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政府信息公开 | 政策法规 | 热点专题 | 文化统计 | 专项工作 | 公众留言 | 网上直播 | 在线访谈 | 网上调查 | 12318举报 | |
行政许可项目 | 网络音乐 | 网络游戏 | 营业性演出 | 文化产业投融资 | 视频报道 | 中国文化 | 网站地图 | 电子邮件 | 展演/讲座信息 |
共享工程有了一双新“翅膀”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要求,增加农村文化服务总量,缩小城乡文化发展差距,以农村和中西部地区为重点,深入实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等重点文化惠民工程。《纲要》中明确指出,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要通过直播卫星等方式进入边远地区广大乡村群众家庭。这对边远地区广大乡村群众无疑是个好消息。
直播卫星服务,主要是通过卫星直接为有线电视网络未通达的农村家庭免费提供中央和地方的40多套高质量的广播电视节目。从2011年4月开始,国家广电总局在宁夏、内蒙古、河北部分乡村和牧区进行试点;2012年在内蒙古、贵州、云南、陕西、甘肃、青海六省(区)开展了相关工作。计划“十二五”期间全国覆盖2亿用户,实现“户户通”。 文化共享工程借助直播卫星平台实现进村入户,是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新抓手,拓展了文化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的新途径,成为文化共享工程持续发展的新动力。目前,文化共享工程应着力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创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文化共享工程通过直播卫星开展服务,不只是简单地将资源通过直播卫星传递给边远乡村群众使用,还要积极探索开通直播卫星服务后的完善和管理工作,既要把中央的方针政策及时地传达给基层群众,同时又要及时采集基层群众的需求,提供给有关部门参考使用。要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过程中,结合直播卫星服务工作探索出符合实际情况的新方法、新途径。 充分发挥基层服务网点的作用。通过直播卫星开展服务后,共享工程要充分发挥乡村基层服务网点的辐射作用,广泛宣传、积极引导乡村群众收看文化节目;利用各种节庆、赶集等活动,针对乡村群众需求,提供个性化服务;重点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发挥典型示范作用,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做基层文化服务工作的“特长生”。文化共享工程已走过十年,在资源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与专业电视台相比,在专业人员、经费保障、资源内容、摄录设施等方面仍有差距。因此,在通过直播卫星开展服务时,要扬长避短,突出特点。首先,要深入直播卫星服务地区,认真调研,仔细分析,明确重点。其次,要广泛整合边远地区乡村群众急需的法律法规、种植养殖、产品供销、防病治病、基础教育、乡村旅游等实用资源,帮助乡村群众脱贫致富,提高自身素质。第三,要充分发挥各级文化系统优势,积极采集并提供乡村群众需要的各类文化资源,逐渐在直播卫星众多频道中形成以乡村文化为主要内容的特色频道,做一名“特长生”。 (刘刚) |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 地址:北京市朝阳门北大街10号 |
网站管理:文化部信息中心 邮编:100020 |
ICP备案:京ICP备05083456号 电话:86-10-598811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