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 密码:
站内搜索:
江苏省张家港市创新公共文化服务
每个“网格”里都有一片风景
时间:2012-03-28 编辑:全悦
    中国文化报记者舒琳报道:作为首批全国文化先进县(市)和首批全国文明城市,近年来,江苏省张家港市把公共文化建设放在重要位置,坚持重心下移、资源下移、服务下移,积极构建县域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去年11月,张家港市率先在全国提出了“网格化公共文化服务” 理念,出台了《关于张家港市开展“网格化公共文化服务”的实施意见》,并将其作为2012年市政府重点实事工程和文化民生工程的重要内容。今年1月,“网格化公共文化服务”正式实施,张家港市首批通过培训的500余名网格文化员正式上岗,《张家港市文化地图》和《张家港市公共文化服务指南》同时面世。 
    张家港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杨芳说:“网格化公共文化服务,可有效实现由送文化向种文化的转变,由单向供给向双向互动转变,由一般服务向精细服务转变。” 
    形成公共文化服务的基本单元 
    “网格化公共文化服务”,就是将张家港市各村(社区)按照一定的标准再划分为若干个“网格”,使这些“网格”成为政府公共文化服务的基本单元,把张家港辖区内所有人口均纳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服务范围,形成市、镇、村(社区)、网格四级服务网络。该项服务由政府、相关公共部门、公益性文化单位和社会力量共同提供,通过挖掘、整合公共文化设施资源,按季度公布公共文化信息,方便市民选择参与;通过建立网格文化员队伍,不断了解群众的文化新需求;鼓励和支持网格内公共文化服务自我供给、网格之间交互供给,网格、村(社区)、镇、市4个层级之间形成文化联动或互动。 
    目前,张家港在村(社区)以下,包括企业、学校、驻军等地已完成了895个网格的划分,平均每个网格服务1000人左右,并从基层热爱文化、有志愿服务精神、有一定的文化艺术专长的人中选任网格文化员,为每个网格配备了1名文化员,形成了系统的网格文化员队伍。 
    推动多元化资金投入 
    2011年下半年,张家港市先后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十二五”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张家港市基层文化设施提升工程三年行动计划(2011—2013)》等文件,从公共文化服务远景规划、镇级文化设施建设、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文化民生工程推进等方面,为网格化公共文化服务的顺利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保障。 
    今年,市财政计划投入1280万元,专门用于网格化公共文化服务的各项配套奖励资金,对镇级公益性文化设施建设进行专项资金补贴,每新建1平方米设施市财政补贴1000元,每改建1平方米补贴500元,镇财政也将设立相应的网格化公共文化服务配套奖励资金,并重点推进镇(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 
    在发挥公共财政资金主导作用的同时,张家港市还将积极鼓励和动员社会力量参与网格化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吸引民资、外资和各类社会资源,推动网格化公共文化服务资金来源的多元化,逐渐培育成以政府保障为主,政府、企业、社会团体、个人多方投入的格局。 
    发展壮大网格文化员队伍 
    在队伍建设方面,张家港近年来通过举办文艺招贤赛、主持人选拔大赛等方式,从全国各地选拔优秀文艺人才,并每年开办戏剧、舞蹈、摄影等公益性创作培训班,为提升从业人员业务水平搭建多样化平台,使文化人才队伍素质和能力迅速提升。目前该市基层文化从业人员持证上岗实现了全覆盖,全市群众文艺团队达200多支。 
    今年,张家港将实施港城文化英才计划,培养、引进一批文化领军人才、重点人才及后备人才,以镇(区)需求为主导,计划举办张家港市第二届文艺招贤赛,着力建设一支总量充足、门类齐全、结构合理、梯次分明、素质优良的文化工作者队伍;继续健全网格文化员队伍,广泛开展网格文化员业务培训,将出台《张家港市网格文化员考核奖励办法》等政策文件,对优秀网格文化员进行奖励,力争在2012年底网格文化员总数达到1000名,至“十二五”期末总数达到1500名以上;鼓励各镇(区)培育组建群众文艺团队,出台奖励政策,“十二五”期末,张家港市群众文艺团队力争达到500支以上。 
    该市文广新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从3月份开始,张家港市文广新局将定期推出工作简报,对各个网格的特色活动进行推广,宣传表彰优秀的网格文化员和典型网格。将在优化既有的895个文化网格基础上,努力培育一批有特色、有阵地、有团队、有精英的公共文化服务示范网格,总结、推广先进经验,以示范带整体,有步骤、有层次地全面推进公共文化服务网格建设。据悉,目前已有95个网格提交了示范申请。
网站说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旧版网站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 地址:北京市朝阳门北大街10号
网站管理:文化部信息中心 邮编:100020
ICP备案:京ICP备05083456号 电话:86-10-59881114