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 密码:
站内搜索:
《汤豪塞》
时间:2011-10-31 编辑:全悦

 

    中央歌剧院简介 
    中央歌剧院是隶属于文化部的国家歌剧院,始建于1952年,前身是延安的中央管弦乐团和鲁艺文工团。1942年就在延安创作演出了秧歌剧《兄妹开荒》、歌剧《白毛女》。目前是中国及亚太地区具有规模优势和实力的歌剧院。 
    中央歌剧院现有歌剧团、合唱团、交响乐团和舞台美术设计制作中心等。歌剧团聚集着众多优秀的歌剧表演艺术家,他们大都获得过国内外声乐大赛的重要奖项,并一直活跃在中国及世界歌剧舞台上。合唱团成员均毕业于高等音乐学院,具有良好的音乐修养和声音表现力,演唱曲目涉及中外著名歌剧和声乐作品,目前是国内最具实力和影响力的百人合唱团;交响乐团以擅长歌剧音乐演奏闻名,积累了丰富的曲目,并经常参加国内外大型演出,是国内最受欢迎的交响乐团之一;舞台美术设计制作中心实力雄厚,广泛参与了歌剧及中外重大演出和各类大型活动的舞美制作。剧院还聚集着一批颇具实力的作曲家、指挥家、导演、剧作家及舞台美术家。历任院长有著名艺术家李伯钊、周巍峙、卢肃、赵沨、马可、李凌、刘莲池、王世光、陈燮阳、刘锡津。现任院长为著名指挥家俞峰教授。 
    半个世纪以来,经过几代艺术家的不懈努力,剧院先后在中国首演、推出并保留了一批世界歌剧经典剧目,主要有《茶花女》《蝴蝶夫人》《卡门》《叶甫根尼?奥涅金》《詹尼?斯基奇》《图兰朵》《阿依达》《艺术家生涯》《弄臣》《费加罗的婚礼》《奥塞罗》《乡村骑士》《塞维利亚理发师》《丑角》《霍夫曼的故事》《游吟诗人》《伊斯国王》《蝙蝠》等;积累了一批中国歌剧作品,如《白毛女》《刘胡兰》《草原之歌》《阿依古丽》《第一百个新娘》《马可?波罗》《杜十娘》《霸王别姬》《山村女教师》《热瓦普恋歌》等。 
    剧院一直保持其国际性、开放性特点,长期活跃在国际艺术交流舞台上。1988年夏,中央歌剧院赴芬兰萨沃林纳歌剧节演出了《蝴蝶夫人》《卡门》、威尔第《安魂曲》及中国音乐作品。2008年初,中央歌剧院第一次以中国完整剧院建制,携中国原创歌剧《霸王别姬》赴美国旧金山、洛杉矶、华盛顿、纽约、休斯顿、达拉斯六地巡演,历时一个月。同年剧院又出访埃及,在开罗歌剧院成功演出普契尼歌剧《图兰朵》。剧院还多次前往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叙利亚、台湾、香港和澳门等国家和地区演出外国及中国歌剧等。 
    改革开放以来,剧院国际艺术交流得到广泛拓展,很多世界著名歌剧院、艺术家都与中央歌剧院有过辉煌的合作。1986年与世界著名男高音歌唱家帕瓦罗蒂合作,成功上演歌剧《艺术家生涯》。1999年又与世界著名男高音歌唱家卡雷拉斯进行合作演出。2001年6月与帕瓦罗蒂、多明哥、卡雷拉斯成功合作“世界著名三大男高音紫禁城广场音乐会”。剧院还曾与世界著名歌唱家蒙茨克拉特?卡巴耶、杰西?诺曼、蕾尼?弗莱明、安吉拉?乔治乌、曹秀美、马尔切罗?焦尔达尼、萨尔瓦托雷?里契特拉、拉蒙?瓦尔加斯、狄美特?霍洛斯托夫斯基、安德烈?波切利、伊莲娜?罗西、海莉?薇斯特拉等成功合作演出。 
    2009年,中央歌剧院首次推出国际歌剧季,集中上演中外优秀歌剧和音乐会,其中在国家体育馆上演的鸟巢版歌剧《图兰朵》两天吸引近十万观众。中央歌剧院于2010年3月将该剧带到台湾,在台中洲际棒球场演出两场,吸引了3万观众到场观看,为歌剧大众化做出了巨大贡献。2010年,中央歌剧院上演的歌剧《霸王别姬》在第九届中国艺术节上的第十三届中国文华艺术政府奖评奖中获“文华大奖”;新创歌剧《热瓦普恋歌》在文化部国家艺术院团首届展演中获“优秀剧目奖”。 2011年,中央歌剧院歌剧惠民又出新举措,在北京工人体育馆举行了年度歌剧公共免费开放日,率先在国内院团中举办开放日形式的免费歌剧演出,邀请上万名观众走进歌剧殿堂。 
    剧院还多年秉承“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坚持深入农村、厂矿、军营、校园等,将歌剧艺术带给广大群众,为歌剧普及辛勤耕耘。 
    近六十年来,剧院一直保持着新人辈出的繁荣局面,青年艺术家在国际国内比赛中频频获奖,在国际艺术交流中保持着高水准,为国家赢得广泛的声誉,为剧院发展提供支持力。作为新世纪的中国国家歌剧院,将继续保持创造性、开放性、国际性的发展原则,肩负着发展民族文化和国际间合作交流的历史重任。 
    俞峰 中央歌剧院院长 艺术总监 
    中央歌剧院院长、艺术总监、首席指挥,兼任中央音乐学院教授、指挥系主任,中国指挥学会会长等。 
    1985-1991年就读于中央音乐学院指挥系,获硕士学位。1994-1996年获德国DAAD奖学金留学柏林音乐学院,获最高指挥艺术家博士文凭。1991年获全国指挥选拔赛第一名。同年,由文化部派往葡萄牙参加国际青年指挥家比赛荣获第一名,当地舆论称之为:“中国的大师”、“东方的胜利”、“天才的指挥家”。 
    长期应邀与国内外众多著名交响乐团合作,在国内,与中国爱乐乐团、中国交响乐团长期合作演出,并合作指挥澳门交响乐团、香港中乐团、台湾国立交响乐团、上海爱乐乐团、广州交响乐团等。还曾连续6年担任深圳交响乐团艺术总监,把乐团带入了全国一流乐团的行列。还应邀与世界著名的德国柏林交响乐团、柏林乐团、德国国际交响乐团、意大利拿波里乐团、葡萄牙古本江交响乐团、新爱乐乐团等欧美著名乐团合作指挥音乐会。 作为中央音乐学院指挥系主任与教授,创立中国现代指挥教学法,获得国家教育科技二等奖,应邀在美国辛辛那提音乐学院、澳大利亚悉尼音乐学院、东京艺术大学、柏林音乐学院、香港、台湾、上海等音乐学院举办指挥大师课。他的一流教学,扩大了中国指挥教学的影响力,并开创了欧美音乐学院指挥博士、硕士生来中国跟随他学习指挥的历史。俞峰曾获得国务院颁发的“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称号及相关部门授予的全国师德先进个人、首都“五?一”劳动奖章、中宣部“四个一批人才”、文化部优秀中青年艺术家等众多荣誉称号。 
