话:86-10-5988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