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 密码:
站内搜索:
西藏自治区藏药厂
时间:2012-02-06 编辑:全悦
    西藏自治区制药厂 
    ——藏医药(藏药七十味珍珠丸配伍技艺) 
    七十味珍珠丸成方于公元8世纪,始载于藏医巨著《四部医典》中。此药根据藏医学原理,选用生长在世界屋脊特殊生态环境下的天然珍贵、稀有藏药材,严格按照传统工艺的制备方法精制而成。其选料上乘、炮制特殊、做工考究、功能广泛、副作用小,采药、炮制、配方无不遵循古法,从而保证了神奇疗效。一千多年的临床实践证明,七十味珍珠丸具有安神、镇静、通经活络、调和气血、醒脑开窍之效,用于“黑白脉病”、“龙血”不调,其用途广泛,无病服用亦具有滋补健身、提高身体免疫力等功能。在藏医临床上治疗中风、瘫痪、半身不遂、癫痫、脑溢血、脑震荡、心脏病、高血压等急重症方面,七十味珍珠丸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受现代医药的冲击,七十味珍珠丸的炮制方法及相关临床实践经验均面临不同程度的衰落,亟待抢救保护。2008年,藏医药(藏药七十味珍珠丸配伍技艺)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为保护和传承藏医药(藏药七十味珍珠丸配伍技艺),西藏自治区藏药厂采取了多种措施,第一、注重原料药材加工炮制传承人的培养。第二,加强藏药新剂型的研究和炮制,研制生产了“杂滴松汤针剂”、“罗布顿汤冲剂”、“索罗喜汤糖浆”等新剂型并做了毒性实验、肌肉吸收安全实验。在自治区藏医院临床上使用后,得到了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好评。第三,重视保护成果的理论化,先后编写了《坐台炼治秘诀》、《传统藏药加工炮制实践库》、《甘露藏药使用指南》、《“坐台”的发明与传承》、《常用藏药采集手册》《源远流长的藏医药理论》等论著,受到了诸多专家和同仁的好评和称赞。第四,鼓励科研单位进行野生变家种、研究濒危药材的迁地保护,加强驯化,通过人工繁殖和规模栽培,以及濒危品种代用品的研究不但可使这些药用珍稀濒危植物得以保护和发展,还会取得一定的经济效应。 
    西藏自治区藏药厂在藏药炮制技艺的传承和保护工作做出了努力,出版了许多理论书籍,研制开发新的药剂,“七十味珍珠丸”于2010年10月13日获得发明专利证书。 
    2011年11月,西藏自治区藏药厂被文化部命名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藏医药(藏药七十味珍珠丸配伍技艺)-洛桑多吉正在进行植物药材炮制

    传承人洛桑多吉简介 
    男,藏族,1956年出生,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西藏自治区藏医院藏药厂书记、副厂长,副主任药剂师。、在学习藏医药过程中拜师于著名藏医药学家、主任药师土登格桑、强巴赤列、塔凯平措、益西坚才、嘎玛群培、土凳次仁、挫如次郎、丹增郎杰、崔成坚才、强巴土登、旦增平措等诸多藏医药学专家,钻研藏药的配制和炮制技术,特别是继承发掘甘露精华之王“坐台”的炼丹绝密技艺。先后研制生产了“索罗喜汤止咳糖浆”、“邦孜久尼消炎止痛针剂”、“麝香针剂”、“三棵针针剂”、“杂滴松汤针剂”、“罗布顿汤冲剂”及“索罗喜汤糖浆”等新剂型。先后编写了《坐台炼治秘诀》、《传统藏药加工炮制实践库》、《甘露藏药使用指南》、《“坐台”的发明与传承》、《常用藏药采集手册》《源远流长的藏医药理论》等论著,受到了诸多专家和同仁的好评和称赞,为藏药事业的发展和继承奠定了厚实的基础。
网站说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旧版网站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 地址:北京市朝阳门北大街10号
网站管理:文化部信息中心 邮编:100020
ICP备案:京ICP备05083456号 电话:86-10-5988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