    作为中央歌剧院院长,组织创立了“国际歌剧季”、歌剧gala、歌剧公共免费开放日等演出方式,近年来率领并指挥剧院在美国、埃及、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叙利亚以及国内北京、上海、天津、广州、福州等大城市演出世界经典歌剧《图兰朵》《卡门》《茶花女》《蝴蝶夫人》《乡村骑士》《伊斯国王》《仲夏夜之梦》以及中国原创歌剧《杜十娘》《霸王别姬》《白毛女》《热瓦普恋歌》等,特别是在2010年5月,他带领中央歌剧院在第九届中国艺术节指挥上演的《霸王别姬》,在第十三届中国文华艺术政府奖评奖中,一举获得了“文华大奖”。他指挥的新创歌剧《热瓦普恋歌》荣获文化部国家艺术院团首届优秀剧目展演“优秀剧目奖”。 
    导演 王湖泉 
    国家一级导演,男中音歌唱家。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中国演出家协会会员。先后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声乐歌剧系,中央戏剧学院导演系研究生班。曾在《江姐》《卡门》《驯悍记》《马可?波罗》《费加罗的婚礼》《弄臣》等多部中外歌剧作品中饰演过主要角色;还曾在多部电视剧作品中饰演过角色。
导演的主要歌剧作品及音乐会有:2004年“意大利歌剧周”歌剧《塞维利亚理发师》;2007年中国交响乐团大型情景音乐会《燃烧的岁月》;2006年国家教委、文化部、财政部联合主办的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开幕式晚会《乘着歌声的翅膀》的总导演;2007年歌剧《霸王别姬》的导演;2008及2010年文化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9周年、61周年国庆晚会总导演。2008年歌剧《图兰朵》的导演,该剧曾出访埃及、叙利亚,演出获得巨大成功,并受到国外媒体和音乐评论的高度评价和赞扬,2009年中国国家交响乐团音乐会《浪漫早春》导演,2010年中央歌剧院“绿色畅想”大型生态环保公益晚会导演。此外,在2011年还导演了民族歌剧《江姐》《小二黑结婚》和《白毛女》。 
    1992年,在中国原创歌剧《马可?波罗》中饰演的阿合玛,荣获文化部颁发的第二届文华表演奖。2007年,歌剧《杜十娘》获第八届中国艺术节上获文华优秀剧目奖,时任复排导演。2010年,他导演的歌剧《霸王别姬》在第九届中国艺术节上获文华大奖,并获文华导演奖。 出品人:俞峰 制作人:俞峰 嬴枫 黄小曼 鞠雄志 袁平 高艾 总监制:黄小曼 监制:钟鸣达 郭浩 李宾 艺术总监、指挥:俞峰 导演:王湖泉 合唱指挥:陈冰 乐团首席:李喆 舞美设计:马连庆 副指挥:朱曼 舞蹈编导:梅昌胜 灯光设计:周正平(特邀) 服装设计:张孔文 王钰宽 化妆设计:任小秋 李侠 道具设计:林立 舞美总监:李宾 舞台监督:何倜 演出总监:梁寒 李应泰 导演助理:施晶芙 舞美设计助理:廖诗富 龚然 灯光设计助理:晁毅 钢琴排练:秦岚 储楚 李丁 滕曼曼 德语辅导:滕曼曼 后台主任:李英华 刘庚 字幕:黄钊 胡小明 宣传:费斌 吴雨桐 魏思澄 场记:陈思 外联:朱文歆 瓦格纳(Wagner, Wilhelm Richard, 1813-1883) 
    德国作曲家、剧作家、指挥家、哲学家,19世纪后期最重要的一位作曲家,构成了19世纪音乐史辉煌的尾声。 
    瓦格纳一生共写了11部歌剧、9首序曲、1部交响曲、4部钢琴奏鸣曲及大量合唱曲、艺术歌曲等。他创作的主要领域是歌剧,包括《尼伯龙根的指环》(《莱茵的黄金》《女武神》《齐格弗里德》《众神的黄昏》)《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漂泊的荷兰人》《罗恩格林》《汤豪塞》《黎恩济》《纽伦堡的名歌手》《帕西法尔》等,另外还有管弦乐曲《浮士德序曲》等。 
    艺术成就:①对传统歌剧进行了彻底的改革。他在改革中实施了“整体艺术观”、“无终旋律”以及“主导动机”的手法。废除了含有咏叹调、二重唱、合唱等的“唱段”歌剧。他的目的是要使旋律成为连续不断的整体,让情感构成内向运动,又使一切元素外向而充分交响化。②他创作的经典剧目使浪漫主义歌剧发展到顶峰。③扩大了歌剧中管弦乐队的编制,加强了乐队的表现力,改变了传统歌剧将乐队当作“巨型吉它”,使其处于人声伴奏状态的做法。他抓住了乐队的表现特点,通过“主导动机”的运用来阐述戏剧内容,使乐队成为表达剧情内容的有效工具。④建立半音化和声,淡化调式调性,创建了“特里斯坦”和弦,以半音的不和谐性来突出情感表达的强烈性。对20世纪音乐观念产生了重要影响。 
    瓦格纳使浪漫主义时代的愿望得以实现,他不但把音乐的表现和戏剧的表现尽可能紧密地连接起来,而且还把生活和音乐用最紧密的形式连接起来。瓦格纳满足了一个时代的追求美感追求英雄性、神秘性和宏伟场面的需要,他以浪漫主义时期最有权威的人物的身份在历史上占有一席之地。他是一位大师,他的成就已成为音乐史的重要部分。 
    故事梗概 
    瓦格纳的3幕歌剧《汤豪塞》,作于1842年—1845年,完整标题为《汤豪塞以及瓦尔特堡的歌咏比赛》,由瓦格纳自己根据古代传说撰脚本。剧情描述游吟歌手汤豪塞与图林根的庄园主赫尔曼的侄女伊丽莎白相爱,但经不住爱与美之神维纳斯的诱惑,离开图林根瓦尔特堡在爱神的山庄住了一年。后因感到厌倦,又回到人间,伊丽莎白喜出望外。汤豪塞参加歌手比赛,赫尔曼规定必须唱爱的赞歌。汤豪塞竟在歌中称颂他自己与维纳斯的私情,因此触犯了神规。赫尔曼令汤豪塞随朝觐者去罗马求教皇赦免。教皇声称,如果他赦免汤豪塞除非拐杖发芽。汤豪塞走后,伊丽莎白因相思而成病,竟死去。汤豪塞回庄园途中,遇伊丽莎白的棺木,痛苦至极,他叫喊着“神圣的伊丽莎白啊,为我而乞求吧”,倒在伊丽莎白身旁死去。这时朝觐者拿着教堂送给汤豪塞的拐杖出现,拐杖上长出了枝叶,说明汤豪塞的罪得到了赦免。 
    此剧1845年10月19日在德累斯顿宫廷剧院首演。 
    序曲由3段构成,先是庄严的行板,E大调,朝圣者的合唱开始,变成快板后,描述维纳斯堡的景象,中提琴奏欢乐动机,木管奏森林之神的呼唤声,弦乐奏维纳斯颂歌,单簧管吹维纳斯动机后,小提琴奏诱惑的呼唤。维纳斯世界远去后,又进入朝圣合唱。这首序曲,是把歌剧内容给予浓缩表现。卡普的解说是:“朝圣者合唱预示了救赎,合唱终了就展现出维纳斯堡情景,汤豪塞高唱维纳斯颂歌,在他周围不停有诱惑的轮舞。维纳斯出现后,进一步使他变成爱的俘虏。酒神的狂宴中,汤豪塞陶醉在美丽的女神怀中。狂风暴雨来袭,使妖气飞散后变成远方的哀叹。接着朝圣者合唱又开始,开头令人战栗的空气,现在变成庄严的欢乐,越来越激昂而强有力。”

