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宣纸集团——宣纸制作技艺
宣纸制作技艺是传统手工造纸的杰出代表。其技艺源远流长,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唐代,一千多年来依靠师徒口传心授而代代相传,从未间断。其产地一直集中在安徽泾县。宣纸生产工艺严格选用泾县及其周边地区的青檀树韧皮和沙田稻草,经过原料加工、抄纸、晒纸、剪纸等100余道传统手工工序,周期长达2年有余方能完成。宣纸具有百折不损、墨润万变、不腐不蛀等特点,是中国书法、绘画艺术的最佳载体,为中国书画艺术和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2006年,该项目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为有效保护和传承宣纸制作技艺,有关部门、单位及传承人采取了一系列生产性保护措施。主要包括:一、中国宣纸集团公司投资兴建中国宣纸传习基地。二、、专人专门针对宣纸历史文献进行挖掘与整理,并与相关造纸研究所和国内手工纸研究专家保持紧密联系,与部分高校签订长期合作合同,进行挖掘、整理与研究。三、积极参加相关展演、宣传等活动,增加宣纸技艺在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影响。四、与泾县高级职业中学合作开办了宣纸工艺班,共同编写了宣纸工艺教材。
通过中国宣纸集团公司的生产性保护,逐步形成“在生产中保护技艺、在保护中提升生产”的互动双赢模式。开发生产了古艺宣纸、乾隆贡宣等高端产品,新增就业岗位60余个,人均增收15%以上。传习基地自开放以来,采取“以基地养基地”方式,对少年儿童和老年人群体免费,对成人适当收费,以低门槛吸引来宾,进一步带动宣纸相关产品的大众化销售,每年接待来自国内外来宾10余万人次,除普及宣纸技艺与文化外,创造综合经济效益1000余万元,取得了明显的经济、社会、文化等综合效益。
中国宣纸集团公司(从属名称:安徽省泾县宣纸厂)坐落在闻名中外的宣纸之乡——安徽泾县,创建于1951年,是我国文房四宝行业最大的生产企业、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和宣纸旅游重点项目单位和宣纸旅游品生产单位。
中国宣纸集团积极开展宣纸制作技艺核心技艺的整理、记录和建档工作,整理出版了相关成果,征集了大量代表性作品和相关实物。公司在生产中坚持传统技艺和传统材料,主要采取手工方式进行生产。企业除1名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外,还有省级代表性传承人5人,并建立了师带徒的长期传承机制和激励机制。建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博物馆和展示馆,接待游客参观游览,并实行免费开放。
2011年11月,中国宣纸集团被文化部命名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宣纸制作技艺-国家级传承人邢春荣在进行捞纸作业
传承人邢春荣简介
男,汉族,1954年5月出生,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从艺近40年,1973年通过招工进入泾县宣纸厂,师从宣纸第26代传人学习晒纸技艺,并逐步旁通了原料制作、碓皮和捞纸等其他大部分技艺,是宣纸技改、科研、新产品研发和恢复传统工艺的技术带头人和负责人。代表性作品有:香港回归纪念宣纸、澳门回归纪念宣纸、建国五十周年纪念宣纸和古艺宣、千秋檀神、神龙祥云、乾隆贡宣和非遗纪念宣纸等高档精品宣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