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 密码:
站内搜索:
河北唐山乐亭继续探索民间文化传承新途径
时间:2012-02-27 编辑:全悦
    日前,乐亭县第二届“赛徒奖师”乐亭大鼓、皮影新人赛落下帷幕,年仅15岁的鲁旭冉以声情并茂、字正腔圆的表演获得乐亭大鼓新人一等奖。当鲁旭冉把获得的奖金和证书送到师傅张旭武手中时,这个从事了大半辈子大鼓事业的艺人激动得热泪盈眶。据悉,进入此次大赛决赛的22名选手平均年龄仅23岁。难怪老艺术家们在观看完表演后连声说:“乐亭大鼓、皮影后继有人了!” 
    乐亭是传统的文化大县,孕育了乐亭大鼓、皮影、评剧、地秧歌等民间艺术奇葩,先后被命名为“中国皮影之乡”“中国曲艺之乡”“中国民间艺术之乡”,乐亭大鼓、乐亭地秧歌被列入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然而,在新形势下,民间文化受现代传媒的冲击,演出市场日益萎缩,青少年对民族民间文化缺乏兴趣,使得后继人才缺乏。乐亭大鼓和皮影面临着与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共同的尴尬局面,尤其是一些颇有造诣的老艺人或逐步退出舞台,或相继谢世,从而出现了艺随人亡的现象。为了培育民间艺术传承人,有效激励乐亭大鼓、皮影中老年艺人以师带徒活动,乐亭县推出“赛徒奖师”新举措,为传统民间艺术的传承探索了一条行之有效的新路子。
2011年初,乐亭县制定了“赛徒奖师”活动实施方案。方案规定,凡是喜爱乐亭大鼓或乐亭皮影并正在学习乐亭大鼓或乐亭皮影的人员均可参加乐亭大鼓、皮影新人赛,按照徒弟所获得的奖次同等奖励师父。同年2月,该县举办了第一届“赛徒奖师”乐亭大鼓、皮影比赛,通过比赛向全社会传达县委、县政府对传统民间艺术保护和传承的信息与决心。这种激励传承的形式在乐亭大鼓、皮影表演人群中反响很大,大大激发了民间艺人收徒教学的热情。 
    为了发现和培养更多能肩负起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重任的优秀传承人,该县还以“赛徒奖师”比赛为平台,延伸活动范围。一是开展民间艺术进校园活动。全县各中小学校利用音乐课和课间操,进行乐亭民间艺术欣赏、教唱活动,使学生了解家乡的乡土艺术,让乐亭大鼓、皮影等优秀的民间文化成为广大青少年美好童年的组成部分,培育学生的民间文化情愫,壮大民间艺术年轻的受众群体。同时,在县第三实验小学等12个学校开办了乐亭大鼓、乐亭皮影、乐亭地秧歌等民间艺术辅导基地。二是利用专业培训为以师带徒活动搭桥铺路。相继举办了乐亭大鼓、皮影培训班,县文广新局精选了16名业务骨干担任任课教师,并聘请了乐亭大鼓、乐亭皮影专家讲学,吸引了全县众多乐亭大鼓、皮影爱好者报名。培训班结束后,26名学员被乐亭大鼓、乐亭皮影艺人收为弟子,为致力学习民间艺术的青年人和乐于传授技艺的著名艺人提供了对接机会。三是开拓演出市场,为师徒创设锻炼平台。该县打造了“文化大篷车天天演”“乐亭大鼓千场演出进百村”两个文化活动品牌。购置文化大篷车在全县城乡天天巡演,运用“专题活动”“精品展演”“票友擂台”等形式,吸引更多民间艺术爱好人群参与。“千场大鼓进百村”文化工程,即每年组织10多个乐亭大鼓演出队,深入到100个村共演出1000场乐亭大鼓,每场演出县财政补贴100元。这两项活动是该县近年来开展的规模最大、范围最广的民间艺术巡演,既开拓了演出市场,又活跃了乡村文化生活,而师徒同台演出更成为活动的最大亮点。(石睿、檀咏)
网站说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旧版网站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 地址:北京市朝阳门北大街10号
网站管理:文化部信息中心 邮编:100020
ICP备案:京ICP备05083456号 电话:86-10-5988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