————————☆ 第一幕 ☆————————   

第一场 维纳斯堡山洞中。在维纳斯堡音乐,酒神狂宴之后,汤豪塞骑在维纳斯臂上,河边有爱神与森林之神在休息,半裸的水精灵们在狂舞。酒神侍女们的狂舞后是森林之神合唱。最后只剩下维纳斯与汤豪塞。 
    第二场 在爱的祭典后,汤豪塞表示已对爱欲生活不满足,想回现实世界。维纳斯说:“请不要再说厌倦我创造的爱的奇迹,再唱献给爱神的颂歌吧。”汤豪塞唱维纳斯颂歌《唱吧,颂歌》(Dir Tone Lob!)曲中已见忧郁,汤豪塞表示:“我真正的欲望并不只有快乐。”大叫“让我走!”维纳斯唱诱惑之歌《爱人来吧》(Geliebter komm)。汤豪塞表示:“比起当你的奴隶,即使有生命危险,我也要去争取自由。”维纳斯说:“所有被诱惑进爱欲世界的人没有一个可以获救,即使现在离开,最终你也会屈膝再回到我这里。”汤豪塞高喊“玛利亚请拯救我”,维纳斯世界突然随巨响而消失。 
    第三场 瓦尔特堡附近山谷。汤豪塞回到现实世界,牧羊人在唱歌,朝圣者唱着合唱走来,汤豪塞向上帝祈祷。 
    第四场 远方传来号角,领主赫尔曼(Hermann)率骑士打猎路过,见到汤豪塞,问这次回来是敌人还是朋友?好友沃尔夫拉姆(Wolfram Von Eschenbach)唱《大胆的歌手,欢迎归来》。领主追问,这么久去了哪里,汤豪塞只答去了很远的地方。沃尔夫拉姆说,留在伊丽莎白身边吧,他回忆每次赛歌汤豪塞都是胜利者,唱《那是魔力还是能力》(War’s Zauber,War es reine Macht)他告诉汤豪塞,自他走后,伊丽莎白就不再参加赛歌,要汤豪塞一定来参加赛歌盛会。汤豪塞感动而跪在领主面前,请求把他带回伊丽莎白的身边。骑士合唱表示失去的男人又回来了,在猎号声中结束。

