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 密码:
站内搜索: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督查重点指标
时间:2012-03-06 编辑:全悦
一、督查重点指标的选择
(一) 依据创建标准和验收标准
六个方面、32项(中31项,西26项)90多个指标
选择前置性、必备条件、重点的项目和指标
确定了25项(西部22项)重点督查项目和指标
(二)依据督查内容
推进创建工作情况
创建规划实施和制度设计研究开展情况
免费开放进展情况
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整体情况
设施建设和运行 基层文化队伍建设
群众文化活动 数字公共文化建设
农民工文化工作
(三)督查重点项目和指标
指标:东、中部25项;西部22项
1、创建工作(4项)
2、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建设(4项)
3、公共文化服务供给(9项)西部(6项)
4、公共文化服务组织支撑方面(2项)
5、资金、人才和技术保障措施(5项)
6、公共文化服务评估方面(2项)
重点项目和指标
中期进度评定:
优、良、中、差四个等级
优:优秀。已达到验收指标或成效显著。
良:达标。达到中期进展的要求,有成效
中:基本达标。基本达到中期进度要求。初见成效
差:未达标。没有达到中期进度要求,问题较大
重点项目和指标
依据指标和指标说明
通过听取汇报,
审查其按照验收细则提供的资料,
进行实地考察核实,
对示范区中期进度做出评价。
二、督查重点项目、指标解读
(一)创建工作
1、创建设规划落实情况
基本要求:落实率40%。
按照创建规划,把规划内容分解为若干项目,按照完成情况,给出评定。
项目进度达到40%的视为完成。
创建工作
2、规划中提出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的主要问题和突出矛盾得到解决
基本要求:解决率40%。
依据创建规划。
3、制度设计课题研究工作和制度设计成果。
*重点指标——验收前置条件
基本要求:
课题研究方案、人员、经费三落实
有阶段性科研成果
正在形成政策、制度(有草案)
这次督查关键在于“有”,不对其科研成果和制度设计的科学性、示范性、实施效果等作出评价
4、创建工作的过程管理
*重点指标——验收前置条件
基本要求——有四项制度并实施
领导小组定期研究——会议纪录
资金使用符合规定——预算和使用
进行了督导检查——材料
信息报送和宣传 ——办公室提供
(二)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建设
5、市、县两级文化馆、图书馆100%达到部颁二级以上标准
*重点指标——验收必备条件
检查要点:
未达标馆的评估定级准备和计划
网络建设
6、公共图书馆建设四项指标
公共图书馆人均占有藏书1册;
市、县两级图书馆平均每册藏书年流通1次
人均年增新书在0.04册次;
人均到馆次数0.5次;
以2011年图书馆报表为依据。
7、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和社区(村)文化室设置率100%(中西部80%,达标率100%,站面积300㎡,室面积200㎡(中部100 ㎡ )
*重点指标——必备条件
检查要点:东、中部-社区(村)文化室达标率
8、乡镇(街道)、社区(村)标准配置的公共电子阅览室(含共享工程支中心、基层服务点)设置率100%(中部80%,西部60%),达标率100%
*重点指标——必备条件
检查要点:社区(村)电子阅览室设置率(西部未要求村)
(三)公共文化服务供给
9、实施面向基层、面向农村的重要文化项目(不少于三项),市、县两级图书馆、文化馆流动服务车配置率100%(每馆1台)
*重点指标——必备条件
检查要点:
面向基层、面向农村的文化项目(文化下乡、四进社区等)3项。
服务供给
流动服务车配备:1台/馆(东、中部)
流动服务指标:
图书馆50次/年、馆
文化馆演出12场/年、馆,展览10场/年、馆
——低于评估指标
10、农村和社区依托传统节日、重大庆典活动和民族民间文化资源,开展群众喜闻乐见、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形成了有特色的活动
基本要求:80%的乡镇和街道社区形成有特色活动或品牌活动
11、把农民工、老年人、少年儿童、残疾人纳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东、中部)
检查要点:
纳入规划,有具体措施和要求