————————☆ 第二幕 ☆————————       

瓦尔特堡赛歌大厅。前奏曲。 
    第一场 伊丽莎白得悉汤豪塞回来,走进大厅唱《你尊贵的殿堂》(Dich theure Halle)。歌中唱:“尊贵的殿堂,我欢乐地招呼你,呵,爱的殿堂,他的歌声曾在这里唤醒过我的梦。当他远离你后,你在我眼中也变得荒凉,他夺走了我的欢乐。现在他又给了我新的生命,你也变得格外光彩,呵,尊贵的殿堂,请接受我的问候。” 
    第二场 汤豪塞在沃尔夫拉姆引导下上场,跪在伊丽莎白脚下。伊丽莎白称,这是争取光荣的殿堂,不应下跪,随即问他去了哪里。汤豪塞答去了遥远的地方,当伊丽莎白追问为什么会回来时,他说是由于奇迹。伊丽莎白唱《我要赞颂这个奇迹》(Ich preise disese Wunder),汤豪塞则高喊“爱神应当赞颂你”,两人以二重唱表达重逢的欢乐。暗中也爱着伊丽莎白的沃尔夫拉姆意识到自己的爱已成泡影,汤豪塞与伊丽莎白告别,去准备参加赛歌。 
    第三场 领主登场,发现侄女伊丽莎白还深爱着汤豪塞,亲切地安慰她。 
    第四场 擂台赛时间一到,骑士与贵妇们鱼贯走入大厅,在入场进行曲后是合唱《向高贵的殿堂致敬》。领主宣布本次比赛的主题是“什么是爱”,谁能说清爱的本质,就让伊丽莎白嫁给他。4名侍从把每位歌手姓名的纸条放进金杯,伊丽莎白抽出第一位歌手沃尔夫拉姆,他唱《环顾这高贵的集会》(Blick’ich umher)。他唱道:“勇敢的骑士如壮阔的森林,而美丽的贵妇是可爱芬芳的花朵。我沉浸在这景中,歌声却优雅地沉默。我在群星中凝视其中一颗星,灵魂沉入虔诚的祈祷。我的身上出现奇迹般的甘泉,我从这甘泉中汲取情感,化解痛苦。我要向你献上整个心,而且愉快地为你流下最后一滴鲜血。”汤豪塞用歌唱表达他的观点:“有什么人不知道甘泉的可贵?我也高声赞颂它,但如果没有热情,我不愿走近泉旁。泉水使我口渴时,我就愉快地把嘴唇浸上去。我要充分享受快乐,因为泉水永无止境,我的欲求也永不会消失。”他主爱的本质是热情与欢愉,伊丽莎白想表示赞同,见大家沉闷,终于没有吭声。瓦尔特(Walter Vonder Vogelweide)站起来赞同沃尔夫拉姆的看法,他说爱之泉与德性在一起,如用嘴去碰这甘泉,就会失去永恒的奇迹之力。如想从甘泉中获得生命,不在舌头,而在心灵丰富,博得大家喝彩。汤豪塞站起来说,把爱说成崇高固然好,但爱的本质应是本能的享乐。大家感到诧异,比特洛夫(Biterolf)拔剑称要为保卫女性崇高的德性而决斗。领主阻止住大家,沃尔夫拉姆唱歌颂纯洁之爱之歌,而汤豪塞终于唱出《爱神啊,我要为你歌唱与弹琴》(Dir Gottin der Liebe, Soll mein Liedertonen),说出令人陶醉的爱欲,要大家去维纳斯堡看看。大家知道汤豪塞去过基督徒诅咒的维纳斯堡后,女人们纷纷远离这亵渎主的男人,骑士们拔出剑来威胁汤豪塞。伊丽莎白脸色苍白地阻止大家:《放开他,你们不是他的审判官》(Zuruck Von ihm! Nichtihr Seid Seine Richter),表示“受死亡威胁的是深爱他的我,请原谅这清纯处女之爱。”她希望汤豪塞走上忏悔之路,重新建立起信仰。汤豪塞听了羞愧无比,表示一直不知她是上帝的使者,用肉欲的眼神注视她。领主宣布汤豪塞犯了罪,必须驱逐出境,并令他为了赎罪,要随朝圣者去罗马,求教皇赦免。

————————☆ 第三幕 ☆————————   

同第一幕第三场,序引是汤豪塞罗马之行的音乐。 
    第一场 深秋黄昏,伊丽莎白在圣母像前祈祷,沃尔夫拉姆走过,唱《我想她在这里祈祷》,歌词大意是:“我每次走过这里,都见到她在祈祷。他使她悲伤,却日以继夜地为他祈祷。呵,爱的力量!她在等待从罗马回乡的朝圣者,他会不会和朝圣者一起回来?上帝,让她的愿望实现吧,使创伤得以痊愈,也可以减轻她的痛苦。”传来朝圣合唱,年老的朝圣客唱:“故乡呵,我们高兴与你再相会,我们向美丽的草原问候。”朝圣者走近伊丽莎白,她却找不到汤豪塞。她感叹“他没有回来”,于是跪在圣母像前再祈祷《全能的圣母玛利亚呵》(Allmacht’ge Jungfrau, Hor’mein Flehen!)呼吁玛利亚解除她心中的痛苦,“如果一切罪不能赎回,就慈悲地把我召到您身边”,沃尔夫拉姆要陪她回去,被她拒绝。 
    第二场 沃尔夫拉姆唱《黑幕有如死亡的阴影般袭来》Todesahnug Dammrung decke die Lande),他明白病重的伊丽莎白不久人世,呼吁闪烁的星星引导伊丽莎白的灵魂走向天国。 
    第三场 汤豪塞拄着拐杖突然登场,他告诉向他打招呼的沃尔夫拉姆:“我不是要回到你们这里,而是在寻找前往维纳斯堡的路。”他唱前往罗马的艰辛。他说他光着脚走过石头与荆棘,历尽千辛万苦到达罗马,求教皇赦免我。教皇却宣布,任何涉及维纳斯堡都没有被拯救的希望,除非他的神杖上长出绿芽。他说他听后非常失望,走入荒野后听到《恩宠之歌》,如今留给我的只有快乐,他激动地大叫:“ 维纳斯,我要去你那里!”传来维纳斯堡的音乐,维纳斯出现并向汤豪塞呼唤。沃尔夫拉姆喊出伊丽莎白的名字,汤豪塞如梦初醒,才立即跪下,维纳斯立即消失。四周变成黑暗,随着教堂的钟声,出现送葬行列,伊丽莎白终于抑郁成疾而去世,汤豪塞扶棺悲切地呼叫“圣洁的伊丽莎白,请为我祈祷”,倒在伊丽莎白棺木旁升天。这时一队年轻朝圣者高举教皇要他们转交给汤豪塞的神杖,上面长出绿芽,说明汤豪塞的灵魂已因伊丽莎白的牺牲而得救。大家高唱着“赞美主,感谢上帝恩宠”,剧终。 男高音歌唱家 理查德?伯克利?斯蒂尔   理查德?伯克利?斯蒂尔(Richard Berkeley Steele)因其在瓦格纳歌剧中男高音的精彩演绎而受到高度赞誉,他在一些国际最知名的歌剧院表演过,也和重量级指挥和导演有过合作。因表演瓦格纳、理查德?施特劳斯和布里顿作品中的角色而知名,他最近的演出包括在安东尼奥?帕帕诺指挥的《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将在英国皇家歌剧院和科文特花园演出。 
    在2010/11演出季,他的演出包括:出演《莎乐美》中的希律王,由汉兹?弗里克执棒在华盛顿国家歌剧院上演;出演《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中的主角在格兰杰公园歌剧院演出;以及在鹿特丹的多伦音乐厅演出勋伯格的《悍妇之歌》。 
    最近理查德?伯克利?斯蒂尔的演出有:在《汤豪塞》中饰演汤豪塞(于澳大利亚歌剧院演出,由理查德?西科克斯执棒);在《罗恩格林》中饰演罗恩格林(于根特?钮赫特指挥下在意大利巴勒莫的马西莫剧院);在《参孙和达丽拉》中饰演参孙(巴西圣保罗市立剧院);在《姆钦斯克县的麦克白夫人》中饰演谢尔盖(在理查德?阿姆斯壮执棒下在澳大利亚歌剧院);在《欧文?温格雷夫》中饰演将军菲利普?温格雷夫(在英国皇家歌剧院和科文特花园演出);他还曾在《养女》中饰演拉法以及在《水仙女》中饰演王子。 
    理查德?伯克利?斯蒂尔也曾和一些最有经验的歌剧指挥合作过,例如罗伯特?斯帕诺、马克?艾尔德、杰弗瑞?泰特和贝尔特兰德?德?比利等,也在许多知名剧院演出过,如巴塞罗那利塞奥大歌剧院、旧金山歌剧院、英国皇家歌剧院、科文特花园、英国国家歌剧院和格林德伯恩艺术节。他演出过许多不同的剧目,包括饰演齐格弗里德(与2001年的西雅图指环系列和2004年和保罗?丹尼尔合作在英国国家歌剧院);饰演齐格蒙德(2005年罗伯特?斯帕诺指挥的西雅图指环系列;在曼海姆国家剧院、克姆尼次市立剧院和在利塞奥大歌剧院贝尔特兰德?德?比利指挥下哈里?库普费尔的制作);他还饰演过《沃采克》中的鼓乐队长、彼得?格莱姆斯、《卡门》中的唐?何塞以及《马哈哥尼城的兴衰》中的吉米?马哈尼。 
    作为一个尽善尽美的音乐会艺术家,理查德?伯克利?斯蒂尔的表演遍及欧洲,也演唱过不同的作品,包括埃尔加的《哲郎提斯之梦》《使徒和王国》,威尔第的安魂曲,马勒的《大地之歌》,布里顿的《光》,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和《庄严弥撒》——这些作品大部分都是最近与指挥家张弦执棒的米兰威尔第乐团合作演出的。 中央歌剧院女高音歌唱家 王威   女高音歌唱家,国家一级演员,1996年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声歌系,获得学士学位,同年考入中央歌剧院工作,同年八月举办个人独唱音乐会;2009年七月,获得东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声乐硕士学位;2010年九月,考入东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国际音乐比较教育专业,攻读博士学位;师从中国旅美著名音乐大师、作曲家谭盾先生。 
    工作期间曾今多次参加如:美国大都会艺术家举办的大师班,意大利著名女高音歌唱家弗莱尼举办的声乐大师班,以及前往意大利、法国、比利时等地的国际声乐大师班学习。 
    1997年9月获得“法国马赛第六届世界歌剧比赛”第二名(一等奖空缺);1998年9月获得“中法声乐选拔赛”第一名;2005年获得文化部第七届全国声乐比赛文华表演三等奖;2006年获得中国轻音乐学会主办的“第三届全国新人、新词、新曲”亲年组声乐比赛金奖;2007年8月获中国现代艺术家协会主办的“和谐的旋律”艺术人才电视比赛亲年组声乐专业特等金奖;2007年9月获“意大利维罗娜第三届国际声乐比赛”特等奖;2009年1月获得在维也纳金色大厅举办的“维也纳之春国际艺术节”金奖。 
    这些年来曾经多次出访马来西亚、新加坡、德国、法国、意大利、美国等地巡回演出,获得极大成功,多次参加澳门国际艺术节演出。近年来,还曾出演多部歌剧的女主角;2005年8月在保利剧院演出奥芬巴赫的歌剧《霍夫曼的故事》成功饰演女主角朱丽叶塔;2008年4月在国家大剧院同法国图卢兹歌剧院艺术家联袂演出法国作曲家拉罗的著名大歌剧《伊斯国王》中的一号女主角玛格丽特;2008年7月与中演公司合作在国家大剧院演出旅美作曲家谭盾先生的歌剧《茶》中一号女主角兰,被谭盾先生誉为最具世界明星潜质的中国女高音歌唱家。2008年10月在在人民大会堂与世界新三大男高音合作演出奥运会重大演出项目;2008年12月在国家大剧院演出奥地利作曲家莫扎特的歌剧《唐璜》中的女主角安娜;2009年12月在深圳音乐厅参加“为中国女高音喝彩”的演出。2011年在国家大剧院演出莫扎特歌剧,《费加罗婚礼》中的女主角伯爵夫人。 
    中央歌剧院女高音歌唱家 阮余群 
    2005年8月荣获由中国文化部举办的(文华奖)第七届全国声乐比赛三等奖。2005年11月,荣获由中国音乐家协会举办的第五届全国音乐“金钟奖”银奖。2005年12月,荣获在台湾台北举办的第五届“世界华人声乐大赛”新秀奖。2006年7月荣获中国中央电视台“CCTV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铜奖(女生第一名)。 2007年4月在意大利曼多瓦举行的“第三届马尔蒂尼国际歌剧声乐比赛”中荣获第一名。2010年5月获得中国第九届艺术节,第十三届文华大奖(戏剧表演最高奖)及文华个人优秀表演奖。饰演中国原创歌剧《霸王别姬》中的女主角“虞姬”。 
    2006年9月在北京由意大利斯卡拉歌剧院著名导演马道?迪亚茨执导,首演的《游吟诗人》中饰演女主角“莱奥诺拉”。2007年10月中旬在北京天桥剧场主演中国原创歌剧《霸王别姬》,在该剧中饰演一号女主角“虞姬”。2008年1月随中央歌剧院赴美国纽约(林肯中心音乐厅)、华盛顿(宪法大厅-音乐厅)、旧金山(战争纪念歌剧院)、洛杉矶、达拉斯、休斯敦巡演中国原创歌剧《霸王别姬》,在该剧中饰演一号女主角“虞姬”。并受到美国各主流媒体和业内人士一致好评。2009年12月在中国国家大剧院歌剧季上演的中国原创歌剧《乡村女教师》中饰演“孟秋霞”。2009年12月在中国国家大剧院歌剧季上演的贝多芬第九交响曲《欢乐颂》中担任女高音领唱。2010年4月在香港大会堂上演普契尼的歌剧《艺术家生涯》中饰演女主角“咪咪”。