措施和要求的落实情况
图书馆、文化馆(站)的服务
12、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产品的生产与供给。 政府社会购买公共文化服务的项目取得效果
检查要点:
建立机制和制度
项目及其实施效果
注意点:是购买服务而不是购买设备等实物
13、100%图书馆、文化馆(站)、博物馆实现“免费开放”,并落实经费保障政策
*重点指标——必备条件
#专项督查——全省(市、区)性
——单独形成反馈意见
——单独形成督察报告
要求严
专项督查
检查要点:
1、政府关于免费开放的文件和具体要求
2、经费:地、县(区)、乡镇(街道)落实率100%
中央财政补助资金和地方配套资金
拨付的具体文件和凭证。
检查要点:
3、 100%图书馆、文化馆(站)、博物馆实现“免费开放”
4、效果:服务人次与2010年相比增加幅度
5、典型经验。
说明:博物馆是指符合免费开放范围博物馆
服务供给
14、市、县图书馆建立总分馆制,实现通借通还
检查注意点:
根据此项工作的探索性、难度和实践经验对标准要求作了调整。
总分馆制
实施范围:
通借通还-市和部分区(县),主要是市辖区
总分馆:地和个别区(县)试点
统一采购、统一编目、统一配送形式局限在限于县(区)与乡镇(街道)图书馆范围,不要求市、县图书馆之间
实现方式:多种形式(如图书馆联盟)
项目进度:研究、制定方案、试点
项目设定:
东部-通借(通还)-“一卡通”
中部-统采统编,统一配送
西部-无
服务供给
15、网上文、图、博三馆建设
基本要求:有网站,对网站的内容要求不作要求(但验收时有要求)
检查方法:上网检查
指标:东部:80%
中部:60%
西部:50%
(四)公共文化组织支撑
16、政府有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相关规划和政策
*重点指标——必备条件
基本要求:有规划、有政策
检查注意点:不能是由文化部门一家制定和颁布的
政府,政府办公厅,发改委、财政局、文化局联合
组织支撑
17、民营文艺团体、民间文艺社团和农民自办文化初具规模,成为政府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补充
检查注意点:
民营文艺团体:包括民营的艺术团体、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等,按照民办非企正式注册登记的
(五)资金、人才和技术保障措施
19.公共财政对文化建设投入的增长幅度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
*重点指标——必备条件
根据《决定》要求更改的指标——示范区率先落实决定要求
不低于——高于
不低于——2011年
高于——2012年预算。
保障措施
20.提高文化建设支出占财政支出比例
*重点指标——必备条件
新的指标:根据《决定》要求补充的指标——示范区率先落实决定要求
基本要求:
比例的水平——高于本省(市、区)平均水平
提高的要求——2012年比例有提高。
21.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人员(编制3名)达标率 ,村(社区)财政补贴的文化管理员(1名) 配备率
*重点指标——必备条件
检查重点:
——村(社区)财政补贴的文化管理员(1名) 配备率
22、文化骨干队伍人数、志愿者队伍人数占本地区总人口比例
基本要求:
通过督查,了解基本水平,进一步确定验收标准。
23.制定基层文化队伍培训计划,乡镇、街道、村、社区基层文化专兼职人员参加集中培训时间每年不少于5天
检查重点:
——培训计划
——培训台帐
(六)公共文化评估
24.建立对县(区)和乡镇(街道)公共文化服务工作考核指标并实施
*重点指标——必备条件
检查要点:把公共文化服务工作的考核指标纳入对县(区)和乡镇(街道)的工作考核指标。
实施:2011年考核结果。
考核内容:是否有群众满意度指标。
设施网络建设 6
25、建立重大文化项目的绩效考核机制
检查要点:
建立考核制度或机制
实施(对一个项目的考核)
考核内容:是否有群众满意度指标 (冯守仁)
网站说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旧版网站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 地址:北京市朝阳门北大街10号
网站管理:文化部信息中心 邮编:100020
ICP备案:京ICP备05083456号 电话:86-10-5988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