中央歌剧院男中音歌唱家 王海涛 
    1997年以第一名成绩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声乐歌剧系。2002年以杰出的成绩毕业于维也纳国立音乐大学,获研究生学历,师从奥地利男高音歌唱家多纳教授。1998年应维也纳国家歌剧院院长霍兰德之邀担任该院独唱演员。1999年受聘于世界著名的布雷根茨歌剧音乐节。2002受聘于奥地利嘎尔斯歌剧节。2003年起兼任中央音乐学院声歌系声乐主科副教授。2009年受聘于捷克乌斯季歌剧院。 
    首届全国声乐比赛美声组三等奖,第七届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专业美声组第三名,首届中法国际声乐比赛第二名,马来西亚华人声乐大赛特别奖,德国“新声音”歌剧大赛决赛特别奖,智利国际声乐大赛第二名,奥地利国际声乐比赛第一名。曾获中央音乐学院傅成贤奖学金,曾获维也纳卡拉扬中心授予的卡拉扬奖金。 
    主演过《弄臣》《波希米亚人》《卡门》《茶花女》《狂人日记》等十余部中外歌剧,在国家重大交响音乐会中担任领唱和独唱。作为文化部艺术家小组成员出访俄罗斯,奥地利,瑞士,美国等多国。 中央歌剧院男低音歌唱家 关致京   获奖情况:第一届“金色彼岸之声”新人新作声乐比赛优秀奖;第三届中国人唱外国歌电视大赛水晶奖;第八届全国声乐比赛“文华奖”(政府奖);参与演出:曾在2004年法国夏季音乐节中任《德沃夏克D大调弥撒》领唱;莫扎特《安魂曲》任领唱;2005年入选世界著名男高音“卡罗贝尔冈奇”国际声乐大师班,并获得贝尔冈奇大师亲自颁发的奖学金;2002年至2010年在清唱剧《江姐》中饰演沈养斋,全国巡演百余场;在歌剧《原野》中饰演常五,获好评;2007年在交响合唱《神州和乐》中任领唱,并代表国家出访美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香港等国家及地区,并获好评;2008年4月在国家大剧院上演的法国歌剧《国王》中饰演圣人;2008年7月在国家大剧院上演的谭盾的歌剧《茶》中饰演皇帝/影子;2008年10月在埃及开罗歌剧院上演的普契尼经典歌剧《图兰朵》中饰演铁穆尔;2009年5月在国家大剧院版《艺术家生涯》中饰演哲学家科林;2009年7月郑小瑛老师执棒《费加罗的婚礼》中饰演巴托罗;2009年12月在国家大剧院原创歌剧《山村女教师》中饰演周五山;2010年4月在国家大剧院原创歌剧《西施》中饰演伍子胥;2010年6月在国家大剧院版《茶花女》中饰演医生;2010年6月在国家大剧院版《爱之甘醇》中国首演中饰演杜卡尔玛拉,也成为此角色的华人第一人。

中央歌剧院男高音歌唱家 李想 
    2000年考入中央音乐学院声歌系,师从于王宪林教授。2002年11月,参加美国女高音歌唱家Cheryl Studer在北京举办的大师班。2003年5月,参加美国茱莉亚音乐学院教授在北京举办的大师班。2002年至2004年,先后三次应世界著名指挥家小泽征尔先生邀请,赴日本小泽征尔音乐塾学习并演出歌剧《蝴蝶夫人》《蝙蝠》《绣花女》。 
    2005年,考入中央歌剧院。2005年8月,与美国芝加哥儿童合唱团合作演出美国儿童歌剧《夜莺》。2007年赴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及香港演出大型梵呗交响音乐《神州和乐》,担任男高音独唱。2008年1月赴美国,演出歌剧《霸王别姬》。2008年10月赴埃及开罗,演出歌剧《图兰朵》。2009年10月,在国家体育场(鸟巢)成功出演了由张艺谋导演的大型景观歌剧《图兰朵》。2010年3月,赴台湾参演台中洲际棒球场大型景观歌剧《图兰朵》。2010年5月,赴叙利亚演出歌剧《图兰朵》。 
    曾在多部歌剧中担任重要角色:《女人心》《费加罗的婚礼》《漂泊的荷兰人》《托斯卡》《卡门》《艺术家生涯》《茶花女》《蝴蝶夫人》《蝙蝠》《弄臣》《白毛女》《热瓦普恋歌》《赵氏孤儿》。 
    多次与中国交响乐团、中国爱乐乐团、中央歌剧院交响乐团、国家大剧院交响乐团以及深圳交响乐团合作演出音乐会,演唱了大量中外歌剧选段及中外艺术歌曲。 中央歌剧院男高音歌唱家 刘怡然 刘怡然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师从于赵登瀛教授。在校期间曾参加过由小泽征尔指挥的《蝴蝶夫人》,并在2004年获得“第二届新人新作比赛”三等奖,多次应邀赴东南亚演出歌剧选段。2005年毕业后考进入中央歌剧院至今,期间演出过《游吟诗人》《绣花女》《唐帕斯夸莱》《图兰朵》《货郎与小姐》《费加罗的婚礼》《白毛女》《热瓦普恋歌》清唱剧《浪子回头》在其中扮演主角及主要角色。

中央歌剧院男中音歌唱家 张鹏 
    2002年毕业于中国音乐学院,师从著名声乐教育家李科平先生。 
    曾在多部歌剧中饰演重要角色:《霸王别姬》中饰演秦生,《茶花女》中饰演医生及男爵,《热瓦普恋歌》中饰演阿訇,《费加罗的婚礼》中饰演伯爵,《蝴蝶夫人》中饰演山鸟亲王,《货郎与小姐》中饰演苏列伊曼。2009年在张艺谋执导的鸟巢版大型景观歌剧《图兰朵》中饰演传令官,受到一致好评。并多次在音乐会中担任独唱。 中央歌剧院男中音歌唱家 於敬人 
    2005年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声乐歌剧系,师从我国著名歌唱家,声乐教育家赵登营教授。2009年进入中央歌剧院工作。曾在莫扎特歌剧《费加罗的婚礼》中饰伯爵,普契尼歌剧《蝴蝶夫人》中饰夏普莱斯,施特劳斯歌剧《蝙蝠》中饰弗兰克,中国歌剧《白毛女》中饰赵大叔。多次出访新加坡等东南亚国家,并获得广泛好评。

中央歌剧院女高音歌唱家 冉婷 
    2009年毕业于四川音乐学院声乐表演系。 同年考入中央歌剧院。2009年曾演出歌剧《艺术家生涯》《卡门》《乡村骑士》。2010年3月与5月随单位赴台湾及叙利亚演出歌剧《图兰朵》。同年参加演出歌剧《白毛女》《乡村女教师》《霸王别姬》《茶花女》《热瓦普恋歌》。2010年10月及2011年6月在福州大剧院饰演《茶花女》中阿尼娜。2011年7月在北京音乐厅饰演歌剧《魔笛》中 1LADY。

舞美设计 马连庆 
    中央歌剧院一级舞台美术设计师。1993年设计威尔弟的歌剧《弄臣》中央歌剧院演出。1997年参加了由著名导演张艺谋执导的大型实景歌剧太庙版《图兰朵》的设计创作团队,担任设计、布景制作监制。1999年设计舞剧《月牙五更》沈阳市歌舞团演出(该剧获中国第六届艺术节金奖)。2008年参加中央歌剧院新版《图兰朵》创作工作,担任舞台美术设计师。2010年5月参与创作剧院原创歌剧《霸王别姬》在广东省举办的第九届中国艺术节上荣获第十三届“文华大奖”。2011年担任中央歌剧院歌剧《蝙蝠》的舞美设计。 
    2002年受天津评剧院邀请与著名导演张曼君合作,在新编历史剧《凤阳情》担任舞台美术设计师,该剧荣获2002年度中国舞台美术学会“学会奖”、参加第七届中国艺术节、获“文华奖”。荣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获国家舞台精品工程奖。2005年担任大型越剧《阿育王》的舞台美术设计师;2009年创排剧目《寄印传奇》,荣获中宣部第十一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该剧在第九届中国艺术节上荣获第十三届“文华大奖”。个人荣获文华舞台美术奖。2009年5月受北京儿童艺术剧院邀请担任设计创作剧目儿童剧《红孩子》。

合唱指挥 陈冰 
    中央歌剧院合唱团常任指挥。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指挥系,获得硕士学位。曾与中央民族乐团,深圳交响乐团,青岛交响乐团,中国广播合唱团等有良好的合作。2007年9月担任大型原创史诗歌剧《刘邦大帝》的首演指挥获得成功。2008年4月担任了法国著名作曲家拉罗的歌剧《伊斯国王》中国首演的合唱指挥和幕后指挥,获得中方和法方的一致赞扬,尤其获得国际指挥大师普拉松的欣赏。同年9月指挥“为奥运献礼”大型交响合唱《体育颂》首演,取得成功。11月随院出访埃及演出歌剧《图兰朵》,获得巨大成功。2009年担任张艺谋版“鸟巢”《图兰朵》副指挥,国家大剧院大型现实主义题材原创歌剧《山村女教师》副指挥及《卡门》《波西米亚人》等数十部歌剧的合唱指挥,获得高度评价。

乐团首席 李喆 
    加拿大籍华裔小提琴演奏家,音乐双硕士。中央歌剧院交响乐团首席,国家外国专家局“特聘外国专家”,中国音乐家协会室内乐学会理事。师从已故著名教育家林耀基教授,英国著名教育家尼曼教授。在英国以及加拿大留学与工作期间,担任过众多交响乐团首席。包括伦敦市政厅交响乐团以及英国国家音乐家管弦乐团首席小提琴。从2002年至2003年,作为伦敦20名从事不同乐器的最顶尖的演奏家之一,被邀请加盟世界著名的伦敦交响乐团,参与其著名的“音乐人才计划”。曾与小泽征尔、罗斯特罗波维奇等著名音乐家合作。曾任世界著名的“蒙特利尔音乐家室内乐团”小提琴家,担任副首席及首席。与该乐团录制过数张唱片,并且在包括林肯中心,卡内基音乐厅等著名音乐听演奏过数百场音乐会。在中央歌剧院担任首席期间,获得文化部颁发的“优秀演奏奖”。

灯光设计 周正平(特邀) 
    国家一级舞美灯光设计师、中国舞台美术学会副会长、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曾就读于上海戏剧学院和中央戏剧学院舞美系。
主要作品: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剧目:话剧《生死场》、话剧《天籁》、京剧《华子良》、越剧《陆游与唐琬》、昆曲《班昭》、儿童剧《一二三起步走》、儿童剧《青春跑道》、花鼓戏《老表轶事》。 
    明星版话剧《雷雨》、轻歌剧《玉鸟兵站》、舞剧《天道》、大型情景魔术晚会《魔法传奇》、说唱音乐剧《草原传奇》、音乐剧《寒号鸟》、京剧《江姐》、话剧《甲申记》、陕北秧歌剧《米脂婆姨绥德汉》、大型魔幻杂技剧《魔幻金沙》、民族音乐剧《曲水流殇兰亭会》、西藏大型唐卡式歌舞诗《幸福在路上》、第四届中国京剧节开幕式文艺晚会和首届中国越剧艺术节开幕式文艺晚会舞美总监灯光总设计、大型歌舞《宋城千古情》、深圳锦绣中华大型舞蹈诗《龙凤舞中华》等。 
    个人著作有:中国戏剧出版社《光的戏剧——周正平舞台灯光艺术》、《明堂。灵光——周正平舞台灯光设计作品集》. 
    主要获奖记录:个人七次获中国文化部“文华舞美设计奖”;七次获中国戏剧节“优秀灯光设计奖”;七次获中国舞台美术学会“灯光设计学会奖”;十八部设计作品获中央宣传部“五个一工程奖”;九部设计作品获中国文化部“文华大奖”;八部作品入围中国“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剧目”等等。

服装设计 张孔文 
    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舞台美术系戏剧影视服装与化妆设计专业,中国舞台美术学会会员,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会员,现就职于中央歌剧院舞美设计制作中心,任服装造型设计。在中央歌剧院担任服装造型设计的剧目有:约翰?施特劳斯轻歌剧《蝙蝠》、原创歌剧《热瓦普恋歌》、与阿塞拜疆合作歌剧《货郎与小姐》、大型多媒体环保晚会《绿色畅想》、戏剧版音乐会《仲夏夜之梦》等,其中《热瓦普恋歌》获得文化部2010国家艺术院团优秀剧目展演“优秀剧目奖”。同时还为歌剧《杜十娘》《图兰朵》《国王》《艺术家生涯》《白毛女》《山村女教师》《乡村骑士》《霸王别姬》等担任化妆造型。 
    2008年在第29届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中受聘于奥组委,担任开幕式化妆造型主创设计,历时一年为上万名演员打造精美造型与妆容,被奥组委评为优秀工作者。曾在央视主办的“CCTV-2006时尚中国-整体造型大赛”中夺得大赛唯一银奖同时获得全国十佳设计师称号。2009年在凤凰卫视“佛门盛典——陕西法门寺舍利安奉大典”中担任服装造型总设计。在《世纪之梦——纪念中国电影一百周年》《党啊亲爱的妈妈》《中华姓氏文化节》等大型晚会中担任服装化妆造型。在20集电视连续剧《危情杜鹃》、28集电视连续剧《半路夫妻》、电影《为你等待》中担任化妆造型。

服装设计 王钰宽 
    毕业于北京舞蹈学院艺术设计系,硕士,舞台美术家协会会员。 
    曾获首届“云南风情”金鼎杯全国青年设计师大赛创意组金奖。时装组优秀奖。2009年广西剧展获得优秀服装设计奖、优秀道具设计奖。 
    近期部分设计的剧目:2011全国中学生运动会开幕式,2011第九届民族运动会,2010年广州亚运会,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复兴之路》分场设计,大型原生态歌舞演出《天下普洱2010》,话剧《与妻书》,琼剧《下南洋》,秦腔《七步诗》,音乐舞蹈诗《山水桂林》,芭蕾秀《天鹅湖》,豫剧《情系母亲河》,儿童木偶剧《黑猫警长》,话剧《万世根本》,晋剧《连亲百万家》,秦腔《西京故事》,歌剧《雷雨》,2009中英舞蹈无界,2010年黑龙江省运动会,电视连续剧《拯救——之非常地带》

化妆设计 任小秋 
    中央歌剧院一级化妆设计师、中国舞台美术学会会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 
    1979年起,担任国内大型中外歌剧化妆制作及人物造型设计。化妆设计与人物造型作品有大型景观歌剧《阿依达》;歌剧《卡门》《茶花女》《弄臣》《马克?波罗》《货郎与小姐》《图兰朵》《奥塞罗》《费加罗的婚礼》《艺术家的生涯》《罗密欧与朱丽叶》《塞维利亚理发师》《魔笛》《风流寡妇》《詹尼?斯基奇》《奥赛罗》《杜十娘》《霸王别姬》《青春之歌》《狄朵与艾涅亚斯》《塞魅丽》《蝙蝠》;音乐剧《日出》《茉莉花》及现代交响京剧《郑和下西洋》等。担任国家大剧院国际歌剧节歌剧《弄臣》《卡门》《茶花女》《詹尼?斯基奇》化妆总监。《中国陕北民歌维也纳金色大厅音乐会》化妆造型。应邀担任国际音乐节、中央电视台及中央知名乐团化妆造型,曾荣获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优秀化妆奖。曾随团出访美国、芬兰、奥地利、台湾、澳门等国家和地区。

化妆设计 李侠 
    1980年起,担任剧院化妆师,参与歌剧制作及演出化妆的剧目有《卡门》《图兰朵》《茶花女》《驯悍记》《弄臣》《詹尼?斯基奇》《小丑》《乡村骑士》《霍夫曼故事》《女人心》《奥赛罗》《艺术家生涯》《小野?小汀》《第一百个新娘》《杜十娘》《马可?波罗》《山村女教师》《热瓦普恋歌》。 主要负责的剧目有音乐剧《日出》;歌剧《费加罗婚礼》《蝴蝶夫人》《白毛女》《魔笛》《罗密欧与朱丽叶》《璐璐》《国王》《拉美莫尔露其亚》《假面舞会》《游吟诗人》《奥涅金》《莎乐美》等。 
    道具设计 林立 
    中央歌剧院舞台美术设计师。一九九三年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舞台美术系舞美设计专业,同年进入中央歌剧院。二零零二年由剧院推荐,参加了文化部公派日本国家大剧院研修学习的选拔考试。由日本国家大剧院的舞台艺术总监亲自考核,做为唯一舞美设计入选者,赴日本新国立国家大剧院学习深造。 
    主要设计作品:意大利歌剧《丑角》、莫扎特歌剧《女人心》、柴科夫思基歌剧《奥涅金》、歌剧《货郎与小姐》、美国明星芭蕾舞团访华演出芭蕾舞剧《唐吉柯德》《海盗》、舞剧《千古丽人》、北京电影学院演出古希腊悲剧《俄底普斯王》、话剧《海之魂》、日本艾尼克斯公司演出网络情景舞台剧《树世界》、俄罗斯莫斯科国家魔术剧院访华巡回演出《魔幻之夜》、以及中央电视台亚洲青年艺术节《开幕式》《闭幕式》等许多大型晚会担任舞美设计。

网站说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旧版网站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 地址:北京市朝阳门北大街10号
网站管理:文化部信息中心 邮编:100020
ICP备案:京ICP备05083456号 电话:86-10-5988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